【嚼菜根】文章恰好 人品本然
【菜根谭一O二】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解说】
文章写到炉火纯青的最高境界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奥妙之处,只是他能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得恰到好处而已。人的品德修养到了登峰造极的崇高境界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之处,只是他能够把人类朴实纯真的天性表现得自然完美而已。
【我的感悟】
01 文章恰好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多方面的综合考量,如结构、主题、修辞、文风、文采、立意等等。好文章的标准众说不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梁衡在评析《岳阳楼记》说“此文在内容和境界方面达到了很难得的高度”,并提出好标准包括“一文(文采),二为(目的),三境(境界),五诀(达到三个境界的方法)”; 朱德熙认为好文章的两个主要标准是“自然。准确”,提倡初学写作者要练好平淡、自然的基本功,不宜先学花哨的东西。文章恰好,我目前的理解是,对人、事、物、景等用一种简练自然的语言恰当地表达出来,从而让更多的读者产生共鸣,启发读者思考、体验,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文字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02 人品本然
一个人的一生的修行是由内向外—由外向内的循环过程,修炼到一定程度,修炼到本然状态,就是一个回归自己内心的历程,回归纯真自然、善良朴实的过程。一个人修炼的不是自己的皮囊,而是皮囊下那个真实的自己,那个和谐的自己,要和皮囊一样精致的内外统一。读《皮囊》时我感受到,无论人生观览多少世外风景,无限精彩却在灵魂回归的心路上。“人贵自然”,做人要真诚,不虚伪,不浮夸,真正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03 文章和人品
2015年浙江的高考作文是「文章和人品」,讨论两者的关系。
材料如下: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我认为,文章如人品,一个人的文字里藏着自己的经历和态度,藏着自己的品德修养和文学修养,驾驭文字的能力再强,文字深处依然是作者的灵魂,只是不同的读者解读时会有不同层次的感受和理解,就像普鲁斯特所说“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作者将其提供给读者,以便于他发现没有这本书的帮助他就发现不了的东西”。
蔡崇达在《皮囊》一书中说到:写作和阅读的终极意义是“看见彼此,映照出彼此,温暖彼此”。我想了想,其实,真诚和质朴的文字自然能打动人,打动人的文字里一定有着自然的爱的流露,不管文章和人品,重要的不是外在的艳美,而是内在的闪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