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古人情怀
2024-07-22 本文已影响0人
山有檀溪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古代的文人骚客写景致总是那么简洁凝练,而又文意通达,即使我们与他们遥隔千年,他们想要表达的那种意境,还是能穿越漫漫的时空,无声地向我们传递过来。
天与山与烟雾的色彩与情调,以及它们的相处, 现代人总会用许多文字努力表达出来,很多时候我也这样。我一度认为要想让人身临其境,必须要着些文墨,才会引起别人的感同身受,召唤出那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共鸣。直到今天,我看到南北朝的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这样写道:风烟俱静,天山共色。寥寥八个字,就能把云雨之后的天含远山,烟雾消散,天上的乌云和黛色的群山颜色相近,让人云山难分的情形。这样的场景,我也无数次看见过,但我却从未产生过这么简洁的联想,也从未见有谁的文笔可以这么传神的同时,又可以给读者留下如此多的遐想空间。
诸如此类的简语美景诗还有很多,比如宋代刘辰翁的"璧月初晴,黛云远淡",唐代司空图的"白云初晴,幽鸟相逐",以及宋代晏几道的"柳上烟归,池南雪尽",这些诗人虽不及大小李杜那么芳名千古,几千年过去了,文字间还漂着浓浓的墨香,但他们的诗句却如诗词河海中的惊鸿一瞥,只那么一眼,便难忘了。
最早开始写文字时,我也想过,要把自己的文字写成散文诗的模样,可惜在一次次做不到的情况下,我却开始顺马游缰随心而为了,把文字像艺术品一样精雕细琢的初心和耐心,早忘在了脑后。但是当我再次看到这些简炼又浪漫的文字,那种向往便再次重生了。而诗人笔下那些唯美的景致,也在脑海里闪现了。
此刻,我拿着刚截下来的图,一边欣赏一边等待诗情的诞生。等了许久,还是无感,那就比葫芦画瓢地仿写一下。山木相峙,白雾如溪。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19877/6ea7a54460a05a5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