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普遍原则和个体经验

2020-05-03  本文已影响0人  老李的理性批判

家庭教育是一種個體性很強的教育,因人而異、因環境而異、因年齡階段而異、甚至其具體情況因時間、地點不同而异。但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依据一些基本原则来范导我们的家庭教育。

德国大哲康德认为:“思想无内容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知识或者真理之所以成为知识或者真理,一定要经验和普遍原则相结合才可以。如果没有经验,那么普遍原则就会是空的;同样,若没有普遍原则进行归摄,则经验则会是盲的。如果不进行两者结合,那么就会出现以下场面:一个人挤着没有奶水的牛,另一个人装模作样地拿着奶桶在下面接;或者使劲儿挤奶水,却没有奶桶在下面接,白白浪费了。

我认为,家庭教育的个体经验要结合并归摄在家庭教育的普遍原则之下,才会对“家庭教育”这个概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解。家庭教育的个体经验,大家好理解,但什么是家庭教育的普遍原则?每一个人见解会不一样,我的见解如下。

我将家庭教育分为成人前后两个阶段。鑒於人的理性成熟發展規律以及中國高考制度的現實,我將中國的成人標準定為高考,高考後上大學標誌著成人了(至於不考大學的成人標準,在此不論)。對於兒女成年前的教育,其基本原则是,家長对儿女的教育應該是干預性的。方式可分為無條件的定言式的,比如說,不能讓孩子干犯法的事,这是家庭教育的底线;有條件的假言式的,比如,如果孩子談戀愛,不是強制不允許,而是要和孩子講道理,提條件,要求不能有性關係,或者開明一些,不能有孩子。協商性的選言式的,倒如,尊重兒女報考某間大學和某項專業的選擇。

而當兒女上大學成年後,他们的理性已具备一定程度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自我意识逐渐发展,此时开始,家長对儿女的教育應該是對話式的,而且是平等式的,尊重和相信兒女。不過這對家長的要求頗高,不但認知模式要改變,認知水平也要提高。

以上雖是突發性靈感爆發想到的一些想法,不一定對,但我覺得以上的想法還是有理論發展空間的。

我认为,家庭教育也要进行适当的分类,分为认知型的、情感型的、行为型的。认知型主要要培养儿女的逻辑、理性、科学思维。情感型主要是培养儿女的审美情趣,滋养儿女的乐观精神和感恩情怀。行为型主要是训练或培养儿女的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社会交往的风度等。

当面对一件发生在儿女身上的而又让你很想对他(她)进行教育的事情时,怎么做?我认为,父母首先要淡定(尽量),冷静地分析一下:我该在什么时候(时机)、什么地点(场合)实施教导,我要分几点或几个层次教导他(她),方式是轻松的聊天,或是严肃的讨论,或是严厉的训斥,程度上是点到即止,还是深刻地摊开来说,我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的,还有木有什么其它的更好的方法等等。这真是考验父母的智慧,但也因此可以让父母累积宝贵的有效经验。

这种教育智慧也可以说是一种判断力,而这种判断能力有人天生敏锐,不过它也可通过后天的训练来提高。这种判断力也可理解为俗称的“透过现象看本质”!这里的“看”不是不经思考一眼看透看穿的意思,而是指经过“思考”训练,提高了“判断”的准确度,加快了“判断”的速度。

附:康德名句欣赏

关于教育

1、教育之目的就在于使人成为人。

2、教育最复杂的任务之一,就是把服从法律的强制性向教育孩子善于动用自己的自由权力结合起来。孩子只要不做有害于自己和他人的事,就应当让他们有行动的自由,不要硬去改变孩子的意愿。要让孩子懂得,他们只有为别人提供达到目的的可能性,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3、天才是自创法则的人

关于自由

1、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就是自己的帝王。

2、人不能被判为奴,他只能自认为奴。

关于美

1、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

2、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

关于道德

1、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2、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

3、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