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观点
一、今天课程的心得体悟
真的很佩服Peter老师,总是能用最言简意赅的方式传达给我们最有价值的思路和方法,我的感触有以下两点:
1、做个有想法有见地的人
今天的课程打破了我对于“观点”的原有认知。长期以来,我总觉得自己读书少,见识少,思考少,以至于无法总结出“自己的观点”,或者受限于一种弱势思维,深恐“人微言轻”,不敢轻易表达感受,恐因想法不成熟而遭人笑话。
Peter老师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愿望和权利。原来,我们头脑里经常跳跃的想法就是观点,我们习惯性去看问题的角度就是观点,我们所讨论的日常见闻就传递着观点,甚至我们的感受稍加整理就能形成观点……突然感觉,视野一下子就拓宽了!
我们常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个世界上,个人有个人的思路,个人有个人的角度。可能因为生活环境不同、阶层不同、立场不同,或者思维方式的差异等,造成各自不同的认知,形成不同的观点,但我们要信任自己,敢于总结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也今天课程对我的最大启发——要做一个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这是一种主动去探索、去掌控的生活态度,只要用心去生活去感受,多读好书多思考,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那么平日的所见所闻必然能输出清晰的观点和看法。
2、刻意思考,随时记录,拥有源源不断的素材库
作为写作新手,我最头疼的也是“不知道写什么”,记录流水账太过随性,想写出有点深度的文章又不具有水平,此时该怎么办?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大量的信息,头脑中也会不时冒出些不请自来的想法和念头,甚至也有“灵光一现”的时刻,但我们意识不到它们的价值,总是任其来去,并不珍惜。Peter老师教给我们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想法“用便笺记录下来”,就“不愁没有观点写”。
Peter老师不仅有记录的习惯,还培养了刻意思考的习惯。他说每天要逼自己刻意写作2小时,刻意思考5小时,同时用手机文件夹随时记录思考的内容,以至于里面成百上千个便笺,已经成为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库。牛人的成功果然是厚积薄发!
曾经看过一句话,说“思想像田野,不播种粮食,就会长满野草”。
随时记录自己一去不复返的思考就是在播种和整理,通过对日常生活敏锐的捕捉,对事件深层的探求,对各种观点碰撞的分析,对自己价值观和思考能力的肯定,把自己的看法和态度随时记录,诉诸笔端,这些素材和观点的积累,既能丰富思想、锻炼思维,也能在需要时“信手拈来”,随时为我们所调用。
二、你平时是如何挖掘观点和记录观点的?
1、思来想去,我以前好像很少有意识地去挖掘什么观点,如果非要说出一点的话,写影评应该勉强算吧!我写过几篇自认为还算观点明确的影评,但是由于平时积累太少,还是仅限于就事论事,做不到旁征博引的类比和引用,总觉得不够出彩。
说到这里,突然觉得写评论倒真是挖掘观点的好方法,评论不是读后感,必须输出观点。
无论是热点事件、社会现象、书评、影评,或者干脆是一些八卦新闻,耳闻目睹之事等,只要把自己的立场和角度表达出来,在观点碰撞的过程中,思维和洞察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2、我平时记录观点的方式就是手机上的记事本,比较重要的内容会稍加整理发在简书上。
3、现在的时代真是“观点大爆炸”,我其实挺害怕去接收过多的信息和观点,个人感觉新媒体时代的言论过于自由了,很多时候,看到的一些观点会存在明显的逻辑错误、认知漏洞、情绪煽动或者价值观扭曲,可是依然拥护者众,也许有些人就是需要被各种观点刺激,被各种舆论领着走吧!
写到这里,我特别想说,我只想安安静静做个读书画画的小人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就是我认为的幸福,这样的我,是不是很不适合新媒体写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