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简友广场散文

怎样做一个喜爱阅读的人?

2020-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鸟游于云

      2018年4月17日,人民日报公布了第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国人在2018年的平均阅读量是4.67本,而这个数字在美国是9本,日本则更加夸张,达到了四十本。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现在却有许多人读不进去。怎样才能做一个喜爱阅读的人?我想谈谈个人的看法与大家探讨。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一个人去做一件事情,总是要先有一个价值判断:做了到底会给自己带来多大好处?有很多人不愿意读书或者是多读书,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觉得读书好象用处不大。他们看到,有一些上学的时候学习成绩不好的人,后来也成了大款和富翁。还有就是,一个人如果没有家庭背景,就是读了很多书,好像也只能做一个普通人。我承认,在这个社会上,确实有一些人读书不多却能挣大钱。他们做事有一股狠劲儿,具有把自己有限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转化为金钱的超强的悟性。但这毕竟只是个例,不具有普遍性。他们把偶然现象当成了社会普遍现象,似是而非地接受了“读书无用论”。等到醒悟过来的时候又觉得为时已晚、大势已去,觉得再追赶已经来不及了。于是自暴自弃,再也没有勇气拿起书本,年复一年地随波逐流。究其原因,一是思想糊涂,容易被歪理邪说所左右。二是性格软弱,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更没有将一件事情坚持到底的意志力。目前,持这种彻头彻尾的“读书无用论”的糊涂虫越来越少了,一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二是觉得知识好象已经够用。曾经上过学,读过书,有的甚至已经是大学毕业,觉得自己以前所学的知识已经基本够用,平时通过手机了解一些碎片化的知识和信息,只要工作和生活过得去,不愿意再强迫自己去静下心来读书。也有的是依靠其它渠道得到了一份还不错的工作,但却不思进取,满足于普通一兵。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树立远大志向,满足于生活的小确幸,失去了奋斗的动力。这类人有很多,一般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三是心里想读但不会读。他们也相信读书有好处,有时候遇到读书类的文章,也有兴趣打开来看一看,但拿起书本来又觉得比较枯燥,总觉得读了也记不住。喜欢热闹,忍受不了读书的寂寞,觉得还不如买彩票或者是炒股票来钱快,也没有勇气暂时减少打牌、游戏带来的快感。这类人每年年初都要给自己打一打气:今年要多读几本书。但是真到做的时候却三分钟热情,一段时间之后又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向自己的惰性和软弱妥协。究其原因,除了目标比较模糊、不够坚定以外,主要是没有找对读书的方法,始终在阅读的菜鸟级徘徊。

      关于读书的好处,网上这类文章已经是汗牛充栋,但我还是想谈谈个人观点,作为一家之言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是读书是一种享受,可以提高幸福指数。关于读书的享受,我觉得林语堂的一段话说的最妙:“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的生活上的差异比较一下,这一点便很容易明白。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是一本好书,他便立刻接触到世界上一个最健谈的人。这个谈话者引导他前进,带他到一个不同的国度或不同的时代,或者对他发泄一些私人的悔恨,或者跟他讨论一些他从来不知道的学问或生活问题。一个古代的作家使读者随一个久远的死者交流;当他读下去的时候,他开始想象那个古代的作家相貌如何,是哪一类的人。孟子和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家司马迁都表现过同样的观念。一个人在十二小时之中,能够在一个不同的世界里生活二小时,完全忘怀眼前的现实环境:这当然是那些禁锢在他们的身体监狱里的人所妒羡的权利。这么一种环境的改变,由心理上的影响说来,是和旅行一样的”。

      元人王和卿在他的《醉中天.咏大蝴蝶》中写道:“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描绘的是一个到处采花的花花太岁,我们普通人没有这样的条件。就是心里想,也做不到象英国作家毛姆那样风流一世。但是通过读书,我们却可以象采蜜的蜜蜂一样到处飞来飞去,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翺游。这是成本比较低,但却是很高雅的人生享受。

      二是读书可以用最低的成本改变命运,甚至实现人生逆袭。我承认,在当今社会,是有个别人靠着父辈的余威过上了还不错的生活,但如果不以 持续学习做支撑,很快就会衰落下去,不可能长久。我初中的一个语文老师曾经告诫大家说:你们如果不好好读书,将来只能做一个“造粪机器”。还有一个女老师说:你们女生如果不好好读书,将来只能去伺候男人,只能被人称作““娘们儿”。话虽说的难听,但都强调了读书、学习的重要。英国人说过:培养一个贵族大约需要一百年。这使我想起一个大学同学在毕业纪念册上写下的人生信条:我不是贵族的后裔,我要成为贵族的祖先!

      我1986年毕业于黑河中学,也就是黑河一中。我们高中那个班级叫做”农村班“,大部分同学来自农村。如果按照血统决定论,我们的大部分同学岂不要继续做农民?实际上,绝大多数同学都通过读书和学习改变了命运。例如白涛和邵奎甦,家是上马场和二站的,一个清华一个北大,目前都在北京开公司,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公司。再比如郭文明,四家子出来的,哈工大毕业,目前在哈尔滨开公司。王刚,来自于宋集屯煤矿,虽然只是中专毕业,但是后来又持续学习,做到了上市公司的老总。还有庞国柱,和我一起从西岗子煤矿考入黑河一中,后来黑河师专毕业,目前是黑河一中的校长。当时,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之处:没有任何家庭背景。都有一种特质:绝不向命运屈服。都共同相信一个真理:知识改变命运!

      三是读书可以脱掉俗气,提高人生境界。头脑中的贪欲、杂念可以用知识来抑制,心灵中的黑暗可以靠学习来驱除。苏格拉底曾经说过:“那些没有智慧和美德经验的人,只知聚在一起寻欢作乐,终身往返于我们所比喻的中下两极之间,从未再向上攀登,……他们头向下眼睛看着宴席,就像牲畜俯首牧场只知吃草,雌雄交配一样。须知,他们想用这些不实在的东西满足心灵的那个不实在的无法满足的部分是完全徒劳的……因此,这种人的快乐之中岂不必然地混什着痛苦,因而不过是真快乐的影子和画像而已?”把只是满足于吃喝和肉欲,没有志向向更高的人生境界攀登的人描绘成了牲畜。

      美国传记作者特里尔在他所著的《毛泽东传》中写道:毛进城14年后,还没有摆脱乡下人的土气。江青就经常嘲笑毛是“土包子”。但是我要反问一句:什么是土,什么是洋?试看毛泽东写给老同学周世钊的一首诗: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土包子”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吗?毛泽东年轻时就立下志向:读奇书、交奇友、做个奇男子。“男儿要为天下奇”。曾国藩也说过读书可以改变骨相之类的话,这是很有道理的。

      四是读书可以赢得社会尊重,享受更高的人生快乐。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指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现代社会,广泛阅读的人虽然不一定大富大贵,但也绝对没有吃不上饭的。更重要的是,只有广泛阅读,才有可能做到自我实现,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给社会带来正能量,从而赢得社会的尊重。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他的《六次危机》一书的序言中写道:生活确实不单纯是寻求普通意义上的享受。我们总是想袖手旁观,过较为单纯的生活,集中全力使生活更闲散些、活得更长些并留下更多的财产。但是,应付危机必须创造力,他要求发挥一个人的全部才能。当他回顾一生时,他必须回答这个问题:他是否达到了尽力充分发挥他的才能的预期标准?或者是不是仅仅使用了他的部分才能?

      五是读书可以享受阅读红利,越老越值钱。如果你是一个学生,那么多阅读可以使你的学习变得轻松,举一反三。如果你是一个成年人,阅读可以使你胜任本职工作,做一个对家庭、组织和社会有用的人。长期坚持阅读的结果,可以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阔步向前。不仅如此,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经验的丰富,你会变得越来越有价值。就算是退了休,也可以很轻松地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二次创业……

      说了这么多读书的好处,下面再谈谈读书的方法。

      一是先从自已最感兴趣的书开始读起。哪怕是琼瑶和金庸小说,哪怕是漫画,只要是具有正能量的书,先开始读起来。从读自己最感兴趣的书入手,可以不用远离舒适区,入门非常容易。林语堂先生在《读书的艺术》一文中写道: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吃一个人所喜欢吃的东西终究是最合卫生的吃法,因为他知道吃这种东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顺利,读书跟吃东西一样,“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教师不能以其所好强迫学生去读,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们一样。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不感到趣味,那么所有时间全都浪费了。袁中郎曰:“所不好之书,可让他人读之”。

      我在煤矿出生,初中阶段在安徽农村渡过。在整个小学和初中阶段,除了偶尔看看小人书以外,是没有课外书可以读的。1982年我既将初中毕业,得到了一本小字本红皮的《毛泽东选集》,一下子就被毛主席那光辉的思想、犀利的文风、势如破竹的气势、风趣幽默的语言深深地吸引住了。至今我都觉得我非常幸运,我所读的第一本课外书就是我喜爱至极的《毛泽东选集》。我的父母都不喜欢读书。父亲虽然文采口才书法都不错,但从来没见他经常捧着书本。我为什么这么喜欢读书?以前是有疑问的。后来听我母亲说,我的姥爷是红军的军医,解放后被安排在安徽省中部的蚌埠市做航运站长,一辈子的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只可惜他老人家去世的早。也许我是受我姥爷的遗传吧。但不管怎样,通过《毛泽东选集》,极其顺利地打开了我的阅读之门!

      二是立一个适合自己的志向。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周恩来13岁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都强调了读书要先立志。世界上没有真正懒惰的人,叫醒一个人的不是闹钟,而是自己的目标。当然,像毛泽东、周恩来、曾国藩这样的伟人所计的“利“绝大部分是天下之利。作为一个普通人,不太可能有那么崇高的目标,大多数人也没有那么高的天分。但是不管是谁,有一个问题总会时常拷问着你:我究竟是谁?我究竟适合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能达到怎样的人生高度?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些问题会经常萦绕在你的脑际,噬咬着你的灵魂~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每个人都梦想过给自己插上翅膀,飞到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 我认为,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 最现实的志向是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能力,做一个能力出众、受人尊重的人。每个人都有获得他人承认,被社会认可的愿望。我想,只要他是一个正常人,没有一个人心里没这样想过。那么,一个最现实的途径就是读书。所以,一个人如果有了自强不息的志向,也就基本解决了读书动力问题。

      三是要持之以恒。阅读不光是为了好玩,不可能总像打扑克、玩电子游戏那样有趣,因此要磨炼意志,忍受寂寞。《平凡的世界》里说:我们摆脱不了平凡,但可以摆脱平庸。其实,通往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但这条路需要抛却即时享乐,耐心提升自我,忍受漫长孤独。只有放弃片刻欢愉,坚持积累实力,追求更高的目标,才能撕下平庸的标签,渴望及时满足,是以牺牲未来的利益为代价的。《塔木德》语录中说,人生就是一个储钱罐,你投入的每一分努力,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打包还给你。

      以我的经验,大多数书籍读起来并不是有趣,有的甚至会有痛苦的感觉。我在读《红楼梦》、《呼啸山庄》、《百年孤独》,尤其在读《资本论》的时候都有这种感觉。这个时候,就考验一个人的意志了。它就象跑步一样,总会有所谓的“高原期”,总会有需要咬牙坚持一下的时候。我的意见,实在读不下去,可以先放一放,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读。孔子“五十而学易”,人生和读书都是一场马拉松,不能太着急。

      四是找到最适合自己读的作品。林语堂说:我认为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他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读书的真益处。一个人必须独立自主去寻出他的老师来,没有人知道谁是你最爱好的作家,也许甚至你自己也不知道。这跟一见倾心一样。人家不能叫读者去爱这个作家或那个作家,可是当读者找到了他所爱好的作家时,他自己就本能地知道了。……象一个男子和他的情人一见倾心一样,什么都没有问题了。她的高度,她的脸孔,她的头发的颜色,她的声调,和她的言笑,都是恰到好处的。一个青年认识这个作家,是不必经他的教师的指导的。这个作家是恰合他的心意的;他的风格,他的趣味,他的观念,他的思想方法,都是恰到好处的。于是读者开始把这个作家所写的东西全都拿来读了,因为他们之间有一种心灵上的联系,所以他把什么东西都吸收进去,毫不费力地消化了。这个作家自会有魔力吸引他,而他也乐自为所吸;过了相当的时候,他自己的声音相貌,一颦一笑,便渐与那个作家相似。这么一来,他真的浸润在他的文学情人的怀抱中,而由这些书籍中获得他的灵魂的食粮。过了几年之后,这种魔力消失了,他对这个情人有点感到厌倦,开始寻找一些新的文学情人;到他已经有过三四个情人,而把他们吃掉之后,他自己也成为一个作家了。有许多读者永不曾堕入情网,正如许多青年男女只会卖弄风情,而不能钟情于一个人。随便那个作家的作品,他们都可以读,一切作家的作品,他们都可以读,他们是不会有甚么成就的。

      从1982年到现在,我先后发现了毛泽东、林语堂、尼克松、庄子、曹操、苏东坡、南怀瑾、莎士比亚、罗素等等适合自己的作者。他们的部分作品我都读过三遍以上。

      五是要提高读书效率。也就是彻底解决“记不住”的问题。依我看,大部分作品只需要浏览、知其大略就行了,哪怕它被吹得天花乱坠,哪怕它是所谓的“世界十大名著”。要提高读书效率,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书,读了又读,反复地读。这就是所谓的“精读”。朱熹说:读书须是成诵方精熟,今所以记不得,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之患。建议将自己最喜欢的书放在床头。《资治通鉴》是毛泽东的床头书之一,他前后读了十七遍。2007年11月,在新加坡访问的温家宝,提及罗马帝国凯撒马可·奥勒留所著《沉思录》:“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他频繁引用其间的名言“那些曾经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到哪里去了,他们像一缕青烟消失了”。在中国历史上,书读得不多而干出一番事业的人是很多的。陈寿《三国志·关羽传》的裴注:“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宋初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邓小平也经常说:我读的书不多。和毛泽东一样,他也通读过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平时则喜欢看金庸小说和《聊斋志异》,尤其喜欢看鬼故事。最关键的,我们要通过精读将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转化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只有这样做,才是最聪明的读书方法,而不是整天泡在书堆里,做一个“读书机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