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谢安:从高卧东山到权倾朝野
谢安,字安石,出身陈郡谢氏,东晋名士、政治家。
四岁时,名士桓彝见之,曰:“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王承)。”
少时,以清谈闻名于世,得王导赏识,朝廷欲征召,安屡辞命,隐居于会稽阴县之东山,与王羲之、许询、支道林诸名士徜徉山水、渔猎、吟诗之乐。世人称之曰高卧东山。
一日,安与诸名士海上泛舟,忽遇风起浪急,众人皆惊恐,唯安怡然自得,吟啸高歌,旁若无人。
船夫见其气定神闲,亦驾船如初。至浪打船舷,安方悠然慢言曰“如此大风,吾等如何返归?”船夫遂驾船返航,众人皆钦佩其宽宏镇定之气度。
安居东山时,谢族兄弟富贵者常高朋满坐,夫人刘氏戏谓曰:“大丈夫不当如此乎?”安乃捉鼻曰:“但恐不免耳!”
后,谢万北伐前燕战败,谢氏朝中势力渐微,安已至不惑之年,乃出东山,时人称之曰东山再起。
安应征西大将军桓温之邀,任其帐下司马。安于新亭出发,朝士皆出瞻送。高灵为中丞,饮酒醉,戏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今亦苍生将如卿何?”谢笑而不答。
时,人馈桓公药草,内有一味曰“远志”。公取之以问安:“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安未即答。郝隆在坐,应声答曰:“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安面有愧色。
桓公望安而笑曰:“郝参军此解合宜,甚有意味!”
安为桓公司马,公待之甚厚。公诣安,安正梳发,遽取衣裳、官巾。公曰:“安石何需如此繁琐?”于是,二人交谈至昏夜。既去,公谓左右曰:“诸君可曾见过如此之人?”
公病,安往探望,从东门入,公遥望之,叹曰:“吾门中久不见如此人!”
昔,名士羞入桓门,安入桓公幕府后,众人纷纷效仿,一时间亦有名士投身桓门,桓公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安性情闲雅温和,搭建名士与桓公沟通桥梁,又结识政客、豪强众多,其人脉遍及朝野。
于桓门两年,谢万去世,谢安趁奔丧之机离开桓温幕府,接任吴兴太守,不久调入朝廷。
简文帝驾崩后,桓公率军入京朝见孝武帝司马曜,谢安及侍中王坦之至新亭迎接。
时,京城人心浮动,皆言桓公欲杀坦之、谢安。坦之惧,而安却神色不变,曰:“晋室存亡,在此一行!”
二人往见桓公,坦之汗流浃背,谢安则从容沉着,以洛阳书生声调,吟诵嵇康诗句,“浩浩洪流,带我邦畿。萋萋绿林,奋荣扬晖。鱼龙瀺灂,山鸟羣飞。驾言出游,日夕忘归。思我良朋,如渴如饥。愿言不获,怆矣其悲。”
公感念其情,亦慑服于安之旷达高远气度,撤掉暗中埋伏之兵。
公驻留建康十余日,遂回转姑孰,此后患重病,暗示朝廷加之九锡,吏部郎袁宏起草奏表,谢安令其反复修改,拖延数月,桓公病故,九锡之事因此搁置。
于是,谢安成为阻止桓温篡权之功臣。此后,谢安与尚书令王彪之共同执掌朝政,其处事公允明断,不专权树私,不居功自傲,有宰相气度,深得百官之心。
太元八年,前秦苻坚率百万大军南下攻晋,军情危急,建康一片震恐,唯谢安镇定自若,以征讨大都督之职统管军事,并派谢石、谢玄、谢琰、桓伊等率兵八万抵御前秦。
出征前,谢玄非常紧张,请示、拜谒谢安。安神情泰然,曰:“勿虑,朝廷自有安排。”谢玄不敢再问,遣好友张玄再请示。
安驾车前往山中别墅,与亲朋好友一聚,后与张玄以别墅为资,下棋豪赌输赢。安棋艺素不及玄,然玄心慌而败。安言于其甥羊昙曰:“别墅予汝!”
言罢登山游玩,至晚间归,召集谢石、谢玄等将领,当面交代军务。
其后,淝水之战,晋军大败前秦。捷报送达时,安正与客下棋。阅罢,便将之置于座旁,不动声色继续下棋。客问淮上战事利害,谢安淡然答曰:“小儿辈大破贼。”神色不异于常。
客辞,安难掩兴奋,舞跃入室,木屐掉落一只。
淝水一役,安声望达到极盛,权倾朝野,然功至高而遭忌。后,其顾全大局,激流勇退,交出大权而避祸广陵。
不久,安病逝于建康,享年六十六岁。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谢安以其超卓淡然之风姿,为后世文人树起一方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