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受:寻觅中华文明,畅游美好山河---读《山河之书》之感
寻觅中华文明,畅游美好山河
---读《山河之书》之感
王炜毅
最早认识余秋雨,是因为朋交给的一本一一《文化苦旅》,一看书名,“文化”便先入为主,觉得肯定是博大精深,条条是道 ,一本正经地说一堆道埋, 于是立马与自己划清界限。此等高深莫测之书,不适合我读。然一日, 实在闲来无事,仔细翻阅,便爱不释手,也便有了这次与《山河之书》的自然相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余秋雨说:“没有两者。路,就是书。”品读一本方,听作者的故事,看作者的喜怒哀乐、嬉笑怒骂,悟作者的心得与经验。可不就是踏着成功的路一步步走向成熟吗?成为更独立的自己吗?而成熟又是什么?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逆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苦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品读《山河之书》我非常认同:山河不仅仅是山河。她还有属自己的文化,属于自己的历史,属于自己的眷恋,属于自己的无奈。她养育了我们,丰富了我们。她的静,岿然不动,即伟岸又渺小。她的动,源远流长,既气势恢宏,又默默无声。她的无奈,是敦煌莫高窟的文化被掠夺的无奈,是废井冷眼枯竭的无奈,是宁古塔里苦难的无奈,她也有她的骄傲,是造福了一代又一代子孙的都江堰,是巫峡长的惊骇,是孕育了千秋万代的我们。
山河也确定只是山河而已。动与不动,她都在那儿,以她千百年的阅历,以她洞晓一切的姿态、以她慈爱母亲的身份,注视着她的孩子。我们改造、我们怀念、我们随着时代,为迎合他人或自己而改变,而山河一直不变。
读《山河之书》,我知道了:为什么中华文明是人类唯一没有中断和湮灭的古文明?那是人们在一次次的灭顶之灾中的守望相助,在生存底线中的善良互助。中华文明其实是一代又一代人不顾物欲利益,不顾功利得失,义无反顾的坚守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