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

你的孩子有秘密了吗?

2019-03-23  本文已影响0人  Coco日志

据统计,文学作品中对孩子形态描述最多的就是“纯净的眼神,透明澄清的……”而家长间经常被羡慕的亲子关系也是“孩子与我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孩子有任何事,都愿意与我分享”……直到有一天孩子将日记上锁,或是在我们面前合上房门时,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才或怅然,或失落,或眼含喜悦,心中却五味杂陈地说,“我的孩子也有自己的秘密了……”,难道孩子真的是才有秘密吗?当然不是,秘密早已存在,他/她没有说,也许只是如同绘本《我不敢说,我怕被骂》中的小女孩莫伊拉。

《我不敢说,我怕被骂》是由荷兰童书作家皮姆·范·赫斯特(Pimm van Hest)以他自己的养女为原型所创作的。由于作家自身从事儿童教育事业,又在荷兰提尔堡(Tilburg)从事心理学研究,因而他在绘本中的描述细致地展现了儿童的心理成长过程,并将他所提倡的育儿理念渗透其中。小女孩莫伊拉,将自己做过的事,藏在肚子里,那些事情包括她弄坏了裤袜,扔梨子进垃圾桶,搞脏了妈妈的婚妙,将自己的晚餐喂给小狗,诸如此类……不与父母说出自己做过的事,藏在肚子里,于是她有了自己的秘密和秘密的“生存空间”。她会如何处置这些秘密,而这些秘密对她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莫伊拉的父母又会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以下是对该绘本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的解读,浅识拙见,抛砖引玉。

在心理学上,秘密是个体自我意识觉醒的标志。当孩子有意识地视某事为秘密,并且在时间与空间中进行保存,他所做的只是尝试将自己或自己认定的所有物与周围环境区分开来,潜意识地建立起自我边界,从而形成独立的自我。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需要有秘密,从心理学自我意识的发展角度而言,秘密的重要性不在于其自身,而在于形成秘密的这个过程,他是一个人自我边界的建立标志,也可以说是心理学上自我存在的肯定。正是因为一个个秘密,从而形成自身与周围的区分与联络,正是通过秘密的分享与交换,达成了人以群分的团队与组织,也正是在秘密的消亡与解体中,自我与周围又重新融合,开始又一轮新的资源整合。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实时完成了个体与社会群体间的在现实世界间的交流与互动。

比如上面所提及的《我不敢说,我怕被骂》,我们可以跟随故事中莫伊拉的心理描述,亲身感受下孩子自我意识建立时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与外在表现,同时参考莫伊拉父母的应对方式。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许在享受亲子共读的美好时光中,对自身的育儿理念或有启发一二。

自我意识的发展在人的一生中都是存在的,心理学通常是从自我认知,自我体验以及自我调节等各个维度上进行分析,那么在幼儿时期的自我意识觉醒会是什么样的呢?心理学术语可能多少有些生涩,直接用事例来说,就不会那么高远了。莫伊拉弄坏了裤袜,扔掉了梨子……并且把这些事情变成了她自己的小秘密。她眼里的这些秘密和她把这些秘密的存放地,就是自我认知,例如书上所说的“它们又被我吞回了肚子里。我想,这下它们安全了”“于是我把那些小秘密又咽回了肚子里,那里的空间足够大”。自我体验在绘本中则具体为莫伊拉对这些秘密是什么样的感觉,这些感觉在变化中的切身感受。比如“我也觉得有些羞愧”“我坐在床上,伤心极了”。而自我调节强调的是发展中的变化,在绘本中的相应描述,如“于是我把第三个小秘密也放进了肚子里”到“我的肚子几乎要被撑破了”直至“我非常难受,我的肚子痛,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从这一系列心理的动态描述中,孩子的心理变化历程跃然纸上,从而让为人父母者可以有所参考,遇到类似情形时,不至于陷入盲人摸象的尴尬。由于孩子的语言能力有限,很多时候事情发生时,最难堪的情形是我们无法得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也就无法对症下药,而如果能够洞察先机,掌握方法,那么父母不但不会是这一过程的旁观者或者被动参与其中,而是有能力晋级成为有效的参与者,并对孩子提供行之有效的引导与他们真正需要的辅助。

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边界的建立,并不能够自我形成的,而是需要在参照与互动中完成的。幼儿时期所接收到的良性示范与能量的正向循环,比如父母的爱与关怀,会在孩子建立自我边界意识时提供最好的反馈与指引,使孩子受益菲浅。那么到底需要传达什么样的情感,又如何具体去实施。此处总结为三点,下面会借用绘本中莫伊拉父母的应对方式来演绎一下。

你不是孤立的,你是被关注的。建立自我边界,意味着孩子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但同时也是孤独的,因为当幼小的他将自己与周围的世界放在一起时,那时的他就如同绘本环衬迷宫当中那条努力向前,却并不知前方如何的小虫。其实前面究竟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前方出口处始终有人守候,有期待,这就给了他一往无前的勇气。孩子的自信与果敢,并不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有多优秀,更多的是因为他认定自己是值得被信任,被期待,被关注的。如何营造这一氛围并让孩子坚定自己的感觉呢?那就是持续稳定的爱与关怀。父母的日常行为会随时间的累积,投射在孩子内心深处,成为孩子最初的认定。“我们一进家门,爸爸就问道”“妈妈回来了,她亲吻我,又拥抱我”,这些点滴而细微的生活琐事,就是关注与爱的具象,不要轻视那些日常琐碎,因为他们是构成这个世界最基本的元素;不要吝啬你的笑容与适时的反馈,因为那是孩子建立自信心最坚实的壁垒。

你是自由的,不是被束缚的。自我边界一旦建立,自我空间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但无论是边界还是空间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形势与情景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外化后就是我们常说的人际交往距离。现今社会不断强调的高情商,擅社交,无一不体现在自我与周围环境处理上“度”的精准把控上,而这个度的把握是非常之微妙,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从心理学的角度,这个度或可解释为个体在追求自我舒适与遵循道德规则间的博弈。自由与束缚是相对的,但同时又是一体的,孩子的自身体验与收到的外界反馈会内化为他的心理基石,从而产生自我心理循环的原动力及循环机制。他会有意识地控制自我的行为,然后通过自身感受和与周围环境的校对,判断自身的承受范围,并持续地在反省与比对中成长。这一点在幼儿身上尤其明显,人天性中的嗜好与后世受到的教化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各种日常琐事中不断引发争执,而孩子会在争执过程及其间各方的表现中接收到各式信息,并由此产生自己的判断,并通过各式反馈及内心感受进行比对。比如《我不敢说,我怕被骂》中的孩子莫伊拉,她的自身感受是“它不喜欢梨,我也不喜欢”,但爸爸的话是“一定要把水果吃掉,维生素是我们的好朋友,”那么当冲突产生时,莫伊拉是如何处理的呢?“我迅速把梨掏出来,扔进了垃圾桶”……到此,父母是否需要介入,又以何种方式参与其中呢?看过《大卫,不可以》的,可能除了记得大卫的各种花式搞笑,那句“大卫,不可以”依然如雷贯耳。可是日常生活中,孩子真的在我们狂喊后,命令后,停止了吗?答案似乎并不尽如人意。而《我不敢说,我怕被骂》中的父母采用了另一种方式,类似某些中国老式家长的风范,“看破不说破”。比如,“你换了条裤袜,也很好看嘛”“把手放在了我的肚子上”“她冲我眨了眨眼睛”。给予孩子自我尝试与调整的时间与空间,并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再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不管发生什么事儿,你都可以告诉我们”

你是安全的,无论你是什么样子,我们都会无条件地爱你。这个世界对于孩子是陌生的,任何事物对于他而言,都是崭新的。除了观察,更多的孩子选择的是自己亲力亲为,用嘴巴尝试,用手触摸,用耳朵倾听,用心来感受……而只要做,就会有犯错的可能,甚至引发很多的麻烦。而负责不停地收拾乱摊子,被琐事淹没的父母,我们是否能始终毫无芥蒂地无怨无悔,一如初衷地包容与接纳。让孩子能够保有对这个世界的探索与求知,而不是在无休止的喝骂声中原地龟缩,害怕无助,沦为传声筒和牵线木偶。安全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只有孩子在确认自己是被保护的,是安全的,他与生俱来的灵性才会释放与发展,而这就需要我们父母摆正自己的位置,呵斥与指责,拥抱与安慰,胡萝卜加大棒,方法是术,原则是道。只有内心深处秉持的是无私持久的爱,才能确保孩子终有一日感受的到,从而激发他/她内心的爱与关怀,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能量循环;而如果父母自身迷失在攀比与得失中,以目标和回报养大的孩子,不排除会成为优秀人才的可能,因为那是以技艺为衡量的结果;而在对于人性成长的比对上,没有被情感触发的内心深处,那处遗憾与失落会一直都在,会成为孩子自身最深处的秘密。那处秘密唯有爱才能打开,唯有无条件的爱才能打开,唯有发自内心,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真挚的爱才能打开。

 看看你的孩子,他有秘密了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