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说“可以”

2020-03-22  本文已影响0人  盐焗饭团

整理一些自己在“实现自我”这件事上面的一些智慧。我会先拿一些负面的例子举例,以与此时的正面想法做对比。我比较娓娓道来,但不是在倾诉过去,而是拿出我的经验来举例子。如果感兴趣,一定要看完,才能知道我最后要说什么。或者,可以先翻到后面,再看前面。

你是否曾经发现,拿来评价别人的语言,常常是人对自己的自言自语。

先拿不好的举例子。

刚回来那阵子,爸爸身体状况不太好,我轻微咳嗽了,他就说我病的严重要我吃药。同理,他也这样对待自己。

我兄弟林思源很喜欢吐槽我,说我胖,胡闹,强调我年龄。结果自己每天都努力健身,要不就出去酗酒,然后对于成就有一种务实的焦虑感。

我奶奶以前经常说我爷爷很小气,结果,每次想伸手找她要点零花钱,她会很舍不得给。(这里只是形容场景,没有抱怨哈)。

同样的还有很多事,人自己身上存在的隐形焦虑越多,对这个世界的批判就越大。正如那句话所说,这世上最难掩盖的三件事是:第一是咳嗽,第二是贫穷,第三是爱。

我们且把咳嗽看成是一种感冒,一种情绪疾病。人的情绪焦虑,永远欲盖弥彰。

反之,拿来夸别人的,也是在说自己的。

如果说,人压抑了自己平时70%的焦虑,那人也同样压抑了自己90%的天性。

拿我自己举例子,

小时候我曾因为容貌而感到愤恨不满。

我总是在一做事就邋里邋遢回避打扮与很注重打扮吹毛求疵之间徘徊。

我似乎很认可人没必要打扮得太多,太爱美这个道理。但反过来我非常欣赏女性的美,喜欢一切漂亮女性。

因此,我压抑了什么天性呢?

我的天性就是一个拥有一个独特美丽的女子,向往美好,并且希望自己每时每刻都在创造这些美好。

那么,人究竟为何会压抑自己的天性?

首先,根源一定来自于自己过去所受的伤害和教育。我们不断对自己“撒谎”,就是为了要做一个“乖小孩”。

就拿我经历的事情来说吧,

人的天性在小时候显露得最直白。

我从小很爱美,喜欢跳舞,生出来的时候,也是被夸做漂亮的小孩。在我5岁之前,所有的照片都很快乐,转圈圈跳舞的,吹着小风琴的,满月时在草地上的,玩玩具的,还有穿着草莓裙子的。

我的眼睛很大,很亮,笑得很开心。

可后来呢?

在我5岁的时候,爸爸曾强行把我的头发剪掉,做成男孩子的样子。我哭得十分伤心。很多天没有理我爸爸。可我好像没法改变自己的样子。因为我不知道头发会长出来。我妈妈还带我去照了张相。等我长大看到那照片我都不记得发生那件事,但已经从表情感觉到怨气迎面而来。

家里人更喜欢堂哥哥。爸爸常年不再身边,我虽然也受到挺不错的待遇,但我深深地清楚没有人因为我是个漂亮女孩而感到骄傲。我内心感到深深受伤。

在这件事上,我受到的二次打击是,开始学舞蹈以后,因为舞蹈服装很昂贵,所以,我常常在向奶奶要钱买裙子的时候被她指责说很贵,然后说一堆让我要珍惜妈妈这么辛苦赚钱给我的话。

第三就是,我爸爸常常批评我太爱美,不要总是打扮,好像那样是错的。

这时候,人会产生什么信念呢?

第一个信念是,男性看起来更有力量,而且会欺负人。作为女生有时候特别羞耻,特别难过,总是哭。

它会发展到新一层信念:美丽好像很容易就被破坏了。美丽看起来没什么作用。而且总让我受到羞辱。美丽似乎是不值得的。

这些信念它只是我们感觉受伤以后而产生的偏见。而我们之所以会受伤,是因为我们的经历和我们对经历的评价。而旁人之所以会表达那些话来伤害我们,也不是因为他们抱着要伤害人的心,而是他们毕生还没有走出自己对过去的评价。

可是真相是什么?

真相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无论我们如何评价都永远正直不变的。

比如,

我们永远值得一切我们所喜欢的东西。

比如,

每条生命、每个躯体,都是独一无二相当完美相当美丽的。

所以,哪怕经过了那么多那么远之前的事,而让我放弃了真相,反过来压抑自己,但是我们体内住着的天性,它还是在的,它还是会露出来。

它在哪里露出来呢?

在我们的喜好中。

例如,当我看到双眼皮、白皮肤、骨骼修长细弱、脸型娇小的人,我就会一眼爱上,并觉得美丽。不仅如此,大多数人觉得好看的人,其实都是潜在的“完美的她”。比如,眼型狭长的会喜欢眼型狭长的。脸型圆的会喜欢脸型圆润的。脸部线条柔和会喜欢柔和一点外貌的人而脸部线条妩媚的则反过来喜欢妩媚的人。所以常说审美有一百种,这世上最美的人,是最多人与之产生共鸣的人。是她的身上,拥有最少被改造痕迹的那个人。

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不管你受到多少伤害,它还是会知道,你是如此美丽,如此完美。压抑的情感,让我们兜兜转转,不敢变好。却还是不断从外界寻找那个“完美的自己”,欣赏那个“完美的自己”。

但实际上,那些讯息,正是要提醒你:嘿,还记得吗?那些被隐藏的,曾经属于你的光彩。你把它们散落得到处都是,快回来把它们带回去吧。

那要怎么带回去?

很简单,那就是,知道自己是值得的,知道自己可以做到,并且不再随便批评自己,更不再随便批评别人。在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之中,不曾带有批评。有的人说,婴儿会选择漂亮的人,那不是因为婴儿在批评别人,而是婴儿本身没有谋生能力,所以本能地会选择感觉到安全的地方。如果有一个人,身体里面住满了批评与苛责,那请问,这个人又如何让人觉得安全呢?别说是婴儿,哪怕这个人自己的内心也会很煎熬的吧。

所以,经历了上述那些经历的我,后来怎么样了呢?

后来的我,看到每个人,都觉得他们很美丽。或许隐藏的美丽,或许是世俗中“让人羡艳”的美丽。那不是一种欢喜喜悦,也不是特别复杂的情感,是一种了然,一种共鸣。

那种共鸣叫做:我知道这从何而来

所以,后来的我,喜欢美丽,并且,按部就班地做。从注意走路姿态、坐姿,到早晨起床认真地洗漱、整理自己,到生活中加入自己喜欢的运动如芭蕾和瑜伽,到调养身心,到不管眼前经历各种风景都同样热爱自己,到不管身边的人是和目光都同样起床后洗漱、整理、运动…恒久不变…

当你明白你值得,当你明白你可以,

你就得到了水滴石穿的坚韧,

你终于可以不再疲惫、低沉、消极、拖延,而就是该怎么做怎么做。

所以,试着放下心里的一些批评吧,不管对别人还是对自己。当你从那些纷乱的声音中静下来,你才能听到自己天性追求的一切。你不仅能得到快乐和幸福,同样,也不再在追求天性的门前徘徊迷失。不批评,不是对他人的包容,而是对自己的仁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