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每天写1000字每周500字

21天的坚持,究竟能改变什么!

2017-03-03  本文已影响33人  6f5b2b2c55d7

        作家葛拉威尔在《异数》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这一定律包含的哲理是: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英国神经学家DanielLevitin认为,人类脑部确实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然后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顶尖的运动员、音乐家、棋手,需要花一万小时,才能让一项技艺至臻完美。

        “一万小时定律”的成功代表大画家达·芬奇,当初从师学艺就是从练习画一只只鸡蛋开始的。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变换着不同角度、不同光线,少说也得练习一万个小时,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从最简单最枯燥的重复中掌握了达到最高深艺术境界的途径。这才有了后来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的人生到底想要什么,什么事情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我们人生的基石是什么?你每天又愿意为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付出多少努力,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这是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何才能找到值得我们坚持1万小时的知识或者技能呢?1万小时太久,在开始1小时之前,我们有什么办法,通过短时间的实践去辨别自己喜好和擅长的呢?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通过不断的学习,我已在路上,我坚持参加每期21天的打卡训练,通过多纬度的尝试,结合自己的经验、学识,慢慢的在寻找和确定自己的方向。

21天效应:划分成三个阶段:

1-7天: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去改变,你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你应该认真参照书中的理论方法去做,克服这些情况。

8-14天: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会回到以前,因此,你需要刻意的提醒自己去改变。

15-21天: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不刻意、自然”,恭喜你,习惯养成了,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这个阶段,你就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个习惯已经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为你“效劳”。

        然而,21天真的有那么神奇吗?当然不,21天的意义,更多的是帮你发现自己擅长的、形成一个好的习惯、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关键,还是要看我们自己。

那么,我的人生基石是什么呢?

*主题学习:确定学习主题为时间管理和技能进阶(读书方法、写作方法、公众演说、项目管理),无论是写作还是分享,都会以这两个主题为主;

*SEM学习:主要是通过【在行】平台以及企业学习行道,不断完善与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考取证书:管理咨询师与生涯规划师;

        前两项为1万小时定律持续学习内容,每天都会进行,后一项为近五年的目标,争取在五年内拿到证书。

        人生的基石清晰了,每期21天的打卡,结合自己的经验,不断的去修正、完善,见证自己的改变。

……<待续>

        我们都会拖延、迷茫、未知、不自信,根据一万小时定律,建立一个习惯最好的时间一个十年前,一个是现在,不要让未来的你后悔现在的自己,坚持一个又一个21天,你会看到你自己。

@MIKE献上,一起感受,一起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