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婆婆
一生中最后一件与你有关的事,就是三周年祭日了。前几天,我和夫就操办了一场婆婆的三周年祭日。
这是一场没有主角参加的宴席。一切活动看似繁杂,庄重,可怎样看,都是为了活人的面子而已。
如果可以选择单独祭奠,我倒宁愿和夫两个人,坐在她的坟前,和她聊聊家常里短。
秋日的田地,一片丰收,也一片枯黄。成熟的玉米依然倔强的傲立在大地上,不肯向秋风低头,干枯发黄的叶子被风一吹,沙沙作响。
婆婆的坟被包围在其中,凭着记忆才能走近。它早已和周围融为一体,真正投入了大地的怀抱。
地里忙活的大多数都是70多岁的老人。他们一边偷看我们祭奠,一边辛苦劳作。
此刻,我感觉,生和死那么近,又恍惚离的那么远。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家一样。婆婆去世后,兄弟不睦,没有谁对谁错,谈不上谁是谁非,只是长大后各自为家,生活的无奈和艰辛,让大家都忘了,曾经一同走过的,那些美好时光。隔阂越久,亲情越淡。
当走到自家老屋时,大家不由自主都深情的看了又看,回了几次头,暖心的话,到底谁也没有先开口。
我和婆婆生活20多年,虽不至于亲如母女,但也算互敬互爱。
我们没有住在一起。他和公公住在离我家不远的老房子。隔三差五,她会做些传统食物给我们送来,炸萝卜丸子,自己腌制的豆糁(我们当地的特产),自己包的干菜包子。
而且无论多少,孩子们每家她都会送到,力求公平公正。
食物都是极平常的,当时无甚感受。但是自从婆婆去世后,就再也没有人做给我们吃了。如今想起来那种被爱的感觉真好。
每次她来我家,只要有时间,我都会陪她聊天。听她讲过去的陈年往事,老家乡里乡亲的事儿。缕讲不厌。婆婆耳背,我们俩聊起天来像吵架。还好当时,她每讲一遍我都是认真听完。总算没有给自己留遗憾。
婆婆是一个自律自强的老太太。从不倚老卖老的指挥孩子们。无论大事小事,自己能抗的绝不麻烦任何人,包括儿女。即使到了最后病重时,上厕所自己扶着墙,也不愿在屋里迁就。这一点真让人佩服。
公公在世的最后几年,多半不能自理。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婆婆一人在照顾他。这么多年,让一群儿女,甚至没有感到有个不能自理的父亲,卧病在床。
婆婆见了儿女们还一副很欢喜的样子。把喂饭,翻身,换尿布这些脏活累活,风轻云淡般说给儿女们听。从来没有抱怨过。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六七年。
婆婆是个通情达理之人,直到最后病重,出院后也只是在我家小住了二十多天,略好一点就强烈要求回到老屋,她总想做到公平。“三个儿子,不能只拖累一家。”
婆婆一生对她的孩子们下了唯一一个命令就是“在老屋,轮流值班”照顾她。
婆婆很节俭。公公去世后,六年间,靠着每月五百块钱的遗补,和平时孩子们逢年过节孝敬的心意过活,她知道孩子们不富裕,从来不要求孩子们摊付生活费,总说自己的钱够花,并且还攒下了五千多元。婆婆看病的花费是公公的丧葬费,直到去世,也没有花儿女们一分钱。
婆婆在城里没有自己的房子,她和公公住的是我和夫的房子。其实这是一个儿子应尽的责任。但婆婆从来没有自私的认为,住儿子的房子,天经地义,而是很感激。也正是婆婆的这种处事态度感动了我。尽管兄弟三人,我们也是心甘情愿让公公婆婆常住我家,直到俩人去世。
平时身体好的人,总爱得大病。婆婆即是如此。她生病前后三个月就走了。
三周年祭日,是儿女最后一次尽孝的机会。因为疫情和兄弟不睦,婆婆的祭日,可算是草草了事。我和夫至今不能释怀。夫是一个嘴狠心软之人,哥哥姐姐们的做法有时对外人张不开嘴。只能自己憋在心里,任人误解,任人指责。作为家中最小的儿子还要坚强的抗起一切。婆婆下葬后的那天晚上,我们夫妇俩抱头痛哭。这是我第一次见夫如此伤心。有悲伤,有委屈。
善良,宽容,一生都为别人考虑的婆婆,泉下有知,定会原谅她的小儿子。
婆婆的身上凝聚了中国母亲的很多优点,我在婆婆身上也学到了很多,比如自律自强,做老人的为人之道,婆媳之道,邻里之道等等。
作为儿媳,希望来世我们还能再重逢,不做婆媳,做朋友,做知己。
但是慈母多败儿。如果来生您再为母,一定要好好管教您的儿女,不要给一生要强的自己再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