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破裂后需主动修复

2021-02-07  本文已影响0人  萌萌哒终结者

父母应该认识到我们不是要让孩子的生活没有痛苦,成功应对痛苦是儿童成长的必经之路。如果是孩子的愿望而不是必要需求没有被满足,让孩子体验相应的痛苦将有助于孩子形成自己的应对技能。父母的信任会让孩子相信自己在未来有能力应对痛苦,这种认识是心理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这不是说父母要故意为孩子制造痛苦,痛苦会自然产生的。

共情是最能帮助孩子应对痛苦和促进关系修复的一种父母态度,否认痛苦或劝导孩子摆脱痛苦都是不明智的。事实上,承认、理解、接纳和共情将使孩子认识到应对痛苦并不是太难,并且他的愿望也是重要的,尽管有时他的愿望并没有得到满足。孩子也会知道自己的安全没有受到影响,自己对父母而言仍然是重要的,即使父母没有满足他的愿望。

关系破裂后进行修复使亲子关系的循环圈形成闭环,这使孩子放心,关系破裂很正常。当关系破裂时,不需要害怕或回避。关系的破裂是在提醒父母和孩子,亲子关系对他们来说很重要,比造成破裂的事件更重要。如果能够接纳和应对关系破裂,就不是大事。如果害怕或回避这些问题,问题反而会变得更严重。如果不能修复关系上的破裂,它们就会影响孩子的安全感,也就无法使依恋关系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有力支持。

主动修复并不意味着父母没有权威,相反,这样的主动修复表明无论是什么性质的关系修复,父母都把亲子关系看得非常重要。通过主动修复,父母也表现了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段关系中感到安全。父母不会用威胁安全感的方式来试图改变孩子的行为。不管造成关系破裂的事件多严重,关系本身更为重要。这样的明确表达,并不会削弱父母的权威。如果是孩子的行为导致的冲突,孩子需要承担行为的后果,但孩子的行为并不会影响亲子关系中孩子对安全感的体验。

主动修复不会强化孩子的任何可能导致关系破裂的行为,养育子女就是要无条件为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恋,安全感从来都不应该是我们要获得的回报。父母不太可能一整天或一整周都能与孩子保持亲密,当父母和孩子平常就有安全感且关系亲密,孩子就不需要主动去使关系破裂来促进关系的修复,因为他已经拥有了修复所带来的亲密关系。安全型依恋关系将促进孩子在整个儿童期和成年期的成长。缺乏安全依恋不能促进孩子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健康发展,更糟糕的是,当孩子本应在可以依赖的家人和朋友们的陪伴下共同应对问题时,却选择习惯性回避。还有一种可能,孩子过于关注安全感的获得以至于忽视了对自主性的需求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