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的三北》
他,注定是土命。对于那里,他有至死不渝的忠贞,以及潸然泪下的感动。
似乎人们对于过往都是后知后觉的。拥有时没有太在意,当离开后,才懂得了它的存在是多么的美。他,当然也不例外,在他的意识里,故乡仍然是那片热血的土地和奔腾的河流。
不知是哪个夜晚,我收到了他给我发来的照片,迷糊的像素,我不以为然。过了很久他又给我讲述了那年的夏天。在城市寄宿的我,听着他那怀旧的心声,我也没有发出任何感慨,只是他对渭水河畔的思念让我有些心酸。我知道他和我一样,话语不多,简单的交谈后便慢慢睡去。午夜时分,我醒了,抓到枕边的手机,打开,模糊地看了一眼,凌晨两点十五分。那时我睡不着了,习惯性的打开微信,对话框里没有朋友或故人的消息,除了工作群中,那嘈杂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凌晨一点四十八分的最后一条讯息:明天再说吧,为那个微信工作群带来了片刻的安宁。我再次打开了他发给我的那张照片,从照片中看,我和他还有其他几个伙伴都是拥有青涩茫然的脸。但模糊的轮廓也不难看出,那是年轻的脸,他们拥有着炽热的心,背后也便是那宁静的渭水河畔。我彻夜未眠,在闹钟嘶吼之前,我早已把它关闭。正常节奏的工作继续着,忙碌让我没时间回忆那一切,自然,我看上去也就过得坦然。但是我心里知道,这种东西像酒,喝着喝着,感觉就上了心头。任你如何挣脱,它都将牵着你的心在走。几天后,我对朋友说,我得回去了。他立刻就明白了我的心愿,他对我说:家是温暖的港湾,渭水河畔对你,那是前世般的姻缘。有空就多回去看看,因为总要给心灵找个归处,不要让它在欲望的城市里迷失太久……。第二天,我便踏上了返程。当巍峨的秦岭出现在窗外时,我便知道了,这是一趟救赎之旅。
当坝下的草滩上,那一望无际的油菜再次露出翡翠般的苍绿时,我便知道这就是父亲对土地积攒的杰作。往年的这个时候,沿着渭水河向西望去,那成片的油菜地像绿色的绸缎一样,铺开在河滩上,特别是下过雪之后,积雪的厚度还不足以掩盖油菜的嫩叶,如果这时站在坝上放眼看去,那壮观的景象无法形容,当然,在父亲的眼里,那绝对不输于我初次看到大海的模样。
可能是我离开河滩太久了,我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父亲就钟情于油菜子了,对于那片地方,我也从未目睹过真正的油菜花开放的样子,我只是从手机的照片里看到过那花海的世界。我印象中,每年都是小麦和玉米轮换地种着。丰收或者欠收也不重要,看河流的脾气。但是我知道父亲早已习惯了。他不会为丰收而感到喜悦,也不会因为河水泛滥造成的欠收而感到悲伤。有人说父亲太老实,只会傻干着,还冷眼嘲讽。很多年后,当谎言成了笑话,当肤浅成了片面的借口,那些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才会感悟到,像父亲这样的人,他不是老实,也不是傻,那仅仅只是因为父亲是个正直的人,像土地一样平凡,同样,也像土地一样奉献。我敬佩父亲的执着,执着不分贵贱,有人为了科研,有人为了边关,也有人为了生活,而父亲更多的是为了我。倘若是我,把二十多年的时光奉献给土地。那我肯定会抱怨,肯定会耐不住寂寞,肯定会向往外面的世界。父亲却能够坚守着。虽然没去过更远的地方。但大西北对他来说是熟悉的了。他曾经告诉过我,他去过甘肃丰收过枸杞,他去过新疆也参加植树造林。那时候故事中的阿克苏是神秘的地方。
如今,种油菜花成了一道风景,一道渭水河畔的风景。这么多年,土地上的作物不停的更换着,但那片炽热的土地却未曾改变。我把那里当成了一种习惯,就像父亲热爱土地一样的习惯。
渭水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