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光
27岁的李福贵,原名李亚云,河南新乡卫辉人,父母均患智力障碍,奶奶离世后,她独自扛起年迈爷爷和双亲重担,从卖煎饼起步,到开货车走村串巷卖日用品,她在风雨颠簸中撑起了一个摇摇欲坠的家。
2024年初,她开始用镜头记录真实日常,帮留守老人晒麦子,帮手机坏了的老人修手机。特别是自购天安门布景为从没出过远门的老人拍照,让很多老人圆了梦。
李福贵的视频没加滤镜和特效,画面质朴,但每看一次都让我眼睛湿润。
看到在天安门布景前照相那里,再次泪崩,老一辈人都有首都情节,有机会去北京,肯定要去天安门前拍个照。是李福贵让一辈子没出过大山的老人圆了梦。看到老人们发自内心的笑,我想一定有很多人是内疚和遗憾的。我的父母在世时也没拍过这样的照片,甚至一辈子没出过远门,现在没有机会了。
别人卖东西想多卖点,李福贵总是不让别人多买,怕买多了吃不完浪费。
问起她为什么想去村里卖货?她说一次偶然,听说山里老人买袋盐需步行几小时,想着真是太难了。于是,她将豆腐、软糯糕点、水果蔬菜等装上车,开始了走村串巷。她知道老人们大多牙口不好,就专挑易消化的糕点。豆腐买的最多,便宜,老人们都爱买。
去了几次后,她就成了留守老人的期盼。老人们见了面就问:“闺女,你咋这几天没来?”山里的老人走下山路来买,问怎么知道她来了?老人说是村口的人打电话告诉她们的。
村里老人们的儿女大多都在外面打工,留下他们守家。而李福贵就像一束光走到哪就把热闹欢笑带给他们。也方便了他们买点小东西。很多老人的儿女,在外面通过她的视频看到老人近况,心里既歉疚又感动。有的老人告诉她,孩子在外面看到她的视频,往家里打电话也多了。
空置的村落越来越多,年轻人远走他乡。曾经生机勃勃变为青黄不接,留守的老人翘望远方,这处曾用双手铸就的土壤,如今却像被遗忘的硝烟,如同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所以,当一束光出现,哪怕是微光,也足够亮眼!
多少人把自己的不成功不优秀怪在生养自己的父母头上,而李福贵却用自己的努力证明,靠自己才是最可贵的。
网友说得很对,李福贵的爆火并非偶然,是她从苦日子里熬出来的本事,是对乡土的深切热爱,是她笃定人心善良,种种因素促成了如今的她。她就像贫瘠土地上盛开的向日葵,温暖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又似一束光,照亮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向往。她的故事也如同一部充满励志色彩的传奇,告诉我们无论生活给予多大挑战,只要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坚守初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迎来美好未来 。
李福贵爆火后,有知名企业邀约合作,都被她婉拒了。在这个充满诱惑和浮躁的时代,李福贵始终坚守内心,用真诚和善良对待身边每一个人,传递温暖与正能量,她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愿善良和勤劳的人不被外界过多打扰 ,愿李福贵们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