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时间,提升品质
( 一 )
时间真的不够吗?
我想我们很多人都是如此,每天醒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睡得不够。然后就是,我时间不够了。我没有时间吃早餐了。我赶不及上班了。……很多的事情没有做,都是因为时间不够。
除了时间不够,不够似乎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不够苗条,我运动不够。我休息不够。我不够有钱。。。。。。我们每天从不够的念头中醒来,又扛着不够的重担去睡觉,然后第二天又周而复始。不够让我们垂头丧气,沮丧无力。
可是,问问自己,时间真的不够吗?
时间对待每个人都是如此公平。
可是,每个人对它的诠释却完全不同。有的人觉得他是敌人,老是和自己作对,自己总是被它追着跑;有的人觉得他是最好的朋友,让自己的生命拥有了深度和厚度;而有的人和时间的关系,就在朋友和敌人间挣扎。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奇特的一生》这本书里讲的这个奇人柳比歇夫,他是如何充分地享受时间的。这本书介绍了柳比歇夫他的最大的秘密就是:怎样让他生活的更好。答案就是他自创的56年如一日的时间统计法。这个方法让他获得了极高的效率和旺盛的生命力。
他是一个生物学家,哲学家,数学家。。。。关于他获得的成就在此就不赘述了。反正他就是一个无比忠实的记载他的时间花费的奇人。每一天每一项都记着:日期+事件+所花费的时间。
他的时间统统都看的见。“他的时间好像是物质,不会无影无踪消逝不见,不会消亡;它变成什么,总能查的出来,由于做了统计,他获得了时间,这是最真实的收获。“书里这么说。
说说对我来说印象很深刻的点:
1. 56年如一日的忠实记录和统计。
2. 他充分利用“时间下脚料”,去完成了很多的事情,比如学会了英语。他散步时捉昆虫,出门旅行时看书。。。。。。他把很多的拐弯抹角的空白时间都使用得淋漓尽致。想起了日本的作家藤卷幸大说《我在包里放本书》,他随时随地都在包里放着书,这样也很好地利用起了碎片时间。另外,很多人也都提到会在家里的各个角落都放上书,这样就能随时随地看书了。黄磊的很多书都是在马桶上看完的。这也是很好地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的方式。
3. 他每天不仅忠实记录时间,还如实统计分析时间。也制定年度计划和五年计划。他把他的工作分为:第一类工作:中心工作+例行工作;和第二类工作:不属直接的科研活动。
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分配时间呢?
一天24小时,8小时睡眠,8小时中心工作,8小时其它活动。
我自己是大概这么分配时间的:
解放时间,提升品质(二)记录时间
接下来,谈谈记录时间。我想柳比歇夫,不仅是通过记录时间让他的时间看的见,更是让自己对时间形成了很强烈特别的时间感。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我同他见过两次面,在他的日记中都有记载,时间记得十分准确,1小时35分,1小时50分,然而当时他并没有看表,我同他一起散步;他借助于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感觉得到时间在表盘上的移动。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仿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之中,觉得出来光阴在冷冰冰地流逝。
也正因为他能精确地感知到时间,所以他能够合理地预测任务及时间,这样就总是能按照预期完成任务,也增加了信心并形成良性循环。
我想,这就是记录时间的意义。
看完这本书后,我也就开始记录时间,虽然还没有在这块养成很好的习惯,经常会忘掉。但是我发现:一来开始记录了,就会有意识地关注这个问题,减少暗时间。比如有时就会在记录的时候发现自己在无所事事,浪费时间,就会意识到并停止;另外呢,因为要记录时间,就需要提醒自己总是带手表,这样对时间感也增强了。记录一段时间下来,我就发现自己在上午的时间利用率太低,因为经常出去吃早餐,一来一回,路上逛逛等就可能已经中午了。这样,就会下意识地减少外出吃早餐时间。
(三)解放时间,提升品质
或许大家对于时间,也和我一样有过失控的感觉。比如早睡早起对我来说也可以说是一项屡败屡战的任务。一直想做一个晨型人,想在清晨就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完成一天最重要的工作。曾经也试过一段时间5:30起床,也收获了很好的效果。但不知不觉,又没有坚持下去。每一次告诉自己晚上22:00就要上床睡觉了,但也总是到00:00才睡。于是第二天又不能早起,形成恶性循环。也因此,会产生不开心的情绪,于是,那种失控和无力的感觉就来了。于是,我们就说要管理时间。
我们经常说,时间管理。或许时间管理这个词本身就是一种压力,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没有多少时间余裕。或许我们需要做的,并非是管理时间,而是消除这种失控感和无力感。从而解放时间,提升品质。时间的品质,取决于关注对象的品质。所以,请你,把时间投入在那些重要的,能提高幸福感的事情上吧。
林清玄讲到他和某位朋友约好了爬山,结果朋友给他发了信息说,因为某件很紧急的事情,不能来了。于是他说我们常常都在做紧急但不重要的事。要尽可能把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都留给那些重要的事。
他在某篇文章里这么说:我们把生活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重要的生活,一部分是紧急的生活,很多人都在紧急的生活,随波逐流,而不是重要的生活。
什么是重要的生活?陪着爱人散步,躺在草地上看星星,一个小孩有没有幽默感?懂不懂得爱和宽容?这些是重要的。而每天着急上班,学习,考试,是紧急的。当人整天在紧急事情里面打转的时候,“琴棋诗画诗酒花”就会变成“柴米油盐酱醋茶”,要学会腾出游戏空间,进入重要的生活。
我想大家都会和我有一样的感觉,信息泛滥,很多的注册,登录,线上线下课程,很多的推文,各种广告,让人目不暇接,更加焦虑。而若陷在其中,真的会被这信息的洪流所淹没。就让信息为你服务吧,抓取自己当下需要的重要信息,其他的就让它自然溜走吧。
毕竟,我们要做的,要花很多时间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面。
或许看一场落日,爬一次山;听听音乐会,看看画展;
做几分钟的静心;慢慢地吃饭。。。。。
我有时也会觉得,在用高倍速阅读法看书时,最前面的几步(冥想等)有点拖沓,不如直接翻开书看简便。但其实,这部分的准备和细节,才是最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应该去好好享受,不是吗?又或许,高倍速阅读法,这个词,这个方法本身,都太功力性了?前几天在旅游的时间,我发现在泳池边躺着看小说竟是那么快乐的事情。似乎只有在旅行中,才可以肆意地看小说,而平常都是看些所谓有用的书,而看小说是自认为有点浪费时间的。看小说的这段时间,对我来说,不也是重要的快乐的时间吗?
(四)简化你的生活
柳比歇夫就是典型的极简主义者。他过着简朴的生活,只要是超过最低必需品限度的东西,他都不要。
越简单,越自由,也越能心无旁骛。
生活简化了,空间留白了,整个能量便流动起来了。也便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迎接新的东西。
(五)时间,不需要管理
看到台湾某位作者的书里有这样一句话:时间,本来不需要管理。
每天让自己的好奇和快乐得到满足,其他的事情就会自动就位。
时间,不需要管理。而你的心,才是最需要去感受和呵护的。
此刻,它是轻盈的?还是沉重的?
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情吗?
这杯茶,这份食物让我享受愉悦吗?
这是更加让我怦然心动的选择吗?
正如日本整理大师近藤麻利惠所说的:如果你只把时间花在必要事物上,或是让你愉快和怦然心动的事物上,那会是什么结果?
解放时间,提升品质。
我想说的就是:
消除时间不够的迷思。
记录时间。
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
简化你的生活。
把你的时间花在怦然心动的事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