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解(17):让生命充满诗意
《大学》心解(17):让生命充满诗意
群里的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非常感恩大家!今天晚上我们继续来学习和体悟《大学》。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之前我们已经分享了两段关于“治国在齐其家”的内容,今天分享的内容是以《诗经》中的一些句子,来进一步说明治国在齐其家的道理。
首先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在《大学》中有很多的句子要引用《诗经》的内容。通常儒家经典给我们的印象是非常严肃、肃穆甚至有些古板的感觉,但其实在孔子所生活的时代,在孔子的教导以及他本人的言行之中,都是非常倡导“诗意生活”的。前段时间看到了一本书,叫做《孔子随喜》,是台湾的一位作家薛仁明所写的一本书。他从生活化的角度去解读了一位非常平易近人的孔子,在他的笔下孔子是非常有诗意的,非常崇尚那种诗意的生活,是一位很诗意的圣人。孔子不仅是圣人,其实更是一个有诗意的人。而儒家之所以留给我们这种严肃、庄严、肃穆的这种感觉,是由于后来的统治者将儒家思想定为官方主导思想之后,形成的一种体制化、教条化所带来的这种束缚感。这种体制化、教条化使一个非常鲜活的生命、鲜活的孔子,变成了在庙堂里高高在上的一个严肃崇高的圣人。但其实在孔子本人生活的时代,孔子以及孔子所倡导的思想并不是这样子的。孔子非常提倡弟子们读《诗》,并把《诗》定为“六经”之首(《诗》、《书》、《礼》、《乐》、《易》、《春秋》),由此可见孔子对于《诗经》的重视程度。
孔子为什么非常提倡弟子们去读《诗经》呢?《诗》在孔子那里,有一个精辟的阐述,叫做“思无邪”。也就是说《诗》代表了人们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种超越的境界。这种境界远离了柴米油盐,远离了生活中的各种烦恼,达到了一种清明、自在、祥和、向上的非常积极阳光的这样一种生活态度。
所以说当我们去读《诗经》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的句子非常优美,它不光是文字优美,而且它有一种韵律,因为在古代《诗》其实是唱出来的,是一种民歌。在民间流行的这种诗歌广为传唱,被一些采集这种诗歌的采集者记录下来,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诗经》。而《诗经》中这些民歌所传达出来的,正是孔子所希望能够传达给弟子的一种生活的态度和人生的境界。所以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这样的精神之中,它并不是一种非常严肃的,而是在内圣外王的境界之中,同时还有一种轻松的、愉悦的、超越的、诗意的境界。
这种境界相比道家的出世境界而言,不是那么不食人间烟火,它是一种人间的感觉,而不是逍遥于世外的那种感觉。这样让我们读来更加的贴近我们的生活。比如说这里面的句子,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这段话如果把它翻译出来,其实它就变成了形而下的一种语言。所以说诗最好是不翻译的,如果把它翻译成白话,那么就失去了诗的那种诗意和韵味。但是因为古代的语言跟现代的语言之间有巨大的差距,所以现在很多人在读《诗经》的时候读不懂了。《诗经》其实就是古代人民的民歌,就像我们现在唱流行歌曲一样,你不会不懂流行歌曲是什么意思,在那个时代,《诗》就是古代人的流行歌曲。所以说这段从《诗经》中引用的这段话我们可以简单地翻译一下以便于理解。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当桃花盛开的时候,桃林非常的茂密青翠,风景非常的优美。这个时候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出嫁了,然后来到了她的婆家。由于这位姑娘她贤良淑德,使得全家人都非常的和睦,非常的和美。这就是这段话的意思。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当一个人的内在具足了这种本自贤淑的这种品德,这种品德自然地流露在他的言行之中,能够使整个家人都很和睦的时候,那么以这样的一颗心就可以去教化、感化更多与其有缘的人。国人就是与他有缘的人。
“《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从《诗经》里引用的这些内容说的其实都是家庭里的关系,前面说的其实相当于是婆媳关系,这里说的是兄弟关系。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在引用《诗经》的时候是有先后次序的,说明即使在古代那个时候,婆媳关系对于一家人的和睦也是最重要的,所以说把它放到了最前面。然后接下来影响家人和睦的关键因素就是兄弟和睦,兄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相互谦让,才能够将这种精神传播到整个社会,然后使整个社会都奉行这种相互谦让、互敬互爱的这种美德,从而使家庭、家族以及整个国家和社会都非常的和睦。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仪不忒,仪,就是一个人的仪容、举止、威仪。这是我们的言行表现在人们眼中的样子,即威仪。特立独行的那种比较不为大家所接受的非常奇怪的言行,不被人们所理解的言行就是属于乖僻的言行。“其仪不忒”,就是说我们的言行举止要比较庄重,尊敬别人,符合社交的礼仪。“正是四国”,就是可以成为四国——就是四面八方的意思,四面八方的地域,四面八方的乡村、城市、国家——可以成为所有周围人们的典范。由于这种典范的作用,从而使整个社会的风气都能够保持这种和睦相处的氛围,彼此之间相互敬重,这样整个社会就会得到很好的治理。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一个修学大学之道的人,不管他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不管他是一个父亲,还是一个儿子的角色,还是作为兄长的角色,还是作为弟弟的角色,他都可以作为人们的表率。足法,就是足以让人们去效法他。“而后民法之也”,这里出现了一个“民”,就说明前面所说的是指君主或者说统治者,或者说是一家之主、一城之主,一邦之主,一国之主。当他能够身体力行的去成为一个家庭中的典范的时候,那么就可以使所有的百姓,以及与他有关的人都去学习效法他的行为。
“此谓治国在齐其家”。所以说治国的道理与在家庭中使家庭和睦的道理是一样的。
以上我们是按照常规的解读方式所做的分析,下面从观心的角度来体悟一下。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当我们读着这种非常优美的带着诗意的句子的时候,这时我们的心本自就是离于各种贪嗔痴慢疑这种染着的状态的。在这样的状态下,它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清净的状态,非常宁静的状态。不仅清净、宁静,而且还有一种喜悦在其中,有一种诗意的、超越的、自由的、祥和的喜悦在我们的心里荡漾着。
在禅宗的公案中就有一些禅宗的修行者,在见到桃花开了,或者在见到菊花开了,在见到某一朵山花开了,或者在闻到花的香气的当下,就开悟了。所以说桃之夭夭,其叶蓁蓁......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法身。那样的一种禅意和超越的境界自在其中。而这所有的境界,它不仅是自然的境界,更是我们的心所呈现出的境界。假如说一个人心中充满了各种痛苦和烦恼,即使桃花开得再茂盛,桃叶再翠绿,在这个痛苦和烦恼的人的眼中,也见不到花儿的美,也见不到叶子的美,所有自然景色的美在他的眼中都是看不到的。
所以说当桃之夭夭其叶蓁蓁的这种诗意的美,在我们的心中呈现的时候,它其实是心的呈现。我们都说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并且用莲花来代表那种超越一切万象的我们的本心,在佛教中就经常用莲花来代表本自无染的佛性。但其实所有的花都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难道不是这样吗?桃花明媚鲜艳,桃叶碧绿繁茂......当这样的美景在我们的心中映现的时候,大自然盎然的生机就鲜活的展现在我们的心里。当我们全然地、忘我地去感受着“桃之夭夭其叶蓁蓁”的时候,我们所感受到的不正是大道的鲜活的生机吗?所以说道在哪里?道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将心中的各种私欲,各种与自我的有关的纠结和欲望全部放下的时候,将自己融化在大自然里的时候,道,就在这里。所以接下来说“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我们本来就是天地之子,本来就是大道之子,现在终于回到了道的家园,与所有的天地之子,与所有的大道之子一起其乐融融,和谐,祥和,自在,自由,这本身就是道的体现。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一个回到了大道本源的生命,一个回到了道德家园的生命,就领悟了道的秘密,就体味了道的真味,道的智慧就会在他的生命中绚丽的绽放出来,就像明媚鲜艳的桃花,就像芬芳碧绿的桃林,他就可以将道的智慧,道的芬芳带给与自己有缘的人。而这种智慧和芬芳并不是刻意有为地要去教化谁,而是从回归大道的生命之中,道的智慧和芬芳自然的流溢出来,就像花儿一样,它并没有想着要把美丽和芬芳带给你,但是当这种美丽和芬芳自然的绽放出来的时候,自然就能够感动你,自然就能够感化你,自然就能够感化所有与其有缘的生命。
《诗》云,宜兄宜弟。当修行者回到了道的家园,就会明白所有的生命皆是大道之子,皆是天地之子,皆是大道的孩子,所有的生命都是相互平等的兄弟姐妹。这种平等是究竟的平等,是彻底的平等,是一体无分的平等,是相互融合、相互涵融、本自一体的平等,了悟了这种平等,见到了这种平等,以这种平等的态度去处理我们生活中的事,这种平等就成了一种智慧,这种平等的智慧在佛教中也被称为平等性智。它本身就是道的智慧,就是空性的智慧,就是觉醒的智慧。
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了悟了这种究竟平等的智慧之后,这种智慧就能够显现在我们的生命之中,在我们的为人处事之中,在我们的身口意之中,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在我们的工作之中,在我们的一切言行之中。不管对待家人,对待朋友,还是对待上司,还是对待下属,当我们内心了悟了一切生命本自平等的时候,就可以很好的去处理各种事。而《大学》中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都是这种智慧的运用,都是将道的智慧应用到不同的层面。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回归到大道本源的修行者,他的自性本心、自性明德就已经显发出来了,这个时候他就会由内而外的具足一种威仪,一种庄严。《大学》之中所说的正心诚意,在这个时候并不需要特别的刻意有为的去达到一个正心诚意,而是他本身就处在一个正心诚意的状态。在前面的内容中,《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做“诚于内,而形于外”,一个回归了大道本源的修行者,一个见到了自性本心的修行者,自性本心本自清明、本自安详、本自寂静、本自光明的这种自性明德就自然地由内而外的显发出来。所以说这样的生命威仪具足,自在庄严,堪为四方之表率。对于这样的生命,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东南西北,于一切时一切处,皆能自在安住,不动威仪。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回归了大道本源的修行者,这样的修行者不管在社会中具体承担哪一种角色,都足可以成为人们效法的榜样。为人父母,具足其慈,为人子女,具足其孝,为人君,具足其仁,为人臣,具足其敬。角色或许有所不同,而其根本之道皆汇归于自性本心,皆汇归于自性明德,皆汇归于无私无我的赤诚本心,以及从本心所显发出来的无限鲜活灵动的智慧。
此谓治国在齐其家。这就是治国先齐其家的道理。所以整个大学的修行时时刻刻皆不离其道。什么是道呢?大学之道的道,在儒家的另外一部经典《中庸》中说,“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天命,就是本自具足的上天所赋予我们的最根本的东西,就叫做性,就是自性本心,也就是大学中所说的明明德之性,即是天命。“率性谓之道”,率性,就是要使此自性本心发明出来,显发出来,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主宰。率性,就是统帅我们整个生命的是自性本心,以自性本心作为生命主宰的这样一种状态,就叫做与道合一,就叫做道。“修道谓之教”,当我们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的时候,就不断的修行,不断的通过正心诚意,通过格物致知,最终达到这样的状态,达到自性本心做主成为我们生命主宰的状态,这就被称为教。在前面的内容中有“如何教国人”的说法,教,即修道谓之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在每个人的生命中本自具足,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但是因为我们被自己的欲望、被自己的自我所障碍和迷惑,所以说见不到天命之性,无法让自性本心成为生命的主宰。我们见不到祂,甚至根本不知道祂的存在。但即使我们不知道,天地之道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祂是我们生命的本源,是我们自心的真性。所以说道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可离非道也,我们借助这句话就可以去体悟,到底什么是道?可离非道也,能够离开我们的都不是道,不管你所拥有的是金钱、地位还是名声,所有的这些都会离开我们,包括身体,由物质所构成的身体,它也终将离开我们。包括依赖于肉体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这些感官的工具同样会离开我们,能够离开我们的都不是道,在我们心中所生起的各种思想和各种情感,它同样会离开我们,离开我们就是指这些思想和情感它是生灭的,它是变化的,它是无常的。那么什么才是究竟?一直陪伴着我们,一直与我们同在,究竟不可离的那个东西就是。不管是儒家的修行,还是道家的修行,还是佛家的修行,都是为了发明本心,都是为了让我们见到本性,明自本心,见自本性。大学之道同样如此。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首先就要使性德发明出来。所以说大学之道即是“顾是天之明命”,即是“克明峻德”,即是“正心诚意”,即是“格物致知”......当自性明德显发出来,当这种生命本有的智慧显发出来,那种显发就像《诗经》中所说,“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具有无穷无尽的鲜活的生命力。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不过是这种自性本心智慧的妙用而已。所以说,使本心、明德、性德发明出来,显现出来,即是所有一切修行的核心,这也是大学之道所要传达给我们的东西,这也正是我们学习和体悟《大学》最重要的核心精华。在此也祝愿群中所有的老师以及所有与我们有缘的生命,都能够使自性的明德显发出来,显发在我们的生命里,达到这样一种非常美好的诗意的超越的境界: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非常感恩大家,今天晚上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