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当一个聪明人

2017-04-11  本文已影响65人  康恺
塔罗牌中的「愚者」,即大智若愚的人,含有解决问题的含意。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是乔布斯的名言。我不喜欢文绉绉的中文翻译,明明很简单的含义就被人们理解的十分复杂。要按我说,保持好奇心,当个愚者,就足够能够代表这句话的含义了。

我为什么会想到这个?

有时我会想到自尊,并扪心自问,什么是自尊?成为一个聪明人,或我被称呼为聪明人,是不是一种维护自尊的行为。粗浅的一想,觉得合理。渐渐的,我却发现我没有办法从「聪明」这个称呼和头衔中获得真正的知识。

不断追求「自尊」的执念,反而让人会忘却,什么是我们真正要学的知识和智慧。

从中让我重新思考,什么是聪明人,什么是愚者。

人们为什么不喜欢当「愚者」?

人天生不喜欢做愚者。下到玩伴,上到长辈,都喜欢聪慧的孩子。同龄人觉得,他很聪明,就乐意和他为伍,有时也会因为认识他而感到骄傲。老师觉得,这个孩子,一点就透,孺子可教,所以甚是欢喜。长辈和上司也更是如此。渐渐的,「崇尚智慧」似乎成了一个约定俗称的习惯。若有人与之对抗,就会是一种异常的表现,无法被他人所接受。

智慧,像是一种客体存在,不会因为人的特质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客体的智慧和主体的我之间的关联并没有我们想象中这么复杂。常识中,我们会认为聪明的人更容易获得智慧和知识,而这也是经过我们的经验检测的。但默认这一个规律是既定的事实,则就是一种严重的混淆。

富有知识和智慧的人就是聪明的人,正是这种意识在不断地影响着我们,导致一旦偏离了这样的评价,例如「愚者」,就会影响我们的自尊。况且,普遍意义上的「愚者」,一旦到了我们的口中,就成了「笨蛋」,「白痴」等侮辱性词汇。于是我们愈发的恐惧这种评价,盲目的混淆就变得愈加深刻。

这是我们不喜欢当愚者的原因。

当「愚者」有什么好的?

试着放下自尊心,扪心自问,如果我成了一个「愚者」,我会获得什么?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后,我终于能够尝试着将自己的自尊心放的低一点(这很困难,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做一个笨蛋),慢慢的,我发现了其中的一点好处。

放下对于聪明的执念以后,知识不再是为了增长自己名誉的工具,缺少知识,不再是社会压力。也许在以前,我们会很讨厌获得知识,那种严肃的,乏味的,看似无价值的。转变观念过后,知识会成为朋友。

当朋友的好处是大于敌人的,这点在毛主席的语录中就可以得到印证:

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当然我们不是在革命,也似乎没有敌人,但是朋友的价值却在其中充分体现。

什么是「愚者」的核心?

开头,乔布斯的话说的很好。人不光要「愚」,更要有着对于知识的好奇心。即便是降低自己的自尊,我也不会将自己定义成愚蠢的人,一个笨蛋。「笨」仅是表现形式,对于知识的渴望是核心内涵。两者缺一不可,最终组成了「愚」。

对于知识保持好奇和活力,是当一个愚者必不可少的地方。我想,对于这点的佐证,可以参考哲学问题,以及一些伟大的学者对于知识的态度。哲学,有些时候就是在问一些很「笨」的问题,人是什么?我是什么?精神是什么?存在是什么?这种问题看似蠢笨,但能够提出并且认真推理和分析这类问题的人,反而令人心生敬佩。

人有好奇心,问题就会接连不断的来,而因为是愚者,所以提出的问题就会特别的基础和「看似简单」。

费曼技巧也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明。

费曼技巧所描述的是一种学习方法。具体你可以参考这篇知乎回答,简略的概括,就是将概念转化为问题,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得到对于这个概念的彻底理解。在费曼技巧中,提问题对应着「Stay Hungry」,将复杂概念解构成为一个容易理解的形式,体现的是「Stay Foolish」。


后记

请原谅我,到这里,文章不得不戛然而止。最初的文本是在三月末写成,因为放假的缘故,现在才想到修改。当初的构架,我已经记不太清楚,所以只好作罢。

望给大家一些启发。

4月11日 于中国家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