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日本自由行之三~出门在外的育儿体会

2019-04-06  本文已影响0人  趣玩趣生活

带着三岁孩子舟车劳顿,赶景点、购物,累不累?真的好累。

这次出门在外,如何更好带娃,调整各自的成长点,也有一些体会。

1.孩子不用保护太好

飞机落地后赶往公寓,稍作休息和调整,再出门已经靠近当地时间下午17点了。屋外是瓦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还有倒春寒的冷风,那天温度只有7度左右,乌鸦凄厉的叫声划过天空,似乎一切是宫崎骏动画里的场景。

我们公寓楼下就是大国町南公园,与其说是公园,其实跟国内小区里的公共游乐场差不多,他们不铺塑胶,全是沙地,有滑滑梯、秋千和大片空地。这个点聚满了当地孩子在玩耍,穿条单裤,甚至中裤、短裙的孩子不在少数,相比起来,帆帆裹得很严实。

有个设施很受小孩子们欢迎,倒是国内没见过的,圆形斜坡,大家赤脚爬上去之后再滑下来,走近一看,是水泥材质啊!帆帆也疯在孩子群中,只有他爬不上去,有个小女孩(母亲是中国人)看了好一会儿,用中文提醒他,要脱掉鞋子和袜子。我们缩了缩脖子,都没敢给他脱,万一生病了,后面还咋玩?

18点之后,坐在一旁的家长纷纷来喊孩子回家了,对,他们的家长就坐在旁边,再小的孩子都不陪在身边。

2.要给体能跟不上的孩子准备推车

这次出门没带推车,一来相信帆帆的脚力,二来多带个推车有时也累赘。这个决定可累惨了我们,帆帆第一天劲头很足,后面几天的持续动作就是张开双臂:“要抱要抱要抱……”三十几斤的娃啊,幸好我们平时锻炼的多,否则真的要原地爆炸。

现在回想起来,整个过程推车还是必要的,机场、奈良公园、海游馆等都是对推车很友好的地带,不过去京都就不要带了,伏见稻荷大社、清水寺都在山上啊,到处都是台阶,亲眼看到一个单独带娃的欧洲妈妈扔掉推车,抱着哭闹的孩子下山的。可以把去京都的行程安排在第一天,像帆帆一样,电量很满,忽悠一下还是能走下来的。

3.及时回应宝宝的小觉需求

三岁不到,还是个宝宝呀!帆帆平时在能睡一下午,在外面玩,也要睡上两个小觉,才能有精力继续。带推车的还好说,在推车里睡了都无所谓。没带推车的我们,只能佛系一点,他睡着了就停下脚步,不能赶那么多景点了。

我在电车把他晃睡着过,还在海游馆的长凳上抱着他睡觉,正因为他睡着了,我才有幸能在全场最佳位置,面对美丽的大平洋海底生物,思考人生。

4.放手让孩子去尝试

三岁孩子的执拗,你们见识过没?后面一堆人排队,他非要停下来亲自地铁过闸;电梯已经下去了,他哭着喊着要重新按。

我们跟帆帆的这些执拗对抗了一次,孩子哭天抢地,大人火冒三丈,路人侧目而视,深感这不是办法。

后来我就干脆放手,地铁过闸专门有你负责,不过是花一分钟讲一下规则,后来他每次坐地铁都乖到爆。

按电梯也是你的事,还能借此机会分辨数字,搞清楚上下。

我将某件事交给帆帆,并请他负责时,他像接受任务的小战士一样慎重,完成任务时非常开心:“耶,我成功啦!”我们不放手,孩子哪能长大,咱们又啥时候能享受到好日子呢?

出门在外,孩子难带吗?难,也不难。旅行更重要的不是沿路的风景,而是我们在一起的时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