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惊情

2009年1月15日,一架载着155人的客机降落在哈德逊河之上,机上全员安全生还。这个难以置信的真实故事被拍摄成了电影——《萨利机长》。
现在看来,对于机长萨利而言,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天高气爽,他像往常一样准时登上飞机,随意与工作人员打了招呼,与副机长最后确认了设备一切正常,之后便准备起飞。然而没有任何征兆的,这一天他们碰上空中的“飞来横祸”——鸟袭。众所周知,鸟袭能对飞机带来致命的危险,运气不佳地,当时双侧发动机通通失效,萨利当机立断地判定此时已经无法按照指挥台的指示就近降落到另一机场,由于飞机飞行高度已经过低,在纽约这样高楼林立的人口密集城市,他唯一的选择是带着155人落入一条河。所幸的是,他成功了,后来整件事也被认为是航天界的一个奇迹。

在事故后,有关部门举行了听证会,并且模拟结果显示萨利的飞机当时完全有可能降落在其他机场而不是极具危险的地点——水面上。然而官方的模拟更像是一个电子游戏,模拟员不仅毫无紧迫感,而且也清楚地知道操作流程,因此他们模拟时反应快速且稳妥,事故似乎处理得轻而易举。当指责质疑之声即将袭来时,萨利当场指出真实情况需要人的即时反应,反应需要时间,人不像机器准确和灵敏。我们可以看到,人会创造伟大,但也会留下遗憾。在机器还没有全面替代人的工作的时代,人为因素永远需要我们纳入考量。
整件事情发生只有208秒,而萨利有过42年的飞行经验,在此之前,他的名字不被人知道,他的样貌也不被人熟知,对于他来说,飞行就是一件需要日复一日去做的工作,只不过这份工作的上班地点有点特殊——高空中。他喜欢飞入云霄之后目之所及的风景,也料想他享受手握方向杆,带着上百人遨游天际的畅快自由。在驾驶着这个庞然大物的时候,他仅仅是在完成一份工作,这个将他与无数人的生死联系在一起的工作,然而没有多少人见过在机舱里的这位机长。当然更没有人会知道同行机组的副机长和乘务人员他们又姓甚名谁,他们只是被当做一个团队、一种服务、甚至可能只是一个航空公司的一个标志。
工作是一个将人与人联系在一起的机会。通过工作,我们与人交流信息,交换资源,完成社会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大多数时候,每个人就是在默默无闻地充当着一个小螺丝钉的作用,然而没有这个螺丝钉可能社会就会陷入无秩序的停产和混乱。
当我们搭乘地铁和公交车去上班,没有人会注意驾驶员,关注他们的心情是否愉快?他们的状态是否良好?我们总是付了车费后就把自己放松下来,将任务交给他们,等待到达目的地。人们很少对他们有一句关心或是感谢之辞,我们对他们的付出也越来越觉得理所应当。很少人知道,由于长期缺乏日照,那些驾驶地铁的工作人员如果不加以注意,就可能会有抑郁的问题发生;同样的,长年在同一路线行驶的司机因不断重复,也可能会产生厌烦和无意义感。对这一切我们可能都不知情,但起码给每份工作一些应有的尊重,毕竟每一个工作者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类。

在他是一个丈夫之前,萨利选择先扮演了一个机长。
在飞机遇险后,机上的乘客都陷入恐慌,他们有的人开始拨打所爱之人的电话,有的人开始发短信留遗言,有的人抱紧身边爱的人做最后的告白。而电影中的机组人员则表现得很专业,空姐保持镇定,面带微笑安抚乘客并提醒他们系好安全带,在确保所有人员离开机舱后,机务人员最后才离开机舱,而萨利直到所有乘客被救援后,他才来得及在安全的地方给家人报个平安,而他的妻子此刻还毫不知情,在家里等待着他回家。
在工作面前,他是一个没办法控制意外情况的普通人;然而在职责之后,他是一个载着另外154人的机长。正是这样的责任给了他这样的勇气,紧急关头,真正体现了一个人的担当。后来反反复复看着他与指挥台对话的场景,在那样千钧一发的时刻,无比冷静又仿佛充满把握的萨利,真是太酷了。我想这就是一个人展现专业度时的魅力。
又有多少人对工作有着这样的真诚呢?一些人为了谋个饭碗,他们对工作的唯一要求是钱多活少;一些人为了获得声誉和地位,以及这些工作能带给他们的附加价值而努力着,他们被名缰利锁所缚;而最高级和最令人羡慕的工作是为了使命,为了价值,虽然这听起来有点不切实际,但这是一个人工作的灵魂,当一个人找到了他真心热爱的工作,大概他的头顶从此就戴上了闪闪的光环吧。不为了钱,不为了利,为了让自己心安理得,让自己成为自己欣赏的人。
对比之前看过的一些虐童的报道,暗暗觉得这些施暴者本身就瞧不起他们自己所做的工作吧?本来就觉得照顾幼儿的工作是种折磨吧?通过工作,他们把自己的不开心变本加厉地转移到无辜的孩子身上,然后活在自己一手创造的地狱里。
而在距离我家几站地铁的小巷里有一家包子馆,做着平平常常却非常美味的各种包子,每次去那里办事,总会特意绕路过去买几个包子,坐在简陋的小店里充满温暖和满足,默默希望它长久开下去。小小包子馆,也能变得美好如天堂。
每个人都有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工作。
一份工作做到极致,照样“365行,行行出状元”,平凡的小事也能发光;但一份不合适的工作,怀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情,极有可能就会把负能量转化成伤害。我们也许不需要做挽救155人生命那么伟大的事情,也许没办法像医生救死扶伤在第一线,但我们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帮助别人排一点忧,解一点难,就能让整个社会往前一步步挪动,自己成为一个具有专业精神的人。

电影的真实原型萨利机长曾出过一本自传,名为《最高职责》。飞在天空中可以搏击长空,体验突破物理距离上的最高;而脚踏实地做好桩桩件件的工作琐事,宏观来看亦是完成心理意义上的最高。
把一份工作做到极致,不管是开飞机,还是腌白菜,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真诚对待工作的心情。保持专业,敬畏职业,是因为它是生活的一部分;全力以赴,热爱生活,是因为在生活中我们通过工作找寻到价值,从而不虚度此生。
小时候写作文总会梦想做一个伟大崇高的职业,比如科学家或是航天员,长大后才懂得,其实伟大的工作触手可及。这就像种下一颗树,不管是种在平地还是山顶,只要日积月累地悉心浇灌,漫漫岁月后,自会郁郁葱葱,结出累累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