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圣诞
昨天有看到几个帖子,说是有通知不让过圣诞节,表示不爽等等。网络上还有些小视频,意思是中国人过中国节,不过洋人节,貌似很正能量,其实是民族主义的抬头,这些都不说了,和咱没太大关系。
这些议论,到让我想起中文的“过”这个字很有意思,“过节”的过,和“过堂”的过都是一个字,但区别貌似很大。
过,还有形容较多的意思,比如“过剩”;还有形容错误的意思,比如“过错”;过节和过堂,大概表达经过和经历的意思,类似的还有“过日子”、“过生活”等等,可见中华文字博大精深。
过圣诞节,其实准确来说应该是庆祝圣诞日,但中国人没有庆祝的习惯,只能用“过”来形容,表示经过、经历。窃以为中国人缺乏庆祝的意识,可能主要因为没有什么值得去庆祝的,即便是对所有中国人来说都很重要的过年,那传说也是用鞭炮将“年”这个怪兽吓走,这大概算不上一种庆祝,至少在源头上看不出有啥可庆祝的。
中国人传统上只有祭祀,没有庆祝,至于狂欢那想都不用想,即便是盛唐的元宵夜,也不过是几个晚上的解禁而已。这倒也不是中国人性的本质,农耕文明使然,大家协作种地,吃了上顿不一定会有下顿,今年丰收,来年可能还会饿死人,所以任何节日,我们都是“过”而已,庆祝是不敢的。
虽然庆祝是不行的,但与之类似的歌功颂德还是可以的,但这与庆祝的内涵大相径庭,因为歌功颂德的意思是感激,而感激是不可持续的,人不会因为感激而庆祝,更不会形成庆祝的传统。
除了歌功颂德以外,节日里剩下的就只有怀念与祈祷,当然最好是能够一家人团圆,在一起怀念,在一起祈祷。集体协作永远是农耕文明的核心命题,因此世界工厂只有中国能够做到。但这种协作是僵化的,传统上人们通过“礼”来形成社会协作,而“礼”让人变得表面上的虚伪,所谓协作也是为了彼此的生存,脱离了生存压迫的协作是困难的,所以中国人仿佛有一种宿命,就是习惯了一直被压迫。
最后,我想:一个中国人如果学会了去庆祝,他大概会活的和一般人不一样,这有点难,但很值得去尝试。
我原以为七夕可能算是为了庆祝爱情的,虽然也是在压迫下的爱情,但有人告诉我其实七夕是古代女子为了祈巧的节日,所谓爱情那只是后世的一个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