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等到无可挽回,才后悔没有正确沟通
一对夫妻,近一年来经常吵架,最终感情破裂,不得不离婚。两人回想隔阂产生的最初原因,竟然是因为丈夫常常加班,回家太晚,妻子觉得他不关心家庭;
一位职工,突然向人事提交了辞呈,追问之下,是因为不适应主管的作风,不满与日俱增,工作中度秒如年;
一个妈妈,以督促女儿结婚为己任,天天催夜夜催,不仅没催出金龟婿,女儿连家都不怎么愿意回了…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在事情变得无可挽回之前,我们本有无数次机会进行沟通,拉近彼此的距离,然而每次话一出口,却又仿佛不受控制,事态的发展总是和心愿背道而驰,于是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人际关系走向破裂。《高难度谈话》一书就像一副解药,专门教人应对这些高难度谈话,打破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的魔咒。
《高难度谈话》的作者共有三位,分别为道格拉斯•斯通、希拉•汉和布鲁斯•佩顿。道格拉斯•斯通是“哈佛谈判项目组”的副主任,参与过美国伊拉克人质冲突谈判、南非种族隔离谈判等多次重大谈判,是美国知名的沟通专家,后来与同为哈佛法学院讲师的希拉•汉联手创办了三合咨询集团,继续致力于化解人际冲突、促进有效沟通。布鲁斯•佩顿是畅销书《谈判力》的作者之一。
《高难度谈话》与其他讲沟通的书不太一样:
第一,从根本入手,找出高难度谈话的行为模式,分析高难度谈话的难点;
第二,清晰地梳理出我们在高难度谈话中常犯的错误,并且提供了实用的解决建议;
第三,结合具体案例,提供了一整套以“学习型”姿态解决高难度谈话的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高难度谈话》虽然也提供了一定的沟通技巧,但它更加聚焦于沟通心理的分析,旨在通过改变思维方式,顺利解决高难度谈话。
首先,高难度谈话“难”在哪?
想要学会下围棋,首先需要搞明白围棋的内在逻辑。同样,想要克服高难度谈话,也首先要弄明白它到底难在哪。在这一部分中,作者通过对上千个案例的总结概括,提炼出高难度谈话的基本结构,即含“发生了什么”对话、情绪对话、自我认知对话三层结构。
遇到高难度谈话时,一般都可以从这三个层面上去进行分析。比方说父母经常催婚,女儿终于不堪忍受跟父母大吵一架,根据三层结构梳理,难点就变得清晰起来:
“发生了什么“对话:发生了什么,比如女儿是否真的已经到了非嫁不可的地步?父母催婚的频率和方式是否合适?…
情绪对话:双方的情绪体验,比如女儿感到不耐烦、愤怒;父母感到担忧,也因为不被理解而伤心…
自我认知对话:也就是对自我的观察与认知,比如父母对自己是否称职产生怀疑、女儿可能会思考自己是否太过自私…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高难度谈话,就像面对一团乱麻,不知如何下手,严重的甚至会产生恐惧,知难而退,更别提顺利解决了。梳理清楚这三层对话,不仅可以降低对高难度谈话的恐惧,更能增添对话信心,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其次,五种常见错误及应对策略是什么?
大部分人面对高难度谈话时感到束手无策,都是因为在这三层对话中犯了一些基本的错误。
在这一层对话中,人们一般经常犯这么三个错误,争辩对错、设定对方意图和横加指责。
争辩对错,就是谈话双方对同样一件事经常有两个不同版本的描述,彼此都觉得是对方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事实上,每个人对于事情的看法和见解,不是空穴来风,都有自己的理由。但很普遍的是,大家对结论背后的原因漠不关心,谈话到最后就演变成了两种结论的冲撞,谁也说服不了谁。所以,探索对方结论的由来,是比结论本身更为重要的事情。意识到对方是与我们一样的个体,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从源头上出发试着去理解对方,才是摆脱这个死循环的方法。
关于设定对方意图,“你就是针对我”“你就是看我不爽”这种话,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实在是太频繁了。但是很遗憾,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会把别人想的很坏,对方的意图全靠猜。因此,我们需要把别人做了什么、我有什么感受、我根据自己的感受猜测对方有什么意图这三个步骤分开来,如数告诉对方。千万别装作自己没有猜测,事实上这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再正常不过,直白地说出来,对化解双方的误会都有好处。
最后一个错误指责对方也是随处可见。指责一时爽,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可能让关系恶化。没有任何问题的出现完全是其中一方的错误,所以,本书作者提出了归责的概念,也就是各自反思并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换位思考或者通过第三方视角观察事件,对归责都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先从承认自己的责任开始,并使用一些小技巧,帮助对方明确自己的责任。
2、情绪对话中的错误及应对策略
情绪仿佛具有一种神奇的魔力,瞬间就能让普通谈话切换成高难度谈话。因此,情绪对话必然是高难度谈话的核心部分,想要强行忍耐情绪,伪装成什么都没发生过,是不现实的。只要想想你被爹妈不停地催婚后,还能不能用平常心面对他们,很容易就能理解这一事实。所以,正确的情绪处理方式,是依次完成正视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情绪这三个环节。具体来讲,就是接受情绪存在的合理性、发现自己的所有情绪以及客观地把它们表达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情绪是大脑基于思想感知产生的。想要处理情绪,不能直接从情绪入手,而是要重新整理感知、观点,也就是梳理“发生了什么”对话中对事情的认识、对他人意图做出的假设以及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仔细考量过这些之后,你才能主宰情绪,而不是让情绪成为你的主人。
3、自我认知对话中的错误及应对策略
高难度谈话往往会动摇我们的自我认知,严重点的甚至会怀疑自我价值,比如“我这点小事都做不好,是不是真的很没用”。认知更容易动摇的人,往往伴是在早年伴随着他人的极端评价成长起来的。因此,回溯认知极端的诱因,重温过去的事件,解开心结,接受自己,是应对这一层面精神挑战的根源性办法。当然,在高难度谈话中经历过认知危机后,重新稳固自我认知也需要一些小技巧,比如预先做一些心理建设、放弃控制他人的反应以及放眼未来,体会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等等。
最后,该如何以“学习型”姿态破解高难度谈话?
这部分给出了如何用全新的“学习型姿态”应对高难度谈话。
1、准备谈话:梳理三层对话
有句古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应对高难度谈话同样如此。从“发生了什么”对话、情绪谈话、自我认知谈话三个层面去整理即将面临的高难度谈话,便于各个击破。
2、检查目的
明确谈话目的,也就是想清楚进行这次谈话是否有必要,以及要谈的话,想要获得什么结果。明确的目的可以引领谈话不偏离正轨。
3、从中立角度开始对话
唯有以一种客观、包容的姿态邀请对方,才能为高难度谈话的启动、解决提供可能。
4、探索双方的结论、缘由、情绪
不仅要明确双方对事实的描述,还要探索个中缘由,以及双方情绪如何。这个部分需要聆听和表达交错进行,聆听中可以采用提问、阐释以及认同的技巧,表达自己也要抓住重点、清楚明了,切记,不要评判,不要夸张,单纯描述。
5、解决问题
这是高难度谈话的最终目的,协商出双方都满意的选项,即“共赢”,让事情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沟通不畅,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本能惹的祸。学习正确沟通,实际上是一个反本能——即新思维方式的培养过程。所以,顺利应对高难度谈话,直面自己,直面他人,注定不会是一个能轻松达到的目的,需要时刻提醒自己,需要大量沟通练习。待到习得应对任何高难度谈话的能力,我们的人生必定能够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