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
2018-09-18 本文已影响0人
懒人不懒1997
影响力
影响力
2018-06-20 原文:本书中描写的大部分影响力武器都具备若干相同的要素,我们已经探讨了其中的三点:一是这类武器有能力激活一种近乎机械化的过程;二是只要掌握了触发这种过程的能力,人们就能从中渔利;三是 想法: 2018-06-20 原文:使用者借助这些自动影响力武器的威力,这种武器就好像一根沉甸甸的大棒,只要用了它,就能让另一个人乖乖就范。 想法: 2018-06-20 原文:我们身边最有效的影响力武器之一——互惠原理——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这条原理说,要是人家给了我们什么好处,我们应当尽量回报。 想法: 2018-06-20 原文:一个人靠着硬塞给我们一些好处,就能触发我们的 想法: 2018-06-20 原文:亏欠感 想法: 2018-06-20 原文: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违背互惠原理,接受而不试图回报 想法: 2018-06-20 原文:他人善举的人,是不受社会群体欢迎的。 想法: 2018-06-20 原文:谁都不愿被贴上“揩油鬼”“忘恩负义”这样的讨厌标签。为了躲开这样的标签,人们有时也会答应不平等的交换。 想法: 2018-06-20 原文:互惠原理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相互让步。头一条很明显:它迫使接受了对方让步的人以同样的方式回应;第二条 想法: 2018-06-20 原文:尽管不那么明显,但更为关键:由于接受了让步的人有回报的义务,人们就乐意率先让步,从而启动有益的交换过程。归根结底,要是不存在回报让步的社会义务,谁乐意头一个牺牲利益呢?你有可能放弃了某种东西,却得不到任何回报。不过,有了互惠原理的影响,我们就可以安安心心地率先向合作伙伴让步了,因为他也有义务牺牲一些利益,以此回报我们的善意。 想法: 2018-06-20 原文:这可真是够怪的:“拒绝—后撤”手法似乎不仅刺激人们答应请求,还鼓励他们切身实践承诺,甚至叫他们自愿履行进一步的要求。 想法: 2018-06-27 原文::善意自然应当以善意回报,可对销售策略没这个必要。 想法: 2018-06-27 原文:一概排斥的策略似乎并不适用。 想法: 2018-06-27 原文:另一种解决方案成功的把握更大。倘若别人的提议我们确实赞同,那就不妨接受它;倘若这一提议别有所图,那我们就置之不理。 想法: 2018-06-27 原文:一开始就拒绝,比最后反悔要容易。 想法: 2018-07-02 原文:显然,一旦做出艰难的选择,人就很乐意相信自己选对了。不仅赌马客们是这样,事实上,我们所有人都会一次次地欺骗自己,以便在做出选择之后,坚信自己做得没错。 想法: 2018-09-11 原文:定下目标,把它写下来。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关键是你定了这个目标,这样你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接着,把它写出来。把东西写下来,有种神奇的力量。所以,定下目标,把它写下来。等你达到了这个目标,再定另一个,也写下来。你就会进步神速。 想法: 2018-09-11 原文:(即人会更忠于自己的公开 想法: 2018-09-11 原文:决定)可以善加利用 想法: 2018-09-11 原文:“费尽周折才得到某样东西的人,比轻轻松松就得到的人,对这件东西往往更为珍视。 想法: 2018-09-11 原文:我们再一次看到,对于一个想要建立持久凝聚力和卓越感的团体来说,入会活动的艰辛能带来一项宝贵的优势,这种优势,是该团体绝不愿轻易放弃的。 想法: 2018-09-11 原文:能有效改变一个人自我形象和将来行为的承诺,似乎都是当事人当着众人的面儿,付出努力主动做出的。 想法: 2018-09-11 原文:然而,有效的承诺还有一个比上述三点(公开、主动、付出努 想法: 2018-09-11 原文:只有当我们认为外界不存在强大的压力时,我们才会为自己的行为发自内心地负起责任。 想法: 2018-09-11 原文:仅仅因为 想法: 2018-09-11 原文:想要跟最初所说的保持一致就顺从别人的要求是很愚蠢的 想法: 2018-09-11 原文:。 想法: 2018-09-13 原文:一般来说,在我们自己不确定、情况不明或含糊不清、意外性太大的时候,我们最有可能觉得别人的行为是正确的。 想法: 2018-09-13 原文:城市里喧嚣、吵闹、变化更快的地方多,在这些地方,人们很难确定发生的事件是什么样的性质。 城市里人口更多,目击潜在紧急事件时,多个人在场的概率更大。 想法: 2018-09-13 原文:跟小镇相比,城市居民认识邻居的比例要低得多,因此,城市居民更有可能跟一群陌生人共同目睹一起紧急事件。 想法: 2018-09-13 原文:。我们在观察与我们相似的人的行为时,社会认同原理能发挥出最大的影响力。 想法: 2018-09-13 原文:我们会根据他人的行为来判断自己怎么做才合适,尤其是在我们觉得这些人跟自己相似的时候。 想法: 2018-09-13 原文:。这是社会认同原理的一个病态例证:这些人根据其他陷入困境的人如何行动,决定自己该怎么做。 想法: 2018-09-13 原文:影响力最强的领导者是那些知道怎样安排群体内部条件,让社会认同原理朝对自己有利方向发挥作用的人。 想法: 2018-09-14 原文:,利用社会证据的人总能成功地操纵观众,哪怕这些证据是赤裸裸地伪造出来的。 想法: 2018-09-14 原文:,人是机械地照着社会认同原理做的。 想法: 2018-09-14 原文:面对明显是伪造的社会证据,我们只要多保持一点警惕感,就能很好地保护自己了。 想法: 2018-09-14 原文:。首先,我们似乎持有这样的假设:要是很多人在做相同的事情,他们必然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尤其在我们并不确定的时候,我们很乐意对这种集体智慧投入极大的信任。其次,人群很多时候都是错的,因为群体的成员并不是根据优势信 想法: 2018-09-14 原文:息才采取行动,而只是基于社会认同原理在做反应。 想法: 2018-09-14 原文:互惠一开始,去参加聚会的人玩游戏,赢奖品。没中奖的人可以从一个袋子里摸奖,这样所有人还没买东西就都得到了一份礼物。 想法: 2018-09-14 原文:承诺和一致聚会上,参与者要当众介绍自己发现特百惠塑料器皿有怎样的用途,带来了哪些好处。 社会认同买卖拉开序幕之后,每一笔做成的生意都在强化、巩固以下观点——其他类似的人都想要这种产品,因此它一定很不错。 想法: 2018-09-14 原文:,一个人的某个正面特征就能主导其他人看待此人的眼光 想法: 2018-09-14 原文:请求者还有另一种利用相似点增加好感及顺从概率的办法:他们假装跟我们有着相似的背景和兴趣。 想法: 2018-09-14 原文:由于熟悉会影响人的喜好,因此它对我们的各类决定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包括选举哪一位政客。 想法: 2018-09-14 原文:第一,虽然接触带来的熟悉往往能导致更大的好感,可要是接触本身蕴含了让人反感的体验,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想法: 2018-09-14 原文:第二,有证据表明,以团队为导 想法: 2018-09-14 原文:向的学习能缓解这种敌对状态。 想法: 2018-09-15 原文:拉茨兰把这套手法叫作“午宴术”,他发现,受试者对就餐期间接触到的人或事物更为喜爱。 想法: 2018-09-15 原文:根据关联原理,倘若我们能用一些哪怕是非常表面的方式(比如我们的居住地)让自己跟成功联系起来,我们的公共形象也会显得光辉起来。 想法: 2018-09-15 原文:我们展示积极的联系,隐藏消极的联系,努力让旁观者觉得我们更高大,更值得喜欢。 想法: 2018-09-17 原文:很多情况下,只要有正统的权威说了话,其他本来应该考虑的事情就变得不相 想法: 2018-09-17 原文:关了 想法: 2018-09-17 原文:头衔比当事人 想法: 2018-09-17 原文:的本质更能影响他人的行为。 想法: 2018-09-17 原文:头衔除了能让陌生人表现更恭顺,还能让有头衔的那个人在旁人眼里显得更高大 想法: 2018-09-17 原文:从这里,我们可以吸取两点教训。一是体格和地位之间存在联系。 想法: 2018-09-17 原文:权力和权威的外部象征,说不定是靠假冒伪劣的材料编造出来的。 想法: 2018-09-17 原文::权威的资格,以及这些资格是否跟眼前的主题相关。通 想法: 2018-09-17 原文:亲身经历了稀缺原理之后——机会越少见,价值似乎就越高—— 想法: 2018-09-17 原文:对失去某种东西的恐惧似 想法: 2018-09-17 原文:乎比对获得同一物品的渴望,更能激发人们的行动力 想法: 2018-09-17 原文:若瑕疵把一样东西变得稀缺了,垃圾也能化身成值钱的宝贝。 想法: 2018-09-17 原文:此外,稀缺性原理的力量,还有第二种独特的来源:机会越来越少的话,我们的自由也会随之丧失。而我们又痛恨失去本来拥有的自由 想法: 2018-09-17 原文:保住既得利益的愿望,是心理逆反理论的核心。 想法: 2018-09-17 原文::管教前后不一的父母,最容易教出反叛心强的孩子。 想法: 2018-09-17 原文:提供了一条宝贵的经验:自由这种东西,给一点又拿走,比完全不给更危险。 想法: 2018-09-17 原文:参与竞争稀缺资源的感觉,有着强大的刺激性 想法: 2018-09-17 原文:渴望拥有一件众人争抢的东西,几乎是出于本能的身体反应。 想法: 2018-09-18 原文::稀缺的东西并不因为难以弄到手,就变得更好吃、更好听、更好看、更好用了。 想法: 2018-09-18 原文:尽管只靠孤立数据容易做出愚蠢的决定,可现代生活的节奏又要求我们频繁使用这一捷径。 想法:
2018-06-20 原文:本书中描写的大部分影响力武器都具备若干相同的要素,我们已经探讨了其中的三点:一是这类武器有能力激活一种近乎机械化的过程;二是只要掌握了触发这种过程的能力,人们就能从中渔利;三是 想法: 2018-06-20 原文:使用者借助这些自动影响力武器的威力,这种武器就好像一根沉甸甸的大棒,只要用了它,就能让另一个人乖乖就范。 想法: 2018-06-20 原文:我们身边最有效的影响力武器之一——互惠原理——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这条原理说,要是人家给了我们什么好处,我们应当尽量回报。 想法: 2018-06-20 原文:一个人靠着硬塞给我们一些好处,就能触发我们的 想法: 2018-06-20 原文:亏欠感 想法: 2018-06-20 原文: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违背互惠原理,接受而不试图回报 想法: 2018-06-20 原文:他人善举的人,是不受社会群体欢迎的。 想法: 2018-06-20 原文:谁都不愿被贴上“揩油鬼”“忘恩负义”这样的讨厌标签。为了躲开这样的标签,人们有时也会答应不平等的交换。 想法: 2018-06-20 原文:互惠原理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相互让步。头一条很明显:它迫使接受了对方让步的人以同样的方式回应;第二条 想法: 2018-06-20 原文:尽管不那么明显,但更为关键:由于接受了让步的人有回报的义务,人们就乐意率先让步,从而启动有益的交换过程。归根结底,要是不存在回报让步的社会义务,谁乐意头一个牺牲利益呢?你有可能放弃了某种东西,却得不到任何回报。不过,有了互惠原理的影响,我们就可以安安心心地率先向合作伙伴让步了,因为他也有义务牺牲一些利益,以此回报我们的善意。 想法: 2018-06-20 原文:这可真是够怪的:“拒绝—后撤”手法似乎不仅刺激人们答应请求,还鼓励他们切身实践承诺,甚至叫他们自愿履行进一步的要求。 想法: 2018-06-27 原文::善意自然应当以善意回报,可对销售策略没这个必要。 想法: 2018-06-27 原文:一概排斥的策略似乎并不适用。 想法: 2018-06-27 原文:另一种解决方案成功的把握更大。倘若别人的提议我们确实赞同,那就不妨接受它;倘若这一提议别有所图,那我们就置之不理。 想法: 2018-06-27 原文:一开始就拒绝,比最后反悔要容易。 想法: 2018-07-02 原文:显然,一旦做出艰难的选择,人就很乐意相信自己选对了。不仅赌马客们是这样,事实上,我们所有人都会一次次地欺骗自己,以便在做出选择之后,坚信自己做得没错。 想法: 2018-09-11 原文:定下目标,把它写下来。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关键是你定了这个目标,这样你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接着,把它写出来。把东西写下来,有种神奇的力量。所以,定下目标,把它写下来。等你达到了这个目标,再定另一个,也写下来。你就会进步神速。 想法: 2018-09-11 原文:(即人会更忠于自己的公开 想法: 2018-09-11 原文:决定)可以善加利用 想法: 2018-09-11 原文:“费尽周折才得到某样东西的人,比轻轻松松就得到的人,对这件东西往往更为珍视。 想法: 2018-09-11 原文:我们再一次看到,对于一个想要建立持久凝聚力和卓越感的团体来说,入会活动的艰辛能带来一项宝贵的优势,这种优势,是该团体绝不愿轻易放弃的。 想法: 2018-09-11 原文:能有效改变一个人自我形象和将来行为的承诺,似乎都是当事人当着众人的面儿,付出努力主动做出的。 想法: 2018-09-11 原文:然而,有效的承诺还有一个比上述三点(公开、主动、付出努 想法: 2018-09-11 原文:只有当我们认为外界不存在强大的压力时,我们才会为自己的行为发自内心地负起责任。 想法: 2018-09-11 原文:仅仅因为 想法: 2018-09-11 原文:想要跟最初所说的保持一致就顺从别人的要求是很愚蠢的 想法: 2018-09-11 原文:。 想法: 2018-09-13 原文:一般来说,在我们自己不确定、情况不明或含糊不清、意外性太大的时候,我们最有可能觉得别人的行为是正确的。 想法: 2018-09-13 原文:城市里喧嚣、吵闹、变化更快的地方多,在这些地方,人们很难确定发生的事件是什么样的性质。 城市里人口更多,目击潜在紧急事件时,多个人在场的概率更大。 想法: 2018-09-13 原文:跟小镇相比,城市居民认识邻居的比例要低得多,因此,城市居民更有可能跟一群陌生人共同目睹一起紧急事件。 想法: 2018-09-13 原文:。我们在观察与我们相似的人的行为时,社会认同原理能发挥出最大的影响力。 想法: 2018-09-13 原文:我们会根据他人的行为来判断自己怎么做才合适,尤其是在我们觉得这些人跟自己相似的时候。 想法: 2018-09-13 原文:。这是社会认同原理的一个病态例证:这些人根据其他陷入困境的人如何行动,决定自己该怎么做。 想法: 2018-09-13 原文:影响力最强的领导者是那些知道怎样安排群体内部条件,让社会认同原理朝对自己有利方向发挥作用的人。 想法: 2018-09-14 原文:,利用社会证据的人总能成功地操纵观众,哪怕这些证据是赤裸裸地伪造出来的。 想法: 2018-09-14 原文:,人是机械地照着社会认同原理做的。 想法: 2018-09-14 原文:面对明显是伪造的社会证据,我们只要多保持一点警惕感,就能很好地保护自己了。 想法: 2018-09-14 原文:。首先,我们似乎持有这样的假设:要是很多人在做相同的事情,他们必然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尤其在我们并不确定的时候,我们很乐意对这种集体智慧投入极大的信任。其次,人群很多时候都是错的,因为群体的成员并不是根据优势信 想法: 2018-09-14 原文:息才采取行动,而只是基于社会认同原理在做反应。 想法: 2018-09-14 原文:互惠一开始,去参加聚会的人玩游戏,赢奖品。没中奖的人可以从一个袋子里摸奖,这样所有人还没买东西就都得到了一份礼物。 想法: 2018-09-14 原文:承诺和一致聚会上,参与者要当众介绍自己发现特百惠塑料器皿有怎样的用途,带来了哪些好处。 社会认同买卖拉开序幕之后,每一笔做成的生意都在强化、巩固以下观点——其他类似的人都想要这种产品,因此它一定很不错。 想法: 2018-09-14 原文:,一个人的某个正面特征就能主导其他人看待此人的眼光 想法: 2018-09-14 原文:请求者还有另一种利用相似点增加好感及顺从概率的办法:他们假装跟我们有着相似的背景和兴趣。 想法: 2018-09-14 原文:由于熟悉会影响人的喜好,因此它对我们的各类决定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包括选举哪一位政客。 想法: 2018-09-14 原文:第一,虽然接触带来的熟悉往往能导致更大的好感,可要是接触本身蕴含了让人反感的体验,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想法: 2018-09-14 原文:第二,有证据表明,以团队为导 想法: 2018-09-14 原文:向的学习能缓解这种敌对状态。 想法: 2018-09-15 原文:拉茨兰把这套手法叫作“午宴术”,他发现,受试者对就餐期间接触到的人或事物更为喜爱。 想法: 2018-09-15 原文:根据关联原理,倘若我们能用一些哪怕是非常表面的方式(比如我们的居住地)让自己跟成功联系起来,我们的公共形象也会显得光辉起来。 想法: 2018-09-15 原文:我们展示积极的联系,隐藏消极的联系,努力让旁观者觉得我们更高大,更值得喜欢。 想法: 2018-09-17 原文:很多情况下,只要有正统的权威说了话,其他本来应该考虑的事情就变得不相 想法: 2018-09-17 原文:关了 想法: 2018-09-17 原文:头衔比当事人 想法: 2018-09-17 原文:的本质更能影响他人的行为。 想法: 2018-09-17 原文:头衔除了能让陌生人表现更恭顺,还能让有头衔的那个人在旁人眼里显得更高大 想法: 2018-09-17 原文:从这里,我们可以吸取两点教训。一是体格和地位之间存在联系。 想法: 2018-09-17 原文:权力和权威的外部象征,说不定是靠假冒伪劣的材料编造出来的。 想法: 2018-09-17 原文::权威的资格,以及这些资格是否跟眼前的主题相关。通 想法: 2018-09-17 原文:亲身经历了稀缺原理之后——机会越少见,价值似乎就越高—— 想法: 2018-09-17 原文:对失去某种东西的恐惧似 想法: 2018-09-17 原文:乎比对获得同一物品的渴望,更能激发人们的行动力 想法: 2018-09-17 原文:若瑕疵把一样东西变得稀缺了,垃圾也能化身成值钱的宝贝。 想法: 2018-09-17 原文:此外,稀缺性原理的力量,还有第二种独特的来源:机会越来越少的话,我们的自由也会随之丧失。而我们又痛恨失去本来拥有的自由 想法: 2018-09-17 原文:保住既得利益的愿望,是心理逆反理论的核心。 想法: 2018-09-17 原文::管教前后不一的父母,最容易教出反叛心强的孩子。 想法: 2018-09-17 原文:提供了一条宝贵的经验:自由这种东西,给一点又拿走,比完全不给更危险。 想法: 2018-09-17 原文:参与竞争稀缺资源的感觉,有着强大的刺激性 想法: 2018-09-17 原文:渴望拥有一件众人争抢的东西,几乎是出于本能的身体反应。 想法: 2018-09-18 原文::稀缺的东西并不因为难以弄到手,就变得更好吃、更好听、更好看、更好用了。 想法: 2018-09-18 原文:尽管只靠孤立数据容易做出愚蠢的决定,可现代生活的节奏又要求我们频繁使用这一捷径。 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