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高效能程序员的修炼(2)
学海无边
作者(Jeff Atwood)在Twitter上发的一条短讯:
“每一天,你一定要一起床就热情澎湃。否则,你就只是在打工。”
把一堆烂事搞定的艺术
第二章标题。到我这个年龄,已经多多少少明白了这个道理。当作者把我们所面临的现状,我们所承担的岗位,甚至是社会职责,以这样一段精简的文字描述出来时,依然引起我的强烈共鸣。回想6年的工作生涯,顺风顺水的日子总是那么美好,平平淡淡的工作也是一种福气,然而平静并不长久。印象最深的,令人最抓狂的经历有两个,一个大半年,让我唯唯诺诺,在最亲近的人面前也胆战心惊,不敢发表意见;另一个一年多,让我忧心忡忡,瞻前顾后,负能量可以冲破宇宙。一段西班牙出差的经历,加上一段素食三个季度的伤,最终沉淀下现在的我(傻乐型的我)。
有一类像我这样的人,从学校放出来的一刻,带着冲天豪气,幻想着一展宏图,即使虚心求教,也压不住锋芒毕露,藏不了一身傲气。但有两样东西对我是很致命的,一是钱,而是烂事,长期陷于钱少烂事多的状态,打击很大。作为一名程序员,不说设计程序,怎么也得写代码,画图、写文档、跑腿、扯皮等等,怎么可能是一名有抱负的程序员该做的事?(不知道有没童鞋有我类似的想法_)然而现实就是这样,世界虽大,谁也逃不了和一堆烂事打交道。
烂事见人品,遇见烂事的反应从我的经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嘴里抱怨,消极罢工,甚至到处传递负能量,阻碍他人
- 嘴里抱怨,抵触情绪很大,但拖拖拉拉的也能勉强搞定
- 嘴上图一时爽快,工作依然
- 嘴里不说,或像老朋友相互吐槽一样,积极的想方设法的去解决烂事
对号入座,从企业来说,自然更喜欢第四类人。
为什么我们大多会仇视烂事?主要因为我们心中都有个理想国,凡事都得讲道理。没有道理还理直气壮,简直是可笑至极。然而,明白第一件事儿,只有平等的地位,才有讲道理的资格;明白第二件事儿,蚂蚁眼中的苍蝇(道理),与人眼中的苍蝇,是一个东西,但并不是一回事;明白第三件事儿,削苹果并不只是刀和苹果的事儿,刀快不快,手厉不利索,姿势正不正确,同样重要。那我们眼中烂事,到底会是什么?可能是更高层觉得吃力不讨好,可能重要可能不重要的事;可能是项目的关键点,然而对于写代码的人来说,关我屁事儿;也可能辅助类的事儿,但是我很忙,最好有个替身…...作为一名程序员,开发亦或测试,从个人角度,第三件事儿,热烈欢迎,程序员不只是写代码,这些也是基本技能;第二件事儿,个人的成功在整体失败的情况下也一无是处,为了整体的成功,从更广阔的视野去看待这个道理,忍辱负重;第三件事儿,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儿,略为通融。
扯了这么多,总结而言,也为了顺口:第一件烂事儿,是沟通与社交的艺术(学会拒绝);第二件烂事儿,是视野与战略的艺术(学会思考);第三件事儿,是程序员岗位技能基础,是吃饭的艺术(学会成长)。
基于如此的想法,现在的我更能傻乐,抱怨少了太多,解决烂事的思路宽广了很多,多学习多长进。基于事实与理解,减少情绪化,客观的去讨论烂事儿。事实上现在的我比以前更傲,不过,避免与一个同样能达到结果的方案争,尝试理解完善别人的方案;避免与不在一个层次上的人争,有些烂事儿,吃亏是福,但不代表我没脾气,谁喜欢臭西瓜烂番茄;把一堆“烂事”搞定,并心血来潮的总结,成就别人也成就自己。世界并不完美,烂事才是主角,岗位职责,是解决问题,成就公司价值,至少别指望专门配个处理烂事的保姆,不只是写代码那么简单,生活亦是。一个设计、代码能写的赛天仙的人,比不上一个能处理这堆烂事儿的人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