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白介素⁃11防治血小板减少症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血小板减少基础知识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外周血象中血小板计数(PLT)<100×109/L的情况。一般而言,PLT<50×109/L时,即存在皮肤黏膜出血倾向的危险性;PLT<20×109/L时,有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的高度危险性;PLT<10×109/L时,则有皮肤黏膜出血的极高度危险性。
血小板数量减少是出血性疾病最常见的病因。单纯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可分为血小板生成减少、血小板破坏增加和血小板分布异常三大类。
预防性血小板输注的阈值为患者外周血PLT<10×109/L;而治疗性血小板输注仅推荐用于患者存在明显的出血症状时,或者预期将实施侵入性操作前。
血小板的正常寿命为8-10天,PLT一般在化疗后第5天开始下降,化疗后第7-14天达到最低点,之后缓慢上升, 在第28-35天恢复到基线水平。
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包括rhIL-11、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TPO受体激动剂罗米司汀和艾曲泊帕、阿伐曲波帕等。
目前认为化疗后6-24小时即可开始应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rhIL-11推荐剂量为50微克/Kg,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用7-14天,直至PLT≥100×109/L,或至血小板绝对值较基线提高50×109/L时停药。在下一个周期化疗开始前2天和化疗中,不宜应用rh IL-11。
CIT出血的高风险因素包括:①既往有出血史;②化疗前PLT<75×109/L;③接受含铂类、吉西他滨、阿糖胞苷以及蒽环类等药物的化疗;④肿瘤细胞骨髓浸润所造成的血小板减少;⑤体能状态ECOG评分≥2分;⑥既往接受过放疗,特别是长骨、 扁骨 (如骨盆、胸骨等)接受过放疗。
rhIL-11常见不良反应:乏力、发热、水肿、心动过速、短暂贫血及结膜充血。
重组人白介素-11防治血小板减少症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
本文首发:肿瘤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