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2024-06-19  本文已影响0人  桃月春分里

我的父亲,生命定格在他四十岁那一年。

我的奶奶共有七个孩子,我的父亲刚好排在中间。上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下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虽如此,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几乎承担了一个长子长兄应有的责任,估计父亲从小到大都没有享过一天福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上山下乡的时代背景所造就的,但更多的是他对家,对家人的责任心所决定的。他为家庭无怨无悔的付出,给予兄弟姐妹力所能及的照顾,也帮助他的姑姑们。多年后,年迈的小姑婆还念念不忘当初父亲对他的帮助。

在重男轻女的时代,我的父亲却从未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我的母亲亦如是。)他对我们几个从来都是一视同仁,没有偏袒过谁。在我的记忆里,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但是,在那个年代(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父母打骂孩子就像是家常便饭,至少我周围的那些同龄人,三天两头就会被父母打骂。

我们有时因为调皮捣蛋,或者做错事了,被母亲知道了我们不会害怕,这种情况面对的是父亲的话,我们内心就会忐忑不安,即使我们知道父亲并不会打骂我们。这就是大家口中所说的不怒自威吧。在父亲面前,我们从来不敢放肆。

不要因此以为我的父亲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人,其实,他有着另一面。如果说我的母亲是“实用主义者”,那我的父亲可以说是“浪漫主义者”。

我最喜欢的是父亲给我们弄的秋千。安装在客厅的门后面,旁边是进入另一个房间的门。房间里面对着门的地方放了梳妆台,每次我坐在秋千上来回荡的时候,就可以从镜子中看到自己。我非常享受那种安静的时光,这个秋千应该是我坐在上面的时间最多吧。

后来有一次,弟弟妹妹两个人坐在秋千上,父亲在旁边负责把秋千推得很高,我感觉弟弟妹妹都快碰到天花板了,我在旁边看着都觉得好刺激。非常突然地,秋千的其中一条绳子竟然断了,弟弟妹妹摔了下来。父亲根本来不及接住他们,幸好当时不是处于最高的高度。弟弟没事,妹妹磕碰到了一边脸,幸运的是不严重。母亲听到声响后,赶忙跑了过来,担心妹妹的同时还不忘骂我们几句,父亲也不能幸免。哈哈,当时父亲自知理亏,都不敢出声了。

可惜从此以后家里就没有秋千了。

我们玩过家家游戏的时候,父亲如果在家,常常会帮我们搬椅子,拿被子,给我们把场景布置好,结果就是父亲不止一次被母亲说这样太惯着我们了。父亲也不反驳母亲的话。

记得有一次,父亲在第二天就要出去工作,我们在他身边“无所事事”的时候,他突然让我们几个亲他一下。呃~这实在不符合我们内敛的家族性格呀!我都不好意思了。那其实也是唯一的一次,一次父亲“要求”下的子女对父亲的爱的表达。

听说父亲还给母亲写过情书(表白信),这是专属于给母亲的浪漫了。

我相信,如果父亲还在,他一定会给我们创造出更多的惊喜。

由于家庭环境,父亲只读到小学四年级。但听说后来上了高中的姑姑有不懂的题目还请教过父亲。父亲写的字也很好看,但他从没有专门练过字,果真字如其人吗?

父亲对我们的要求其实不多。放学回来一定要叫每一位长辈,这是绝对不能少的。

还有两点。一点是早晚要刷牙 。(或许是父亲自己太清楚被牙痛折磨的痛苦吧?)另一点是父亲要求我和姐姐要写日记,并在他工作回来之后给他检查。当时刚读二年级的我还不知道什么是日记呢,不过姐姐知道。只可惜我和姐姐都没有认真对待。当时我有好些字都不会写,往往用拼音代替。每次父亲要检查时,我的心里都很忐忑,但父亲并没有指责我们的敷衍,只是指出了其中的错别字。父亲走后,我也没有继续写日记了。虽然在初中时又重新写起了日记,但也是断断续续地写,高中写得少,大学期间写得也不多。回看以前写的日记,原来我始终写不好日记。每次想起写日记的事情,内心都感到后悔。多希望有机会可以让父亲指导一下我怎样写好日记。可惜永远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或许这辈子与父亲的缘分不够深吧,他才会早早的离开了我们。即便如此,我们依然感受到了父亲对我们深深的爱,没有偏心的爱,平等的爱。这也许就是父亲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

我还拥有父亲惟一一次的签名,在我的小学生手册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