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精要主义者的养成

2018-05-05  本文已影响0人  心悦晨读
精要主义 - 作者 【英】格雷戈.麦吉沃恩

《精要主义》这本书不仅介绍了精要主义者的思维模式, 也给出了将这种模式系统化的程序。它并不会教我们如何做得更多, 相反它主张更少但更好,他告诉我们怎样进行自我训练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用于有意思的事情上。读这本书我有点想通了为什么有些人可以那么从容地等待一件事情的发生,等待一种感觉的种子找到土壤,再静待她发芽,而且那些人的从容之所以为人所知,为人所慕,还因为他们在某个领域做得相当成功。

更少但更好

这本书开篇就讲到选择的重要,一旦我们放弃自己的选择能力,别的力量或者别的人就会插手为我们做出选择。选择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一个要素。但其实我们都或多或少地放弃了我们选择的权利,比如 领导安排我出差,于是我不得不放弃了和孩子度过一个难得假期的机会;但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我把逻辑关系弄错了,应该是我放弃了和孩子度过那个难得的假期, 所以领导才安排我去出差的。如果孩子和家、成长和陪伴在我这里的优先级更高的话,我原本会过得少些纠结的。

说到选择,就少不了选项,但有时我们可能连选项都找得过于浅显。比如世界读书日时,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书单, 我和很多人一样,怀着一种虔诚、好学的心,一份份去收集那些书单, 哲学类的、 语言类的、提升写作技巧的,或者林老师的, 夏老师的,高老师的等等,然后就开始各大电商平台去搜索、凑单,好像我把书单上的书集齐了, 我就和他们一样博学了。买书当然比读书要简单,搜罗书也自然比写读书笔记要容易,但学识和能力的提升要靠功夫呀;再有,当下的网络课程也是五花八门,我们在各种课程选项中跳跃着,上进心和焦虑感都驱使着我们要选择更多,就算我咬牙花了大价钱选了一门宣传得特别贴合我心的课程, 但那并不意味着我就会获得课程中宣扬的能力、情趣,从此过上琴棋书画诗酒茶的生活,凡事都是要下功夫,提升个人品味也一样!

正因为要下功夫,所以明确选项,从内心出发去了解、去探索、去评估选项,才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那直接关系到我们如何管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如何安排我们和家人的关系;而非精要主义者总是随便就把自己的生活填充满了, 哪有什么探索、评估呀, 专家说好,那就得拿来看看, 老师推荐, 那就得去追追,于是自己风一样在找各种资源, 却从来不曾停下来问问自己我到底要什么? 我追求那么多,又到底收获些什么?这样的非精要主义者总是在冲动中盲目选择, 或者是“不得已而为之“时的没得选择!

审视

那如何选择呢? 甄别和取舍自然少不了, 而养成一种习惯,让自己学会抽离,养成关注的能力,作者介绍了记日记:让自己通过记录并审视自己的生活来让自己始终关注在真正重要的事物上。

日记要写标题和导语,其实就是记录自己的一个小目标,并记录一点一滴的变化,记录那些自己获得的momentum,一段时间后的milestone,感觉和网络上流行的日更不太一样,日更的作用就好像是晒晒朋友圈, 但日记的导语标题更像是给日记加的索引,用日记提醒我们要修剪掉哪些不相干的选项,或者记录下某个momentum,或下一个要达到的目标,这种有目的的审视才是使自己不忘初心的保证!同样读书也一样,要学会看导语,主题、语境,尝试从更大的蓝图背景上看,寻找不正常和不寻常,其实那些就是潜在的momentum。

游戏

精要主义者并不是一根筋地仅仅在貌似有意义的项目上努力,精要主义也注重娱乐,也关注游戏, 在精要主义者看来游戏是能激发探索精神的。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对游戏尤其是网络游戏并不上心, 那至少要有个开明的态度对待游戏, 至少可以给自己的生活中设计些小惊喜,也在自己的目标实现过程中设计些小关卡,让自己集中精力一步步打怪升级,不觉得怎么伤神费力目标就越来越近了!其实精要的养成本来就远比非精要的努力更能让人愉悦而轻松,所以就算你不喜欢游戏, 觉得游戏是徒劳无益、浪费时间, 那也要有点游戏精神,让一切变得有趣起来。

放弃

一个精要主义者的养成,总是从精选开始, 而精选不再仅仅是我到底要什么的追问,和精选密不可分的还有放弃!沉默成本总是让我们对一些事情难以割舍,比如一个项目,一份职业,一个人,爱ta也罢,不爱也罢,但总觉得我花费了的金钱和时间,我逝去了的青春和年华,怎么能没有圆满?精要主义者的养成过程中要有勇气做出止损的操作,他们得问自己:

“如果不是因为先前的投资,我愿意在这个项目上投入多少?”

“如果我愿意现在脱手,这些时间和金钱我愿意用在何处?”

作者给出六点策略帮助我们应对我们有可能遇到的六个陷阱:

1. 一种禀赋:当人没有某件物品时,更愿意低估其价值;而拥有某件物品,更愿意高估其价值,所以放弃已拥有的总会让我们觉得不舍,作者给出的建议是:假装你还不曾拥有: 如果我没有, 我愿意花多少钱(力量)得到它

2. 成年人对浪费更加恐惧, 对此作者建议我们先承认失败,让成功开始(我们真正承认的是我们现在比过去更明智、更聪明了)

3. 有时难免”强己所难“,所以寻求中性的第二意见可以帮我们看清自己的位置

4. 应对现状偏见:仅仅由于自己一直做某事而继续做下去的方法是 利用零基础预算法:其实就是忽略之前的经验, 重新开始就选项本身进行评价,不加经验权值。

5. 如果你有随意承诺的倾向,那么请先停顿再说话,给自己时间问问自己这重要吗?

6. 如今信息铺天盖地,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这让我们时常有一种感觉就是”我已经错过了AA, 也错过了BB, 还有CC, 如果这次再不抓住机会, 那就会又错过YY.....“, 这种害怕错过的念头可以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应对:在选项中假设自己已经选定某项,然后尝试去掉它,看看结果怎样。当然如果你老大不小了, 还没谈过恋爱, 那我觉得不要管啥对错, 先抓一个人谈谈情说说爱是最重要的。^_^

常规,对智者而言,与雄心壮志无异 

凡事都是做出来的, 一种新的人格建立也一样。在养成步骤的”执行“这部分,最吸引我的是心流。

多少年养成的习惯如果不改,我们就改变不了自己人生的轨迹,我们就仍然会是一名非精要主义者,但改变习惯总是伴随着让人备受打击。这里作者提到一点就是”设置一种常规,一种执行重要任务的常规“

“非精要主义者认为,重要的事情都是被逼着做成的, 执行不过是一种很生硬的努力, 为了把事情完成, 人们埋头苦干“……

但精要主义者的法则截然不同, ”他们设计一种常规,让自己所设定的精要事物沿着默认的路径实现。当然努力是不可少的, 但因为有了正确的常规,每一份努力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里插个问题: 到底是坚持锻炼难还是作个要不要去锻炼的决定更难? ^_^

所谓常规就是在省去我们做决定的环节,我们无需把有限的自律性用于一次次地做出同样决策上, 只要把决策潜入到常规中, 就可以把这种自律调拨到其他精要事物上了。

常规、刺激和激励这三者构成一个循环,常规是有刺激引发的,比如早晨醒来就想拿手机出来先看看朋友圈就是一种常规;比如坐上公交就想着拿手机出来追追剧也是一种常规

建立一种新的常规, 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改变”刺激“与”常规:的关联关系,

比如我现在已经能做到早起了,但早起后的时间并没有充分利用, 如果早起后能先写点啥,就是先啃啃这个硬骨头,慢慢的也许真的可以养成早起写作的习惯呢。所以刺激还是原来的刺激, 只不过有意识地改变一下刺激所关联的常规动作就而已。

新常规的建立也离不开激励, 如何让激励看得见, 最好的办法就是一点点记日记,让努力可视化, 让成果可量化,这样激励才是真真切切的!

刺激-常规-激励的的循环关系

专注当下, 把未来清除出去

非精要主义者总是满脑子充斥着过去和未来,为未来担忧, 为过去遗憾,但时常意淫在过去和未来实在是一件相当占带宽的事情, 所以比较节能的方式把这些从脑子里清出去,移到在本本上, 让自己更好地安住当下,享受当下。

这本书还有相当篇幅讲到了精要主义管理者,你若有兴趣可以找来翻看。

书本身的编排和很精要:每个要素开头非常简明地给出概述,结尾列出要点,中间是详细的例证,你若时间紧,大可以先看每个要素的导语和要点, 对自己很感兴趣的内容详细看作者展开的论证。

但精要肯定不是一天就修炼成的, 慢慢扩大自己的精要生活范围,让自己慢慢告别碌碌无为的忙碌人生,晋升到探索人生、享受成功的阶段吧!


附本书目录:

1. 模式

    选择,一种战无不胜的力量

    甄别,几乎一切都是噪声

    trade off 取舍,我要的究竟是什么

2. 养成,第一步 探索

    抽离,为探索和思考流出空间

    审视,关注真正重要的事情

    游戏,拥抱内心孩童的智慧

    睡眠,保护你的身心资产

    精选,只接受前10%的机会

3.养成 第二步, 排除,

    澄清,做一个以一当千的决定

    勇气,优雅说”不“的力量

    放弃(uncommit),止损就是最大的赢

    编辑,看不见的艺术

    边界,设定界限会带来自由

4. 养成 第三步,执行

    缓冲,充足准备带来优势

    扫除,锁定你的”最慢行进者“

    进步,小胜的价值

    心流,常规早就天才

    专注,当下最重要的是什么

    存在,设计自己的精要人生

    从精要主义者到精要领导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