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看世界成長岁月作业本

《袁隆平传》‖十年光阴,科研背后那些你不知道的辛酸

2022-04-22  本文已影响0人  夏日七点半

在文字的世界里,被别人的故事感动是经常的事情,但让我热泪盈眶,也是很少见,袁隆平十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到水稻科研当中,一路走来,身心都经历了很多的磨难。

提出水稻具有杂种优势后,袁隆平继续探索和奋斗的气势更足了,研究杂交水稻期间,袁隆平屡遭冲击,幸运的是最后都转危为安了。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差点被送进牛棚改造,试验田的坛坛罐罐被砸碎,秧苗被被毁,紧要关头,在妻子的掩护下,几株秧苗得以保存,在国家大力抓生产的大背景下,还好有赵英石的这位未曾谋面的伯乐,才让他化险为夷了。

可“树欲静而风不止”,1968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袁隆平的试验秧苗被连根拔起,伤心欲绝的袁隆平最终在井中发现了几株秧苗,就用抽水机将井水抽干,可井里的秧苗已无力回天了,只有漂浮在水上的几株得救了。

暴风雨面前,袁隆平没有被击垮,反倒更加成熟稳重了。

1967年,袁隆平得到第一笔研究专款600元,湖南省农业厅批了两名毕业生给他当助手,也是从那时起,他才终于不是单打独斗了,这这两位助手的陪伴与帮助,袁隆平就对自己的研究更有信心了。

1967年早春,气候异常寒冷,那时没有现在的温室大棚这些技术,眼看几年的心血就要付之东流了,袁隆平和两个助手便把种子包起来,蒙上塑料袋,缠在自己的腰上,最终保住了种子。

为了研究远缘杂交,他和两个助手常年辗转于海南、云南、湖南等地,在海南研究水稻期间,他和助手住在茅屋里,长期一壶水,两个馒头就是一餐,不健康的饮食导致袁隆平患上习惯性肠胃炎,体重直线下降,可水稻杂交的研究,对他来说比生命还重要。

10年光阴,7年春节在海南度过,多次过家门而不入。

一次,在北京出差学习的他,接到助手电话,得知找到一株似雄花败育天然野生稻,立马飞奔赶回海南。

经过仔细观察,反复辨认,袁隆平激动地喊了起来:“ 真是绝了!真是了!这是一株千真万确的雄花败育的天然野生稻啊!”三个人紧紫地把手报了一起,高兴之余,袁隆平当即命名为“野败”

(看到这里,不知为何,眼眶不禁湿润了)

败野像救命稻草一样,拯救了袁隆平和他的两个助手,可天公不作美,败野的出现虽然成就了三系杂交水稻,可那时,杂交水稻的优势好像体现在稻草上了,更有甚者,编出“三系三系,三代人也搞不成器”的顺口溜,现实再次狠狠地给了袁隆平和他的两个助手一巴掌。

气可鼓,不可泄,志不变,山可移,幸亏有袁隆平坚持不懈的毅力,他鼓励助手隔绝外界干扰,争取攻克最后一关。

终于,1973年,43岁的袁隆平,完成了“南优二号籼型”杂交水稻高产,袁隆平说,下一步就是推广应用,很快,湖南等地广大农民吃饭问题得到了解决。

杂交水稻研究成功,袁隆平没有就此止步,相反,他辗转全国各地,到田间地头做起了技术顾问,帮助农民解决各种技术难题。

10年,光阴荏苒,袁隆平他们用青春、智慧、才能和忍耐迈过了一个个坎坷,迎来了胜利的曙光,青年时那个“高产水稻梦”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10年,3650个日夜,87600小时,5256000分钟……这些数字的背后,藏着多少辛酸,你我生活的这个时代,有几个人有这样坚不可摧的毅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