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反思

2017-09-25  本文已影响0人  崔槐春

        上午和同学讨论作业,我写的情景回顾和问题,问题是我根据自己的思考提出来的,觉得很合理,同学看完后提出她的观点,提出问题所体现的都是我的需求,没有考虑到孩子,这点我没有意识到,回想自己子思考的时候,确实只想到了自己想解决的问题,这样有什么不对呢?我思考当然是解决我想要处理的问题,我只有看到对方的问题才能去帮助解决。思考方式没有错,只是忽略了孩子每一个行为的目的,如果是不好的行为,可以采取更好的方式替代。

      如何帮助孩子减少哭的次数?(从孩子哪里了解哭的原因,为何遇事想哭,这个哭能给她带来什么好处,或者是说当时不知道怎么办,很无助,只能用哭这种方式躲避事件的处理。)

        怎么做才能帮助女儿减少用哭解决问题的次数?(哭并一定是为了解决问题,有时候可能是情不自禁的表露自己的感受,或者是缓解情绪的方式)

通过两个问题的对比,我觉得自己的问题还是没有错,关键点要从孩子那里了解到哭的原因,是习惯性的哭,还是因无助的哭,发泄情绪的哭,表达感受的哭,想逃避事情的哭,想引起别人重视的哭还是解决问题的哭。根据这些再去做方案。

跟朋友约好的事情,没有忘记,但是为何没去做了?

首先要感谢朋友对我的宽容和包容,没跟我计较,还提出来,给了我改正的机会。

在没有特殊理由的情况下,所有的理由都只能说明对事件的态度出了问题,对人的重视程度不够,但是无意识的,因为生活琐事已经占据了我全部的精力,忽略了朋友的感受,下次一定注意平衡自己的生活,从心里去关爱身边对我好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