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腾讯传》看腾讯经验
一.用户粘性:
即用户对产品的依赖性——用户多么依赖你,你就有多么成功。
早期的QQ成为青少年的社交媒介,年轻人上网第一件事,就是登上QQ,注定了腾讯早期的成功。
现在的微信,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使用智能机的人基本上都装有微信,能够让几乎不用智能机的父辈愿意去学习智能机,是微信巨大成功的标志。
仿佛互联网的软件分为微信和其他。
二,学习美国
美国是互联网的发源地,中国互联网很多产品都是美国产品亦步亦趋的结果。但中国人不仅仅善于模仿,也更善于创新。我们总是在一些领域能够实现先进经验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结果,“先进经验”没了,我们却开花结果。(佛教是思想方面例子,那个是政治上例子,腾讯更是商业上经典例子。)
QQ依据中国人性格特点学习先进经验发布了QQ空间,QQ秀,Q币,各种钻等产品,走了一条和别国不一样盈利方式,“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企业很多,但能活下来的才是王道。就像好人很多,能活的很好的好人更是大家所愿意看到的。
微信更是在中国人内敛,不爱打电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传统上中国人的书信往来加上学生时代老师不让上课说话,小纸条乱飞,这些都促进了微信的兴起。
微信本身就是一个闭合生态,就像一个大商场,所有企业想要进来赚钱必须向微信交管理费,这也让微信几乎过起了躺着赚钱的日子。
三,内部赛马
竞争能够出成绩,尤其是面对面的竞争,当对手在眼前的时候,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刺激你的神经。所以一个团队要进步,出成绩,内部看的见的竞争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千万不能出现盲目的剧场效应,要拼的是效率。姚明的双国家队战略也是这种思路,并且取得了成功。
四,用户体验
好的产品必须让用户舒服,但要不要盲目的去迎合用户呢?这也是头条等字节跳动系软件被诟病的原因。
赚钱的目的和人性的良知到底哪个更重要?资本求快,以谋求利润最大化为目地,可一味的迎合人性的弱点是不是就是对的?是,也可以狡辩的说:“软件是死的,人是活的,选择权在人,所以这不是软件的错”那是不是某些软件该放过未成年人呢?他们还没有选择能力。如果成年人想的是消磨时光,那未成年人又怎能知道他们不应该消磨时光呢?更何况一些虚假的低下的内容充斥呢?
腾讯手握很多用户信息,这也使得他更懂中国人,如果他们好好利用,一定会做出有益的事,但假如利用不佳,会不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从这个意义讲,腾讯不仅仅是一家公司,而是关乎中国国家安全,国家文化,国家长治久安的社会组织。
五,未来的未来(臆想)
腾讯无疑是BAT里最稳固的一个,(最不看好百度,丧失良知的医药竞价排名着实让其掉价)手握微信,马化腾却只说仅仅赢得了下半场竞争的站台票,清醒的让人可怕。“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更是有益的方法论。
后发致人的策略让创业公司叫苦连篇,但对腾讯本身来说,确是一件很有效果的方式。子弹短信确实对微信有冲击,但打败微信的一定不是微信,就像当年打败新浪微博的绝对不是腾讯微博一样。但不应该抹杀子弹短信的价值和意义。
头条系对腾讯有冲击,代表着新的力量,但不认为头条系会过多的震动腾讯。毕竟一味依赖算法来获取财富的方法,会使资本陷入唯利润论的误区,强大的第三方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一次次的警告就是显例。
六 最后的话
腾讯生于草莽,早期做过一些不齿的事(许多大佬都干过),做大,做强后。他确实实现了技术改变生活,也改变了自己。并建立了目前看起来一种和用户牢不可破的关系,祖上家底很厚,就看后来能不能继续殷实下去。不管怎样,腾讯他让许多异地不那么遥远,感谢他。祝腾讯一路走好,中国互联网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