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个好办法
先前在一个群里看到群友讨论苟晶被顶替上大学一事。
一个群友说:“高考那么苦,她考了两次。”后面跟了四个流泪的脸。
或许是被那四个流泪的脸所刺激,我马上跟了一句:“没那么苦吧,我也考两次。第一次是好同学没有被第一志愿录取就拉我陪他复读了。”
发完我想想不妥,但后来想撤回已经来不及了。
我先删除,然后在群里声明:“抱歉,我收回刚才说的话。”
我之所以说那个话,是我在当年高考时真的没有什么压力。
父母没有给我压力,外婆说如果我能考上大学就没有人考不上,我自己又不想读书。
所以高三那个学期,我和几个同学玩得很开心,尤其是和宁岗。那时有一阵我住在他家,早晚餐都在他家吃,中午我们就拿着父母给的生活费到处去饭店吃,几乎把株洲当时的饭店都吃了一遍。
结果高考成绩普遍不理想,尤其是宁岗,只填了第一批录取的一所军校,其它学校一律不考虑,结果落榜了。
因为他填的是军校里面的第一批学校,所以几乎也是第一个知道落榜的消息。
他要我陪他复读一年,我答应了。
我考的也不理想,虽然有株洲大学托底,也有个军校找我谈过,但因为答应了宁岗,所以我拒绝了,推荐了蔡荣去了那一所学校。
复读的经历反而没有太多印象,只是受小学班主任老师女儿的影响,她从理科改自己喜欢的文科,我就改自己喜欢的体育。
我们那时的高考是7月,天气炎热,父母也不管,我印象两次高考期间我都热伤风,自己买感冒灵和白加黑吃了。
这都是记忆,似乎有一些不准。
前些时候搬东西找出高中写的日记,虽然是断断续续,但还是有在日记中自我鼓励的记载。
其中还记录了一些考试的排名,我的成绩还真不算太差,所以说两次高考应该是都没有发挥好,毕竟是省重点中学,升学率好像一直在90%以上。
记忆真的有时候不靠谱,受回忆时的情绪影响较大。
不过我那时学习真的不感到累,也许是没有全身心投入,或者说和家长没有要求有关。
刚才看《我是这样考入清华北大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的孔令晨在文章中写道:“常常有家长抱怨说,自己这么爱孩子,说的话都是对孩子有用的,这么孩子就不听呢?自己是他的亲生父母,怎么会害他呢?其实,父母说的话都是正确的,孩子也并不是冥顽不灵的,症结在于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存在问题。
父母与孩子是朋友关系,不是敌对关系,之间的沟通首先应该是平等的,而不是父母觉得自己是长辈,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命令孩子。这种方式,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对他极度不理解、不信任,孩子的自尊心没有保障,而且会使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变得对立,使沟通变得更加困难。所以,我想对广大家长们说,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沟通是最重要的。
上大学后,我与清华北大同学一起探讨过这个问题,多数同学跟父母如朋友一般。子女与父母之间,没有秘密,什么事情都能及时沟通。这样的孩子,往往比较单纯,生活没有什么负担和包袱,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而我的沟通习惯,很多都是在初中阶段形成的。”
我非常认同这段话。
我那个时候是非常自由的,和父母几乎没有产生过冲突,哪怕是第二次高考我考到湖南师范大学,父亲走找关系把我的档案撤回,要我读株洲大学,我还是听话了。
宁岗和父母的关系更好,有更亲密的肢体动作。
对于复读,他父母没有说过我们半句。
当然,他第二年就如愿以偿,考进了心仪的那一所提前录取的重点军校。
我经常打趣说想要孩子学习好,让他们开心最重要。
因为他们开心就会愿意对家长敞开心扉,家长就能够掌握孩子的内心想法。
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办,其实命令是无效的,但是不是有很多有效的办法呢?
每个孩子不同,每个家庭也不同,只要家长愿意动脑筋,就一定能找到恰到好处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