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如何高效的工作

2014-09-09  本文已影响57人  AndyLau

首先,不论何种形式的会议都是为了更好的工作。但是什么是更好。通常,高效的工作效率是一套比较通常的习惯做法,顺手引用一篇互联网思维公众号的文章,摘录其中重要的部分。

 1、时间规划,优先级确定

Time is priorities

2、每天只计划 4~5 小时真正的工作。

Days always fill up

当你在状态时,就多干点;不然就好好休息:有时候会连着几天不是工作状态,有时在工作状态时却又能天天忙活 12 小时,这都很正常的。

Start with short tasks to get the ball rolling Doing is better than perfect

3、不要多任务,这只会消耗注意力:保持专注,一心一用。

Stop multi-tasking

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总是非常专注并且有效率。

一整天保持相同的工作环境。在项目/客户之间切换,会效率低。

4、养成工作习惯,并持之以恒,你的身体会适应的。

Your body wil  adapt

5、有会议就尽早安排,用于准备会议的时间往往都浪费掉了。

Time leading up to an event is ofen wasted

把会议和沟通 (邮件或电话) 结合,创造不间断工作时间:一个小会,也会毁了一个下午,因为它会把下午撕成两个较小的时间段,以至于啥也干不成。PS:当看到一个程序员冥思苦想时,不要过去打扰,甚至一句问候都是多余的。

6、必须清楚白天必须完成的那件事,是什么。“Only ever work on the thing that will have the biggest impact” 只去做那件有着最大影响的事情。—— Jason Cohen

7、给所有事情都设定一个期限。不要让工作无期限地进行下去。

因为最近很蛋疼的要使用电话会议系统,所以来反思反思吧。视频会议曾经被夸张地宣传成“改变游戏规则”的工具,虽然已经广泛使用,但是发展速度和广泛程度都远远不像预期的那样快,甚至给人的感觉是很慢

虽然能够提供正常的帧数,给人的体验还是很不自然。

那么,怎么样的技术优势能让体验变得更好呢?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根本问题:电话会议其实就是远程协作的一种工具之一。远程协作可以理解为分布式设计,那么设计师利用通讯工具来实现远程协助其实是很强模拟现实的,也就是可以概括为几个关键维度。首先,人直觉上非常清楚的知道面对面沟通时间的价值。如果一个团队要进行长期的远程协作,那么磨合团队里重要的一项是熟悉彼此的声音,这是培养团队默契的基础。素未谋面的人,要进行有效的长时间沟通,那么熟悉彼此的声音将非常有助于实现高效的传达与交流,当然成本也是较大的。

其次,是干净的接口。这对程序员而言将增加其工作的乐趣。设计是有趣的,但是解决同事间的误解常常是痛苦的,因为浪费时间。

明白上面两点,我们再来看看视频会议的设计。从现实会议中抽象出来的条件可以说是这样的:视野(你可以看见每个人都表情),共享文档和演示,画质,深度暗示。缺少深度暗示虽然很少造成歧义,但是问题在于这样的画面完成不能让与会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当然,这就涉及到一个很专业的研究领域——动力学深度效果(当某人移动他的头部,屏幕上重建的对象会根据他们离摄像头的距离而变化;而且多个摄像头可以产生三维效果,利用两个带偏振过滤掉投影仪显示立体影像)

PS:需要记住在离家之前必须带的东西?把它放在鞋子里,你肯定不会忘记穿鞋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