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哥聊职场读书悦读

绝妙广告创意,是靠天赋还是靠经验?其实都不是!

2019-05-26  本文已影响22人  聊哥职场大爆料

最近,我和我的新媒体运营团队,遇到了困难。

明明活动策划很新颖,参加者却寥寥无几;

明明宣传画面很精美,转化率却惨不忍睹;

明明文案内容很充实,阅读量却屈指可数;

……

在产品推广、会员拉新、内容运营上,整个团队不可谓不努力,每天起早贪黑的,然而却收效甚微。

不断地反思,产品——亮点突出,活动——福利丰厚,内容——逻辑清晰,……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大家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昨天,我看到了《引爆创意》这本书。

全书围绕“问题/解决”机理,通过8个篇章,阐述了个人和公司,针对不同的受众和媒体,如何做出绝妙的广告创意。

【一】如何更具创意:

所有想要变得更有创造力的人,应该在工作流程、态度、情绪、时间、习惯等方面,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意识。

【二】如何营造工作环境:

所有希望员工变得更有创造力的公司和老板,应该营造一个团队齐心协力,员工快乐且高效,人人独具匠心,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的组织环境。

【三】如何构思营销创意:

面对行业的竞争和挑战,应用“问题/解决”机理,细致地探讨电视、直邮、数字、慈善、公益等广告绝妙的营销创意。

【四】如何撰写创意简报:

客户服务人员应该怎样将绝妙创意付诸笔端,创意简报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以及创意简报的注意事项。

【五】如何产生广告创意:

仍然是遵循“问题/解决”机理,着力“恰切截断”的目标,用广告从业人员必然会接触到多种媒体的10个经典案例,解读“绝妙广告创意从何而来”。

【六】如何塑造和推广品牌:

以大量战略层面的广告创意案例,介绍打造品牌、促进销售的传统方法和创新方法。

【七】如何贩卖创意作品:

为了说服谨慎的广告客户,使他们为你的绝妙广告创意买单,广告人必须掌握5个方面知识,以及提案的注意事项。

【八】如何管理创意部门:

解读为什么创意总监这份工作实际上在做5份工作,为什么这是“世界上最艰难”的工作。


这本书不仅为广告行业打造了一本优秀的教科书,更为各行业、各领域的读者带来了一系列创新的经验、方法和工具。

作者史蒂夫·哈里森(Steve Harrison)之所以将“创意总监”这份工作,作为全书的“压轴”篇章,或许是因为他在广告公司任创意总监的缘故吧!

史蒂夫·哈里森在30岁才开始自己的广告生涯,他以史学博士的学位,从文案职位起步。

1996年-2007年,他先后担任奥美互动欧洲区创意总监,和伟门公司全球创意总监。

他还创建了HTW公司,并将公司打造成为全球范围的创意标杆。

在哈里森的职业生涯中,获得创意大奖无数,以他为偶像,受他影响的广告人,更是不计其数。


我曾在广告公司从业10年,现在从事新媒体运营,看完《引爆创意》,既深感认同,又为之钦佩,尤其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心态决定结果:

哈里森在书中说:

那些满脑子都是“评委”、“获奖”的创意团队,做出来的东西常常是最没创意的。

我的新媒体运营团队最近遇到的一系列困难,又何尝不是因为心态出现了扭曲呢?

我们为了“阅读量”,不断地去迎合各种“热点”,为了“关注量”,不断地去模仿其他大V,因为一些自以为很新颖的活动、自以为很精美的画面、自以为很充实的内容而兴奋。

然而,满脑子都是“阅读量”、“关注量”,做出来的内容,如何谈得上质量?

过于功利的心态,已经让所有人的思维跑偏了,行动上再努力,结果却惨绝人寰。

所以,一切还需要以受众出发,遵循“问题/解决”机理,找出预期受众所面临的问题,然后展示我们的解决方案。

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二】创意是不可能横空出世的:

哈里森引用了詹姆斯·韦伯·扬在《产生创意的方法》一书中,对“创意”给出的定义:

创意即是旧元素的新组合。

同时,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凭空地倏忽而至的东西,非但原创性颇可怀疑,质量蹩脚也是大致可以肯定的。你拥有越多原始资料或“旧元素”,产生好创意的概率也就越大。

我想,在新媒体领域也是如此,平时不对素材进行过滤和整理,写出的文章,制作的视频,不小心就会落入抄袭的陷阱。

因此,想要产出优秀的原创作品,我们需要在工作、生活中,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尽可能地搜集原始素材;及时筛选、整理这些素材。

这样,当“灵光乍现”的那一刻到来时,我们才能够真正把握住最佳的原创时机。

其实,那所谓的“灵光乍现”,仍然是源自我们的积累和沉淀。

因为,创意是不可能横空出世的!

【三】环境是创意的源泉:

想必每家企业的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团队充满创新的力量。

关于这一点,哈里森在“如何营造创意如泉涌的工作环境”中,提出了3个问题:

1、我们是否尽力营造一个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的公司环境?

2、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3、我们对于工作抱着何种态度?

这些问题的根本在于企业文化,就是我们所倡导的态度和行为,所主张的标准和所树立的“标杆”,这是由企业的价值观决定的。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可以渗入员工工作的方方面面,让员工充分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即自己的应尽之责、所司之职、团队和个体的共同目标……

尽管我们的团队中,人际关系融洽,小伙伴们和睦相处,但是,团队文化的缺失,导致我们没有一致的目标,凝聚力不足,从而造成大家思想和节奏不统一,人人各行其是。

就算每个人看上去都很努力,但却无法塑造个人价值感和成就感。

原来,优秀的创意,需要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这又需要我们去营造一个大家都感到自在、轻松且人尽其才的环境。


广告人每天都在谈创意,职场人每天都在谈创新。

相信“创意”、“创新”是每天都困扰我们的问题,这究竟需要天赋?还是需要经验?

哈里森的《引爆创意》告诉了我们答案:其实都不是!

这只是一项“让傻瓜弄复杂了的简单运动”,它只需要“问题/解决”机理、“恰切截断”和足够的时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