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旅//读《天幕红尘》和《背叛》有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21228424/5a4090b08eb310f3.jpg)
继上次的读完《遥远的救世主》后,就被作家豆豆的作品所吸引,借助着出差候机坐飞机的时候,又把的三部曲的另外两部作品《天幕红尘》和《背叛》给看了。
看完以后还是跟第一部作品看完之后的感受有些相似,感受到作家的睿智与博识,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经历与思考能够让其对人性、社会、民主等有如此深刻的理解。
就我目前的阅历和认识层次而言,我看到书中的很多对话、思辨都是很有感受的,而我却无法精准的把我理解到的内容表达出来,目前仅限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更多是让我打开自己视野去思考很多的问题,去想一些看似简单却常让人忘记的内容,本来是正常的但是经过更多的外在技术的包装后却丢失了内核所在,当有一天感受到却觉得格外稀奇,其实那不就是应该的事情吗?
三本书中塑造的丁元英、宋一坤、叶子农三个人物都是那种属于智慧型的人物,还记得有评价叶子农的话“你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傻瓜”,他是一个研究透彻马克思主义的人,其核心在于实事求是,看似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做到。他尊重事情发展的客观规律,既不高看自己也不低看自己,按照发展规律走,坦然的接受一切。
有的时候在想其实很多真正有道理的事情,就是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那才是真正的社会科学。也开始思考大道至简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和思考方式。
突然想起曾经跟导师在奥森徒步时,一起讨论的话题。“一生该读多少书,老师您平时读什么书?”
还记老师说:“他其实很少读书,但是他一直在思考,读书也就精挑细选的读5本左右吧,那当然每一本书的含金量也不同,更多的是借助书来启发自己的思考。读书不在于读了多少书,而在于你读书后的吸收与思考。你要想一本书能够写出来是凝聚了作者多少的精力与心血,如果您能够理解对方的30%的精华,最终转化运用达到70%的吸收,这样你一生读了四五本书也就足够了”。
读完这三本书之后,我开始更加理解导师的这段话了,事实就是不在于读多少书,而在于你吸收了多少,一本好书的精华是值得反复咀嚼的,而这三本书就让我觉得看一次有一次的收获,或许有一天我能够把书中的道理看明白,就是一种进步;如果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去做出来,或者更多的反思自己的生活与人生,也许将是另外一种收获。
好久不没有这样的冲动想要推荐一本书让大家来,真心推荐大家读豆豆的三部曲,绝对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