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认知世界的前40年的三个阶段
人的前半生的认知能力有三个阶段的过程,这三个过程往往标志着思维能力的升级:
第一个阶段:原始体验期
主要在20岁以前,在这个阶段里,其实人往往是靠个人经验来形成三观,比如会体验情感的萌动和失恋的痛苦,会体验失败的挫折和成功的喜悦,会体验友情的温暖和背叛,会体验技不如人的自卑。
体验期的特点是任何刺激都会特别的强烈,所以这个阶段的人特别容易陷入一些极端情绪化的过程,所以这个阶段的人往往处于情绪的动荡期,对于这些情绪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会进入第二个认知阶段。
第二个阶段:形而上的超验期
主要是人在20岁到25岁这个阶段,这个超验期指的是人对于”超验”的需求。之所以有这样的需求,是当人遇到一些自己想不明白或者困惑的事情时就需要通过借鉴别人的经验来完善对世界认知的过程,这个阶段的人的特点是在思维上喜欢”向上”,在这里向上的意思是凡事喜欢问个为什么,比如为什么我追女孩会被拒绝,可能是我没钱,为什么我没钱,因为我的原生家庭给我带来了穷人思维。
几乎网络上公众号的十万➕爆文,往往都是这种形而上的超验文,这符合这个阶段的人的心理需求。
这种超验需求的表现为对于各种高大上概念的执着,比如佛道哲,以及各种生僻冷门知识的狂热,并且对于学习这些有一定的优越感,并且乐于炫耀,因为超验本身就意味着上升高度,是我们对于未知的一种强行解释,最典型的超验的例子就是”神”,投三分球正面投进去,顶多说你厉害,背对着投进三分球,别人就会说你神了。
所以这个阶段的人最喜欢的就是装神弄鬼,很多网络大v,早年吹捧西方的公知都有这个特点。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各种超验的特点就是包装,人情非要说成情商,抗压力非要说成逆商,财务管理能力非要说成财商,就是要让人处于一种似懂非懂但你要跟我说我不好意思说我不懂所以我为了面子不懂也要装懂的状态。
这个阶段的人主要是太闲了。
第三个阶段,形而下的经验状态
主要指的是人成家立业,开始承担责任的状态,这时候的人没有精力去问那么多为什么了,每天睁开眼柴米油盐酱醋茶,上有老下有小,至于为什么管他妈的呢。
所以四十不惑说的就是这个形而下的经验状态,这种状态里,人主要思考的是怎么办?宇宙和人类怎么样不重要了,生与死也没办法过多考虑,压力很大,每件事都需要解决,这时候年轻时的毛病都没了,什么晚睡拖延症社交焦虑症网络喷人症四处滥情症全都被生活中大大小小的责任抹平了,这时候的人讲究的是效率和效能,计划和安排,目标与方法,自律与执行。这时候做的事情越多越发现年轻的时候学的看的东西,原来都只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情绪,就相当于知识付费其实只能解决自己的焦虑而无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而解决焦虑往往只能通过具体的行为,方法和结果才能化解。
随着人的年龄增长和老去,应该可以理解孔子所说的话,下三个阶段,应该还存在三次认知能力的升级,50知天命60耳顺70从心所欲不逾矩,目前还不能理解啥意思,到了那个年龄才会知道吧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