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得什么叫“爱”吗?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4个章节这本是《少有人走的路》第一本,主题是:心智成熟的旅程。
可以反问一下自己:我的心智成熟吗?
心智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艰苦的旅程。
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回避问题、逃避痛苦。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
斯科特激励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不要逃避。直面问题,我们的心智就会逐渐成熟;逃避问题,心灵就会永远停滞不前。
作者不属于任何精神病学或者心理治疗学学派,也决不单纯地拥护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或者行为心理学、形态心理学等任何一家的学说。
荣格:神经官能症,就是人生痛苦最常见的替代品。
(第一次看后笔记:2021.8.1-2021.8.12)
第一章 自律
第一章:自律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自律有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1、推迟满足感
上班工作的7个小时中,建议她从现在开始,上班第一个小时里,强迫自己先去解决那些棘手的差事,在剩下的时间里,工作就变得轻松了。
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推迟满足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他们说话做事全凭一时冲动,只要心血来潮,不是旷课逃学,就是打架斗殴;他们不愿思考,缺乏耐心,很容易与毒品为伴,故意跟警察发生冲突是他们的家常便饭。“先享受,后付费”成了他们人生的座右铭。
他们的成年生活也极为糟糕——婚姻不幸,精神恍惚,容易遭受意外事故,而精神病院或者监狱则可能成为他们最终归宿。
2、子不教,谁之过
孩子缺少自律,未必是因为父母管教不严。孩子即便小有过错,父母也会怒不可遏:辱骂、威胁、恐吓、掌掴、脚踢、鞭打、拳击,可谓花样翻新。这样的教育只会起到负面作用,因为它本身就违背了自律的原则。没有自律原则作为后盾的管教,不会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
父母自己不遵守自律原则,就不可能成为孩子的榜样,只会成为反面教材。有些父母常说:“照我的话去做,但不要学我。”他们在孩子面前酗酒无度,烂醉如泥,或者在孩子面前破口大骂,拳脚相加。他们缺乏长辈起码的自制力、尊严和理性。.....这样又有什么意义呢?又如何能指望孩子听话,控制好情绪呢?
在稚嫩的孩子心中,父母就是他们的上帝,神圣而威严。孩子缺乏其他的模仿对象,自然把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全盘接受下来。如果父母懂得自律、自制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会把这样的生活视为理所当然。而如果父母的生活混乱不堪,一塌糊涂,孩子也会照单全收。
在孩子明显需要培养自律能力的时候,我们不是挑起担子,而是不耐烦地说道:“我没精力管你们,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当孩子犯下错误逼我们不得不采取行动的时候,我们就会把满腔怒火发泄到他们头上,不是打,就是骂。我们根本不愿去调查问题的本质,也不考虑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算适合。父母习惯用严厉的体罚教育孩子,本质上不是教育,而是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气和不满。
聪明的父母在问题发生之前,就愿意花时间了解孩子,对症下药地教育孩子。恰当的敦促、鼓励和表扬,必要的警告和责备,巧妙地引导孩子的发展方向,教他们学习自律。
父母的爱,决定着家庭甲鱼的优劣。充满爱的家庭教育带来幸运;缺乏爱的教育只能导致不幸。富有爱心的家长,善于审视孩子的需要,并做出理性的判断。当孩子面临痛苦抉择时,他们会真心实意与孩子一块儿去经受痛苦和折磨,而孩子也能领受父母的这片苦心。他们未必立刻流露出感激之情,却可以领悟到痛苦的内涵和真谛。他们提醒自己:既然父母愿意陪着我忍受痛苦,痛苦就不见得那么可怕,而且也未必是太坏的事。我也应该承担责任,面对属于自己的痛苦。——这就是自律的起点。
有的父母为掩饰家庭教育的失败,会不停地告诉孩子说自己是多么爱他们,多么重视他们等等,但真相无法逃过孩子的眼睛。孩子不会被谎言和欺骗长期蒙蔽,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如果父母一再出尔反尔,只会让他们渐失信心。即便他们表面上不会表现出什么,不会牢骚满腹,或者大发雷霆,但却会把父母的教导和许诺看得一文不值。更为糟糕的是,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模仿父母,拷贝父母的处理方式。——自我价值的认可是自律的基础。
有些父母贪图省事,缺乏耐心,动不动就会用“遗弃”来威胁和管束孩子:“照我的话做,不然我就不再爱你,你自己想想,会落得什么下场!”——那当然意味着抛弃和死亡。
3、解决问题的时机
尽可能早地面对问题,意味着把满足感向后推迟,放弃暂时的安逸或是程度较轻的痛苦,去体验程度较大的痛苦,这才是对待问题和痛苦最明智的办法。现在承受痛苦,将来就可能获得更大的满足感;而现在不谋求解决问题,将来的痛苦会更大,延续时间也更长。
4、神经官能症与人格失调症
神经官能症:强加责任——让自己活得痛苦
人格失调症:不愿承担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让别人活得痛苦
5、逃避自由
为了躲避责任带来的痛苦,数不清的人甘愿放弃权利,实则是在逃避自由。
作为成年人,他们一生都充满选择和决定的机会。接受这一事实,就会变成自由的时候;无法接受这种事实,就会永远觉得自己是个牺牲品。
6、忠于事实
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才能了解人生的地形、地貌和沟壑,指引自己的道路。如果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如果地图信息失真,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有的人一过完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他们的地图狭小、模糊、粗略而又肤浅,从而导致对现实的认知过于狭隘和偏激。
7、移情:过时的地图
抱着残缺的人生地图不放,与现实世界处处脱节,这是不少人的通病,也是造成诸多心理疾病的根源。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形称之为“移情”。毫不夸张地说,有多少心理学家,就有多少关于移情的定义。我的定义是:把产生和适用于童年时期的那些感知世界、对世界做出反应的方式,照搬到成年后的环境中尽管这些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环境。——认知不够+与现实脱节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这一前提,竟然导致他成了不幸的人:由于他没有称职的父母,他就以为他的父母对待他的 方式,是所有父母对待子女的唯一方式。基于这一点,他对现实的看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他最初的结论是:我不能相信父母,他们是不值得信任的。”后来进一步升级移情为:“我不能相信任何人,没有谁是靠得住的。”这成为他人生地图的主旋律,伴随他进入青春期和成年时期。他一再同权威任务发生冲突:警察、教师、上司。这些冲突越发使他感觉到,凡是具有某种权威,能给予他什么东西的人,都是不可信任的。他并不是没有重新修订地图的机会,而是主动放弃了所有机会。
首先,也是唯一改变他这种观念的办法,就是让他相信在成人的世界中有些人是值得信任的。——我信任(有条件)有人的。而不是信赖(无条件)。(来自《幸福的勇气》岸见一郎)
其次,要想修订地图,他必须重新评估他的父母,承认父母其实不爱他,他们的冷漠根本就不正常,他的童年也不正常。承认这些无疑会给他带来剧烈的痛苦。
第三,“任何人都不值得信任”这一结论,是他根据自身体验做出的调整,这曾使他的痛苦感受大大降低。
他强迫自己疏远所有人,甚至不允许自己同妻子过于亲密。在他看来,妻子同样不可信任,唯一可靠的就是孩子,因为他们是唯一权威不在他之上的人,是他在世界上唯一能够信任的人。
病人来看心理医生,是因为旧地图已不再生效,但头脑中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都铎移情患者尽管向心理医生求助,但却拒绝按医生的要求做出调整,甚至为了捍卫旧地图而跟医生针锋相对,这样,心理治疗就很难取得进展。
8、迎接挑战
有的父母严肃提醒青春期的子女:“你想得太多,只会把自己累坏。”这实在是荒谬。人之为人,就在于我们具有特殊的大脑额叶,使我们有着异于其他动物的反省能力。自我反省对于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反省内心世界带来的痛苦,往往大于观察外在世界带来的痛苦,所以很多人逃避前者而选择后者。自我反省带来的快乐,甚至远远大于痛苦。
另一方面,心理治疗也可能变成不合理的“捷径”,这种情形主要出现在某些父母身上。他们为孩子寻求心理治疗,只是表面上的形式而已。他们希望孩子在某些方面发生变化:不再吸毒、不再乱发脾气、成绩不再下滑,等等。有的父母的确想要帮助孩子成长,他们让 孩子来看心理医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另一些父母则不然,他们对孩子的问题明显负有责任,但他们只希望心理医生想出神奇的办法,立刻改变孩子的状况。孩子的心理症状完全是因为父母的生活方式不妥导致的,他们的反应就会非常激烈:“什么?想让我们为了他做出改变,而且是彻头彻尾的改变?真实太可笑了!”于是他们就离开诊所,去寻找别的心理医生。——我的父母就是这样,有毒,自己给自己疗愈,远离
9、隐瞒真相
白色谎言:隐瞒部分真相——“不想伤害别人感情”的面具,对孩子权利的剥夺
黑色谎言:从头到尾都是假的
日常交往中,有时要开诚公布,有时要抑制倾吐想法和感觉的欲望。怎样做菜不致违背忠于事实的自律精神呢?
我们应该采取如下原则:
首先,永远不要说假话,避免黑色谎言;
其次,要牢牢记住,除非是迫不得已,或者出于重大道德因素的考虑,否则,不说出全部真相就等于说谎
第三,不可因个人自私自利的欲望,例如满足权利欲、刻意讨上司的欢心、逃避修订心灵地图的挑战等等,而将部分真相隐瞒下来;
第四,只有在对对方确有好处的情况下,才能有选择地隐瞒部分真相;
第五,尽可能忠实地评估对方的需要。这是一件极为复杂的工作,只有以真爱为出发点,才能做出恰当的评判和选择
第六,评估的要领在于,对方能否借助我们提供的事实获得心灵成长
最后,要铭记在心的是,我们通常会低估而不是高估别人运用事实使心灵获得成长的能力。
10、保持平衡
过于争强好胜,只会使孩子同我日渐疏远。假如不能及时调整,我的女儿还会再流下眼泪,对我产生怨恨,我的心情也会越来越糟。
我做出了改变,沮丧和懊恼跟着消失了。我放弃了下棋必须取胜的欲望。在下棋方面,曾经的我消失了、死掉了——那个家伙必须死掉!是我亲手结束了他的性命,而我的武器就是做个好父亲的追求。——放弃权利争斗
11、抑郁的价值
他们不知道旧的自我需要调整和变更,但在潜意识层面上,他们已经开始了放弃与成长的过程。
心理学家埃里克▪艾瑞克森曾列举出人生各阶段的八种危机。只有放弃旧的、过时的观念和习惯,才能度过危机,顺利进入人生的下一阶段。不少人不敢面对现实,或者无法放弃早已过时的东西,所以无法克服心理和精神的危机,只能止步不前,不能享受到新生带来的欢悦,也不能顺利地进入更加成熟的心智发展阶段。
简归各阶段需要放弃的东西:
无需对外界要求作出回应的婴儿状态
无所不能的幻觉
完全占有(包括性方面)父亲或母亲(或二者)的欲望
童年的依赖感
自己心中被扭曲了的父母形象
青春期的自以为拥有无穷潜力的感觉
无拘无束的自由
青年时期的灵巧与活力
青春的性吸引力
长生不老的空想
对子女的权威
各种各样暂时性的权力
身体永远健康
最后,自我以及生命本身
总体来说,这些就是我们在人生过程中必须放弃的生活环境、个人欲望和处世态度。放弃这些的过程就是心智完美成长的过程。
12、放弃与新生
有谁愿意放弃自我和自己的生命呢?但不管你愿不愿意,人总是会死的。
放弃自我,是一个渐进而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有一种暂时的放弃自我值得一提,因为这一种放弃是成年生活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也是促进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工具。这种技能我称之为“兼容并包”,是“保持平衡”这一原则的一个子类型。“兼容并包”意味着既要肯定自我以保持稳定,又要放弃自我以腾出空间,接纳新的想法和观念,实现自我平衡。对此,神学家萨姆▪基恩在《致舞神》一书中,做了恰如其分的描述:
我必须超越现有的一切,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消除由个人经验产生的成见之后,才会获得成熟的认识。这一过程包括两个步骤:消除熟悉的过去,追求新鲜的未来。面对陌生人、事、物,我需要让昔日的经验、当前的需求和未来的期待一并出席,共同对我的需求和现实状况进行评估,做出恰当的判断和决定。为了体验新鲜事物的独特性,我必须以包容一切的姿态,说服既有的成见和观念暂时退位,让陌生、新奇的事物进入感官世界。在此过程中,我必须竭尽全力,尽可能呈现出成熟的自我、诚实的姿态和巨大的勇气,不然的话,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将是过去经验的一再重复。为了体验所有人、事、物的独特和新鲜之处,我必须让它们进入我的灵魂,并且驻足扎根。我必须完全释放自我,甚至不惜把过去的自我完全打破。
艾略特在诗作《智者之旅》末尾描述三位智者皈依基督教,放弃过去信仰的痛苦:
我记得,一切都发生在很久以前
我完全不后悔,义无反顾
我们一路被带去
是为了诞生?还是为了死亡?不,没有死亡,只有诞生
我见过生与死:我们无须怀疑,我们有充分的证据
它们迥然不同,令人恐惧
如同死亡,新的诞生也带给我们痛苦
我们回到自己的地方,回到灵魂的国土
遵循过去的天道,让我们不再安逸和幸福
外邦人紧紧抓住他们的神,祈求永生
而我乐于再死一次——义无反顾
生与死只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说过:“人要不断学习生存,也要不断学习死亡。”——我觉得我是重生没多久又死了
活得越久,就会经历越多的欢乐和越大的痛苦。
最好的决策者,愿意承受其决定所带来的痛苦,却毫不影响其做出决策的能力。
假使人生的目标就是逃避痛苦,那你完全可以得过且过,不必寻求精神和意识的发展。但是不经痛苦和折磨,就无法实现灵魂的超越。
第二章 爱
爱1、爱的定义
在心理治疗中,爱的重要性无可比拟,然后大多数患者却并不清楚爱的本质,他们对爱的理解似是而非。
有一位年轻的男患者,他胆小怕事,性格拘谨而内向。他对我说:“母亲对我的爱太深了!她因为怕我在外面受到伤害,从上小学第一天开始,就天天开车接我送我上下学,直到高中三年级时,她仍不肯让我坐校车上学,这也给她增加了许多负担。经过我苦苦哀求,她才终于同意让我坐校车。她真的是太爱我了!”
他母亲的动机,可能与爱没有关系,甚至根本就不是爱。原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爱与非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当事人意识和潜意识中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
其次,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爱,意味着心灵的不断成长和心智的不断成熟,爱在帮助别人进步和成长的同时,也会拓展自己的心灵,使自我更加成熟。
第三,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可以让自己和他人都获得成长。
第四,爱需要付出努力。由于爱是不断扩展自己和他人自我界限的过程,所以,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付出努力,去跨越原来的界限。——这个,跨越界限?
最后,爱是一种意愿。
2、坠入情网
坠入情网是性的冲动,是情感和心灵的一种退化。
坠入情网并不是真正的爱,只不过是爱的一种幻觉而已。
坠入情网只是性爱,所以到结婚后面对现实时,就张皇失措,落荒而逃。
坠入情网唯一的作用是消除寂寞,而不是有目的地促进心灵成长。
坠入情网并不是自我界限的扩展,而是自我界限部分地暂时性地崩溃。扩展自我界限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坠入情网却无须努力。当最初的激情褪去时,自我界限必然恢复原状,留下的只有失落和幻灭,心灵绝不会因此成长。只有真正的爱,才能让自我界限得到扩展,让心灵得到成长和完善,而且不再恢复原状,这是坠入情网无法实现的结果。——这个扩展自我界限的课题,我表示怀疑,不课题分离,不划清界限,那岂不是占有欲?
能够认识到自己身材的大小、体能的局限性,这样的认知就是所谓的“自我界限”。
婴儿在出生的第一年会明白一些基本常识:我们是谁,我们不是谁;我们是什么,我们不是什么。
孩子到了两三岁左右,才能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到了三岁以后,虽然态度有所收敛,对自己能力的局限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脑海里还是会幻想着如何随心所欲。这样的心态只有再过几年,在他经受到了更多的打击以后,才能够逐渐消失。
进入青春期的少年,超人和飞侠已不再能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了。这时的他们更为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身体和能力有着多么大的局限性。他们也隐约意识到,个体只有融入社会才能更好地生存。
3、自我界限
对于某种事物长期的爱,使我们生活在了精神贯注的境界里。于是,自我界限开始延伸。心智成熟。融为一体。——延伸了还融为一体?你确保这种“骨髓移植”都能够生存?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迈斯劳说的“高原体验”与恋爱的“高峰体验”不是一回事,前者具有的高度,既不容易突然显露出来,也不会一下子消失,你可以长久地停留在上面,不会轻易摔落下来。
但狂喜过后,自我界限就会恢复原状,我们也重新恢复了理智,对对方也提不起精神来,甚至连起码的喜欢也谈不上。在性高潮的刹那间,我们忘了自己是谁,只感觉灵魂出窍,迷离在了时空之中。但这样的感觉智能持续短暂的时间,甚至只有短短一秒钟。——这不就是多巴胺问题么
真正的爱带来的喜悦,延续的时间更为长久,可以使我们和宇宙融为一体,我们把这种情形称之为“人性和神性的结合,也就是天人合一”。——和自己的理想融合的时候也是这种感受吧
对于不愿意面对痛苦、不想承担责任的青少年来说,可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会认为:“我不必承担得太多。别人的要求我可以置之不理。只要停留在青少年时代,拒绝成长为成年人,就可以享受到超凡入圣的感觉。”遗憾的是,他们非但不能因此成为圣人,反而容易患上精神分裂症。——太严重了吧
4、依赖
对爱的常见误解,就是讲依赖当成爱。
他们无法忍受孤独,甚至产生轻生之念,常以自杀相威胁。他们痛苦地说:“我不想活下去了!我没有了丈夫(妻子、男女朋友),活着还有什么乐趣?我是多么爱他啊!”
这不是爱,是一种过分的依赖感。
没有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就认为人生不够完整,以致无法正常生活,这就构成了心理学上的“依赖性”。
因为他们构建情感的目的,只是为填补内心的空虚,为此,甚至达到了来者不拒的地步。——最近,听到很多人想恋爱,是不是这个
所谓消极性依赖,是指患者只在乎别人能为他们做什么,却从不考虑自己能为对方付出多少。
想让别人真正爱你,只有让自己成为值得爱的人。
消极性依赖的婚姻可以位置相当长的时间,而且夫妻双方对于婚姻现状也感觉满意,不会产生过多的危机感,但这样的婚姻并不健全,其中也未必有真正的爱。以牺牲自由而获取安全感,必将付出高昂的代价,这些夫妻在心理上难以健康发展。唯有学会独立,体察彼此真正的需要,才能够组建美满的家庭,使婚姻关系更加持久。
消极性依赖患者的过度依赖倾向,正是人格失调的一种特殊症状。他们不肯推迟满足感,先苦后甜,只贪图暂时的快乐,始终不能面对现实。他们从不考虑他人的需要,即使情感关系将破裂,仍然我行我素,不肯做出改变。他们不肯为自己的成长负责,还会阻碍最亲近的人的成长。倘若情感出现问题,他们就会归咎于他人。他们每每活在失望和沮丧中,却认为是别人没有尽心尽力。他们容易忘记别人的好处,单单想到缺点和不足,并为此消沉,产生怨恨。——我过去生病的时候没给他们讲,做了手术后,却去反问他们知道吗的时候,他们说没告诉过他们。我过去还成熟点,手术恐怖后就有了点依恋,不过现在也不在乎了
5、精神贯注
以打高尔夫球为例。我们可能会注意到,某些上了年纪的人,把余生的最高目标定位在提高球技上,他们每天想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如何更少的杆数去打完一场球。他们想通过在运动方面的成绩,“抵消”在做人方面没有进步的事实。——转移话题,逃避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同于人和宠物的关系。如果我们与某个人相处,我们必然会容许他拥有独立的思维和意志。因为真正的爱的本质之一,就是希望对方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有次我的那个二爸说我,拿我和我家狗对比,说那只狗在被父亲踢了之后都不会返过去咬他。我当时只感觉他在说我不如狗。这样看来,“的确不如那只狗,不如那只狗如此被驯服地“乖乖”听话、被恐吓地没有独立自主的思想”。
追求自由和独立的女性,无法接受男性唯我独尊,以对待宠物的态度与她们沟通,以呼唤宠物的方式同她们对话。她们感觉男人把她们当成宠物,却不尊重她们作为人的属性。
而当新的孩子降生以后,就会开始新一轮恶性循环。她们也可能帮邻居照顾婴儿,却对自己的孩子置之不理。失去母爱的孩子孤独而悲伤,母亲却示弱不见,反而把精神“关注”在别人的孩子身上。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长大成人,就可以患上严重的抑郁症,或形成“消极性依赖人格”。——自己知道自己缺爱,但不要就此依恋,刷醒自己。靠自己去付出爱(当然,白细胞有限,避开有毒的,防止病毒侵入),付出了才有收获。
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我咋感觉这个“爱”是上对下的,要平等啊,我不赞同
6、自我牺牲
给予者以“爱”作为幌子,只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却从不把对方的心智成熟当一回事。——这就是自我为中心
他坚决避免成为父亲那样的人,这种意念以及由此导致的极端行为,使他丧失了爱的弹性。过分的爱还不如爱,该拒绝时却一味给予,不是仁慈,而是伤害。越殂代疱地去照顾原本有能力照顾自己的人,只会使对方产生更大依赖性,这就是对爱的滥用。——凡事都有个度
患者在与性无关的人际交往中,总想不停地去伤害对方,或被对方所伤害。
她乐于忍受虐待,是否因为她一生都在追求某种道德的优越感?当离家出走的丈夫回过头,请求她的原谅时,她便由被虐待转变成虐待者,享受到了虐待的快感。丈夫的乞怜让她倍感优越,她感受的是报复的愉悦。
我们自称为别人着想,可能只是为了逃避责任,满足自己的愿望: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个人的意愿,核心动机是满足自我的需求;不管为别人做什么事,真正的原因都是为了自己。——对,所以不要被忽悠。让我想起昨晚看的有个母亲把自己女儿死后的眼膜之类的捐献出来,但她也是为自己。因为她想看到她女儿死后遗留东西的存在。
真正的爱能够使人发生改变,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扩展,而非纯粹的自我牺牲。
区别爱与非爱的关键不是自私或是无私,而是行为目的。
7、爱,不是感觉
爱是实际的行动,真正的付出。
首先,精神贯注的对象,不一定有生命的事物,因此,就不见得具有心灵的感受。这对象可能是股票,也可能是珠宝,贯注的过程不见得以爱为出发点。其次,对某种事物产生精神贯注的人,未必会重视其心智的成熟。患有消极性依赖症的人,甚至害怕贯注的对象成长进步。那个开车接送孩子的母亲,显然是以孩子为精神贯注的对象。她把个人情感寄托在孩子身上,却不重视其心智的成熟。第三,精神贯注可能与智慧和责任无关。在酒吧里初识的两个异性,可能在短时间内相互贯注。他们事前没有安排约会,没有做出过承诺,没有考虑过各自家庭的稳定性(这显然要比性接触更重要),仅仅是追求性的暂时满足。最后一点是,精神关注随时都有可能消息。性接触和性行为结束后,双方兴味索然,就会觉得对方毫无吸引力。换句话说,精神贯注的生命力极短,不可能长久维持。
健康的婚姻和讲课的治疗过程一样,双方都得做出适当的牺牲,把个人好恶暂且放在一旁,给予对方更多的关怀和照顾。只有当作伴侣双方的求偶本能结束,走出初恋的幻觉,并愿意各自独处一段时间时,他们的爱才开始接手真正的检验。
真正的爱来自双方心灵的意愿,而不是一时冲动。真正的爱是自主的选择。无论爱的感觉是否存在,都要奉献出情感和智慧。
把“爱”挂在口头上,或只在脑海里去想象真正的爱,并以此作为爱的证据,这显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表现出爱的行动却相当困难。真正的爱,其价值在于始终如一的行动,这远远大于转瞬即逝的感觉或者精神贯注。真正的爱出自自我意愿,只能依靠实际行动来证明。
8、关注的艺术
真正的爱一定需要努力和勇气,不然就不可能是真正的爱,这一点毋庸置疑。
著名心理学家罗洛梅说过:“如果用现代心理分析工具去分析每个人爱的意愿,我们就会发现,爱的意愿的本质,其实是一种关注。”
我能理解演讲的绝大部分内容,主要原因在于:首先,演讲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我相信他掌握的知识富有价值,所以从头到尾都在认真倾听。其次,我对他的演讲题目很感兴趣,希望通过倾听来提高我的认识。我认真倾听演讲,就是爱的付出,爱的行动。我愿意思考演讲的一字一句,认可他为演讲而做的努力,我也愿意为自己心智的成熟付出努力。至少在我这里,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我热衷于聆听他的演讲,是因为我享有所收获。与此同时,演讲者能感觉到听众的关注,理解与爱,这对于他也是一种回报。爱的接受者要懂得给予,给予者也要懂得接受,它其实是一种“双向车道”,一种典型的互惠行为。
无疑是哀求他们听我说话。我都22岁了,还主动要求他们关注我,这让我无法接受。靠哀求才能如愿,对我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
9、失落的风险
勇气,并不意味着永不恐惧,而是面对恐惧时能够坦然行动,克服畏缩心理,大步走向未知的未来。在某种意义上,心智的成熟(也即爱的实质)需要勇气,也需要冒险。
10、独立的风险
人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
自尊自爱,原因是:首先,敢于追求独立自主。
你是我们所爱的孩子,你是可爱的人。无论你做什么,无论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你努力而且敢于冒险,我们始终都会支持你、爱你。父母的爱给了我安全感,教我懂得什么是自尊自爱。
11、投入的风险
假如我们从小就生活在不稳定的情感关系里,内心就会缺乏安全感,不仅时刻担心遭到遗弃,而且感觉前途渺茫,心智就永远不可能达到成熟。
大多精神分裂症患者都难以充分投入,并做出承诺。让患者达到投入状态,并做出承诺,通常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不知道如何实现精神贯注,也不愿意做出任何承诺,就很容易造成心理失调。消极性人格失调者不愿意投入和做出承诺,甚至丧失了投入和承诺的能力,他们并不是害怕投入和做出承诺的风险,而是可能完全不知道如何达到投入的状态,并做出承诺。他们可能在童年时,就未曾从父母那里得到过爱,也没有得到过父母的投入和承诺,所以直到他们长大成人,也从未有过投入和承诺的体验。
患者一旦经受过心灵的创伤,除非后来重新建立起理想的揉入和被投入关系,获得能够兑现而不是虚假的承诺,不然,伤口就难以愈合。
“说的对”我说,“可是别忘了,你已经为治疗付了钱。这段时间和这个空间属于你,你又自己的权利,你不是外人,办公室、候诊室,还有我们共处的时间,这些都是属于你的。你的付费买下了它们,它们就是属于你的,为什么要为属于你的东西向我道谢呢?”
雷切尔的母亲对子女要求过于严格,蕾切尔活在母亲的阴影下,在家中没有安全感。母亲对待她,就像对待普通雇员一样。除非蕾切尔照她的话,达到她希望的一切标准,否则她在家中的地位几乎没有任何保障。她在家里都没有安全感,和我这样的陌生人相处,又怎么可能感觉安全呢?
如果童年时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爱,就会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到了成年时,就会出现一种特殊的心理疾病——他们总是先发制人地“抛弃”对方,即采取“在你抛弃我之前,我得先抛弃你”的模式。
她为什么认为让我欣赏她的作品,就代表着感情的投入呢?她为什么觉得与丈夫体验性爱,就意味着放弃自己呢?如果我对她的作品没有任何反应,在她的心目中,是否意味着我对她不屑一顾,乃至完全排斥呢?难道我会因为她的诗写得不好,就终止我们的友谊吗?她为什么没有想过,让我分享她的作品,更能加深我们的友谊呢?难道她真的是害怕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吗?
不少父母在子女处于青春期以前,尚算得上尽职尽责,渐渐地,其思维却变得落后和迟钝起来,无法适应子女的成长与改变。他们不思进取,放弃了自我拓展和自我完善的进程。有的人认为,父母为子女经受痛苦与牺牲,是一种殉难行为,甚至是自我毁灭,这完全是危言耸听。实际上,父母的收货可能远远大于子女。如果父母进行自我调整,适应子女的变回,就不会与时代脱节,对其晚年人生也大有益处。遗憾的是,很多人却漠视了这一点,白白错过了自我拓展和自我完善的机遇。
12、冲突的风险
指出别人的缺点,即告诉对方“你是错的,我是对的,你应该做出改变”,这并不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大多数批评只是出于一时冲动、不满和愤怒,不但没有启发和教育意义,反而会使局面更加混乱。
动辄与所爱的人发生冲突,多半是一位自己在见识或道德上高人一等。真心爱一个人,就会承认对方是与自己不同的、完全独立的个体。
富有爱心的人,经常处于两难境地——既要尊重对方的独立性,又渴望给予对方爱的指导。
首先必须进行自我反省,确认自己的观点是否有价值。“我看清了问题的本质吗?”“我的动机是为对方着想吗?”“我发现问题的症结,还是出于模糊的假想?”“我是否因经验有限才觉得他的选择不够明智呢?”“我想给所爱的人提供指导,是否是出于一己之私?”真正以爱为出发点的人,应该经常反思上述问题。
对别人提出批评,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仅凭直觉就坚信自己是正确的;另一种是经过反省,确认自己可能正确。
父母爱孩子,就必须指出孩子的错误,而且要采取谨慎而又积极的态度。他们也要允许子女指出自己的错误。同样,夫妻双方要成就幸福美满的婚姻,也要敢于直面冲突和矛盾,彼此成为最好的批评者和建议者。
父母首先应该自我检讨,认清自己的价值观,才能采取正确的方式,恰当地教育孩子。父母也要了解孩子的个性与能力,对症下药地予以教育,否则就可能跟子女长期不和。想让别人听你的话,就要采用对方能理解的语言;想让别人满足你的要求,要求内容就不能超过对方承受的限度;想让对方有所进步,首先就要进行自我完善,这样才能找到沟通的最佳契机和方式。
相应地,强大的责任感,会使人更加谨慎而沉稳。也可以这样说,唯有真爱带来的谦逊和诚实,才能使我们勇气倍增,使我们在行驶权利时游刃有余,也更加接近我们心中的上帝。
13、爱与自律
我知道人间处处有爱,
请你放心地成为你自己;
我相信人生可以变得更加完美,
就让我们加入这场人生的游戏。
14、爱与独立
不把别人看成独立的个体,无视别人的独立和自由,这种情形最极端的体现,恐怕就是“自恋”了。自恋者不能接受这一事实:他们的子女、配偶和朋友,都有各自的想法与情感。
X女士不是为苏珊流泪,而是在为她自己流泪,为她自己遭受的痛苦而悲伤。我们谈论的是苏珊而不是她,她只好假借苏珊的名义,发泄她本人的隐痛。....她以为她感觉到的一切,苏珊都能感觉到,苏珊成了她表达情感的工具。
她认为苏珊就是她,而她从未把苏珊当成独立的个体。在意识思维层面,她知道苏珊和她是两个人,可是在情感方面,她觉得除了她以外,其他人(包括苏珊)都不存在。她的这种愿望和感受过于强烈,以致她认为全世界只有她自己才是存在的,而其他人只是幻觉。
自恋的人无视别人的存在,只把别人当成自我延伸。他们没有感同身受的能力,从不去体会别人的感觉,也不具备为别人着想的能力。患有自恋症的父母,对于子女的情绪和状态,无法做出正确的回应,对他们的需要也不加体会。他们的子女长大成人,也很少懂得体察别人的感受,这是童年时期家庭负面影响的结果。
作为运动员的父亲,逼着喜欢读书的儿子走上球场;身为学者的父亲,迫使喜欢运动的儿子苦读书本,这样只能对孩子的成长造成误导,使孩子的内心充满痛苦。
莎莉没有问题,反倒是他们自己应该端正态度,不要随意动家长权威,逼迫莎莉变得跟他们一样。他们非要把莎莉的特立独行当成是病态,将来一定会后悔莫及。
说父母严格教育他们并非是来自真心的关怀,而是父母担心个人名声受到影响。
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只把子女当成自我延伸。
不能接受所爱之人的独立性,就会给亲情和爱情带来危害。
他们是以自我为中心来判断妻子的价值,而没有考虑对方是独立的个体。
极端集体主义,与前述的婚姻观念就极为类似,推崇一个人存在的意义与作用,就是为家庭、集体、社会提供服务。极端资本主义则一味强调个人价值,哪怕为此牺牲家庭、团体、社会的利益。
夫妻双方只有更加独立,保持各自的情操和特性,而不是“合而为一”,才能使婚姻生活更为美满。因惧怕孤独而选择婚姻,注定不会成就幸福的婚姻。
夫妻双方以爱为出发点,为对方的成长尽心尽力,甚至适当做出牺牲,才会获得同等乃至更大的进步。
15、爱与心理治疗
我说:“玛西亚,你来看病有一年了。说实话,我们的关系不是很顺畅,大部分时间都在对抗,这使我们都感到无聊,紧张和恼怒。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告诉你,在这一年里,你能够忍受不便,一周接一周,一个月接一个月地来看病,表现出很强的毅力。如果你不是自尊自爱,追求成长的人,就无法做到这一点。你努力追求上进,怎么可能是无药可救呢?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你并不是无药可救,你也有资格得到我的尊重。”
心理治疗者是否总是应该开诚公布,把自己的看法告诉患者?当然不见得。心理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治疗手段,而且要基于一个基本前提:医生必须诚实地对待患者,而且要始终如一。作为医生,我尊重和喜爱,对于她有着特殊的意义,尤其是在我们相识已久,治疗越来越深入的情况下——治疗出现转折,与我对她的尊重和喜爱无关,而是与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出现进展有关。
我在治疗中的反应,对海伦有着特别的意义。我做出恰当的反应的前提,在于我们的交往越来越深入,在于我们都为治疗付出了努力。心理治疗不是依靠单纯的激励,不是借助于任何“符咒”或采取特殊治疗方式,而是依靠医生与患者对治疗过程的共同投入。
我们常常把真正的爱与浪漫的爱情混为一谈。
患者对医生的爱都属于“移情”,医生对患者的爱则属于“反移情”。
移情一向被视为一种不恰当的情感反应,但是医生在治疗过程中,能连续几个小时倾听患者的心里话,既不随意打断患者,也绝不妄下断言,他们能够给予患者从未有过的关心,大幅度减轻患者身心的痛苦。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爱上医生,完全是正常反应。而且,在相当多的情况下,移情的本质,决定了它可以阻止患者真正爱上医生。毕竟,移情只是短暂的心理现象,可以使患者初次感受到情感的力量,从而更容易使治疗产生效果。
有的患者配合治疗,听从医生的建议,并借助治疗使得心智得到成熟,医生对这样的患者具有好感乃至产生爱意,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在治疗中掺入亲情成分,可使治疗更有起色,此时心理医生对患者的爱,就如称职的父母给予子女的爱。
许多人产生心理疾病,都是因为在成长中缺乏父母的爱,或者得到畸形的爱。医生给予患者更多的爱和关心,才能够使他们的心理得到补偿,使疾病更快地得到治愈。心理医生不能真心地去爱患者,就无法使治疗产生疗效,更不要说立竿见影了。不管心理医生受过多么好的训练,没有真正的爱,或者渠道自我完善,心理治疗只会以失败收场。
称职的父母不可能跟孩子发生性行为。父母的职责在于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利用孩子满足自己的欲望。有责任感的心理医生会尽可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不是通过患者满足自己的需要。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追求独立,这也是医生对患者承担的责任。
医生与这样的患者发生性行为,智能使患者心理变得更加依赖,妨碍他们的心智成熟。即便医生和患者没有发展到性行为阶段,只是谈情说爱,也是有害无益的事情。我在前面说过,如果陷入情网,自我界限会出现崩溃,其独立性又会出现大幅度倒退。
医生应该冷静而谨慎,保证自己与患者的私下接触绝对不是为了满足个人需要。
假如朋友对我的个人问题视而不见,从未给过我任何出自真心的关怀,我也不可能把他们当成真正的朋友。事实上,没有亲人和朋友的指导和帮助,我的成长与进步就会大大滞后。所有建立在真爱至上的情感关系,其实都是互相勉励,共同促进的心理治疗关系。
医生也常常怀有这种心理:他们喜欢那些怀着希冀和渴望,主动涉足你的专业领域,主动寻求你的帮助,想借助你的智慧而获得支持的人;他们喜欢那些愿意付费给你,让你为她(他)诊断和治疗,而且每次都限制在50分钟以内的人;他们不太喜欢那些把你的关怀视为应尽的义务,随意对你提出各种要求的人;他们也不太喜欢那些从不把你当成权威人物,也不会恳求你给予指导的人。
假如心理医生被外界因素过多的限制,就不应超出自己爱的能力范围,勉强尝试职业之外的心理治疗。缺少爱的心理治疗,不仅不可能成功,而且还会带来危害。如果你每天能“爱”6个小时,那么你应当感到满意,因为你的爱的能力,已经强于大多数人了。心智成熟的旅途是漫长的,你需要更多的时间自我完善。
问我治疗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我告诉他们:“当你自己成为不错的心理医生的时候。”这一结论其实更适用于团体治疗的成员。许多患者不喜欢这种回答,有人说:“这太难了!要做到这一点,意味着我和别人交往时,一直都要处于思考中。我不想那么辛苦,只想活得快乐些。”我则提醒他们,人际交往是彼此学习和教育的机会,也是给予治疗和接受治疗的机会。错过了这样的机会,我们既不能学到什么,也不能教别人什么。
15、爱的神秘性
爱的缺乏则是导致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
第三章 成长与信仰
第三章 成长与信仰1、信仰与世界观
随着自律的不断加强,爱和人生经验一并增长,我们会越来越了解周围的世界,以及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不过,由于天赋以及成长环境的不同,每个人对人生体验的广度和深度常常有着天壤之别。
患者是否认为世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混沌状态,只有及时行乐才是最现实的活法?是否认为他们生活在人吃人的世界里,只有残酷无情的人才能变成强者?是否认为世界充满善意,人人都会得到帮助和支援,所以任何人都不必为身处困境而过分烦恼?是否认为世界欠他们很多?是否认为世界自由严厉的“隐形”法律,任何人行为不端,终将受到惩罚?
如果说世界是大宇宙,那么家庭就是小宇宙,在家庭的见闻和感受,决定了我们对世界本质的看法。父母的言行举止,为我们创造了独有的外在世界,在此基础上,我们逐渐想成自己的世界观。
孩子对所谓神性的了解,往往来自父母的人性——父母充满爱心,悲天悯人,孩子们就会相信上帝充满爱心,普度众生。这样,即便到了成年,在他们心中,世界仍和童年时一样,充满爱和温暖。加入父母言而无信,睚眦必报,孩子成年后就会感觉世界充满邪恶。从小得不到关心的孩子,长大后就会缺乏安全感,对世界充满戒心和敌意。
尽管事业一帆风顺,他却生活在恐惧中,认为上帝随时会割断他的喉咙,这是典型的移情现象。许多成年人的信仰,其实真是移情的产物。
专门研究国际关系的心理学家布兰恩特·韦吉曾对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深入研究,发现美国人和俄国人在对人性、社会和世界的理解上存在惊人的差异,这些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操纵着双方的交往和谈判,而双方却浑然不觉。由此导致的结果是,美国人觉得俄国人管理怪气,在谈判桌上的言行不可理喻,甚至可能心存歹意,而俄国人对美国人也有同样的反感。
2、科学与信仰
就是探讨认知、扩大视野的意义。爱的本质是拓展自我,而爱的风险之一,就是必须进入未知的领域。我们必须放弃落后的、陈旧的自己,把陈腐过时的认知踩到脚下,抛弃狭隘的人生观。
我们应该对过去的信仰提出疑问,主动探索陌生领域,挑战某些久被视为真理的结论。只有怀疑和挑战,才能使我们走上神圣的自由之路。
我们存在一个问题是:几乎很少有人有独一无二的人生。我们的一切(包括我们的情感),似乎都是“二手的”。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只有依据二手材料,才能够让自身发挥作用。我可以信任一个内科医生、一个科学家、一个农民的话,我本来不想这样做,但我不得不这样做,他们提供的可能是各自领域的核心知识,而对那些领域我一无所知。关于我的肾脏状态、胆固醇的作用、饲养小鸡的经验...这些完全是二手材料,我完全可以接受。但是,有关人类生存的意义、目的与死亡的问题,一切二手材料我都无法接受。我不可能依靠对“二手上帝”的“二手信仰”来生活。我要想真正地或者,就必须拥有自己的语言,拥有独一无二的怀疑与挑战的意识。
除非经过亲身体验,否则我们不可以自以为无所不知。
但我们让不可相信单纯的经验,唯有多次重复实验而获得的经验,才是值得信任的知识。
“其实你是有信仰的。你的信仰博大精深,因为你崇拜真理。你坚信自己会不断进步。”我对他们说,“你的信仰所具有的力量,使你敢于承受一切痛苦、一切摆脱既往经验和迎接未来挑战的痛苦。能够接受治疗,本身就说明你重视进步。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的信仰。我绝不认为你比父母缺乏虔诚,正相反,我甚至觉得和他们相比,你的信仰更具神性,有着更高的境界,因为你具有之一一切的勇气。”
信仰上帝是否真是一种疾病呢?它是否是一种特殊的移情现象呢?是否源于我们过多地接受了父母的“小宇宙”观念,由此阻碍了我们去接纳“大宇宙”观念呢?或者说,对于上帝的信仰,是否是原始而幼稚的思考方式?为寻求更高境界的认知和道德,我们是否必须将“小宇宙”观念彻底舍弃?我们在通过心理治疗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宗教信仰会发生怎样的转变呢?为从科学的角度解决类似疑问,现实中的“临床数据”是必不可少的。
3、凯西的案例
围绕她罪恶感的来源进行,比如,她为什么认为自慰是一种罪恶?是谁这样告诉她的?那人又凭什么说自慰是罪恶?与人私通的念头,为什么是一种罪恶?罪恶的要素究竟是什么.....了解她心中对这些问题的看法,颇费了我一番精力。只有当她对自己的罪恶感开始质疑时,才开始透露性幻想和自慰带给她的诱惑。她甚至质疑整个天主教会的权威。跟教会对立当然不容易,她能够做到这一点,是来自我的鼓励和支持。她渐渐相信,我是为她着想,而非带她步入歧途。我们形成的“治疗同盟”关系,是让治疗获得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她母亲貌似温情地言传身教的背后,隐藏着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威感。与母亲冲突和对抗,对于凯西是不可想象的事。
《圣经》的第五诫——孝敬父母,你在世上的日子就可以长久;不孝敬父母,你就会很快死去?这就是你的心事,对不对?
“我恨她。”仿佛把这些可怕的字眼说出来,就能增加她的勇气,她突然大声说:“我恨她。我恨我的母亲。她从来不让我....从来不让我成为我自己。她总是要我像她一样,她老在逼我....逼我....她从来不给我任何机会。”
她已经意识到母亲的控制带来的伤害,决心改变这一切。她需要建立自己的价值观,自行做决定,这让她感到害怕。
母亲的颐指气使与父亲的不闻不问,才是凯西患病的根本原因。...她不能自行提出质疑,也不懂得独立思考。
4、玛西娅的案例
5、特德的案例
因为他很聪明,还有一笔可观的遗产,根本不用为生计发愁。...他用挑剔的态度,跟可能影响他情绪的一切事物保持距离。
“上帝拒绝你,因此你也拒绝上帝,对吗?”
“难道不可以吗?”他以惯常的反击口气说:“这个世界太恶心,一直叫人恶心。”
特德最大的安慰,就是躲在乡下独自散步。由此可知,早在10年前,在他内心深处就种下了离群索居的种子。
日记再次印证了他过去的生活方式:独来独往,喜欢像隐士一样。那年一月的某个星期天,他一个人外出爬山,赶上暴风雪,半夜才回到学校宿舍。“我是多么兴奋啊,”他写道:“平安归来让我有一种狂喜的感觉,就像全夏天那次死里逃生的经历一样。”下一次同他见面,我就问起他那年夏天的事情。
我说,“特德,你遇到不幸的事,总是归罪于上帝,抱怨这个世界叫人难以忍受;赶上奇迹般的好事,你却认为是运气。你怎么解释这些事情呢?”
特德也意识到,他不自觉的采取双重标准。从此以后,他开始留心周围美好的事物。他不仅聚焦黑暗,也开始关注光明。
我说:“听着,我不是在替你做决定,我只是在帮你分析另一种可能的选择。你却因为某种原因不考虑其他的可能性。你自己说,你想做最重要的工作,而且你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上帝。但是,当我建议你把为上帝工作作为职业时,你却极力排斥。你说你做不到。即便你真的做不到,那也没有关系,但了解你为什么做不到,是在我的职责范围之内,对不对?现在我再问你一遍:你为什么不考虑做牧师的可能性呢?”
特德叹了一口气说:“听着,你不了解我的情况。过去,每当我说对什么事有兴趣、有激情的时候,我的哥哥都会嘲笑我。”
治疗终于触及到了特德神经官能症的本源。【可细看此故事】
我当时的确很骄傲,就去告诉了哥哥,他们却拼命嘲笑我,还说我是个娘娘腔,以后我就不敢再用这个名字了。现在我突然觉得,这个名字不会让我感到尴尬。
6、婴儿与洗澡水
信仰上帝是否是一种心理病态?要消除童年时的传统观念与迷信思想的束缚,我们就必须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从上述事例可以发现,答案不止一个。有时候,答案是肯定的,例如天主教回合母亲灌输的信仰就阻碍了凯西的成长。她对信仰提出质疑,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才过上了更有活力的生活,让心灵得到了成长的自由。有时候,答案又是否定的,例如玛西娅认同 了自己的信仰,才脱离了童年时狭隘的小宇宙,进入更辽阔、更温暖的大宇宙。同样,特德的心灵重新焕发生机,与找回信仰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探索宗教与信仰的问题时,常常会陷入两种陷阱:一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律采取排斥和摒弃的态度,即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股脑倒掉;另一种则是画地为牢,不肯承认在熟悉的小圈子以外,还存在更值得深入探索的神秘事物。
对于别人教给我们的一切,包括通常的文化观念以及一切陈规旧习,采取冷静和怀疑的态度,才是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元素。
保持中立客观为幌子,对患者的宗教信仰问题一概回避,同样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在这些问题上采取平衡、客观的立场,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我真诚地希望,心理治疗者面对患者的信仰,能够采取更成熟、更稳妥的态度,而不是不屑一顾或敬而远之,甚至避之唯恐不及。
如果我们能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事物,就会感受到身边处处有奇迹。
第四章 恩典
健康的奇迹
我们可以了解患者的神经官能症产生于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因什么原因而产生,通过什么方式而发展,怎么治疗才可使患者痊愈。
我们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有的人承受创伤的能力如此强大?为什么某些人哪怕遭遇小小的挫折,都会产生轻生的念头,而有的人即使经受最难以想象的打击,也不至于自寻死路?人与人为何有着天壤之别?对于这些难以解释的谜团,我们只能简单地概括为:世界上存在着某种神奇的力量,它们凭借我们所不了解的一整套机制,在冥冥之中影响着大多数人,使之安然渡过难关,而且不致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生理上的疾病,未必一定和心理疾病有关,但事实上,二者之间的连写却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往往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生病,却很少了解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保持健康。
我们生存至今,是得益于一种比本能更奇妙的力量。我们不妨认为存在着某种神奇力量,能够对抗我们身体和心理的疾病。
梦的含义终于被揭示出来:他年轻时就希望成就功业,就像他赫赫有名的祖先,他也为此感到巨大的压力,所以在心理上恨不能“杀死”所有的祖先,以便让心灵获得自由。
她曾用一整个晚上的时间,让幼小的女儿接受严格训练,学会了自行大小便。类似的训练让母亲感到自豪,而患者心理却受到了严重的刺激,一生似乎都要看别人颜色行事。她竭尽所能去满足别人的要求,哪怕它们不切实际,她尽可能显得举止端庄、中规中矩、衣着整洁,不敢有丝毫的洒脱和放纵。
人类有潜在的欲望和愤怒,是自然而然的事,本身并不构成问题。只有当意识不愿面对这种情形,不愿承受处理消极情感造成的痛苦,宁可对其视而不见,甚至加以摒弃和排斥时,才导致了心理疾病的产生。
弗洛伊德的“说漏嘴”
为在复杂的社会上获得生存,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人人都戴上了面具。因此,意识塑造的自我,与潜意识中的自我,有时相差甚远。
潜意识都会看清真相。要让心智成熟,我们需要聆听潜意识的声音,让意识中对自己的认识更接近真实的自己。
事实上,潜意识几乎在一切方面都比意识更加睿智。
我目前(2022-8-9)感觉我的潜意识:喜欢慢、冷静、不怎么说话理性的自己。
实在要说话,也不怕被别人PUA时也会不要面子地去反问对方、刨根问底、不漏问题的自己
“集体潜意识”理论,也就是即使没有亲身经历而获得智慧,我们也可以继承祖先经历并获得的智慧。
好运的奇迹
所谓“奇迹”也许只是极平凡的事件,只不过它们与特殊的时机巧妙配合,到了天衣无缝的程度。
但有的人在恩典降临时不懂得把握。它们对类似的好运不以为然,以为不值得小题大做,结果任凭大好的机遇从身边溜走。
恩典的定义
第一,它们具有滋养生命、促进心智成熟的作用。
第二,它们的具体作用机制要么仍旧未被人们完全了解,要么完全不为人知,总之无法用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已知的自然法则来解释。
第三,它们是人类世界中的普遍现象,在不同的人身上均会反复发生。
第四,尽管它们可能或多或少受到意识影响,但它们的根源位于意识和主观思维之外。
恩典与个人的关系:就像身体包裹在衣服里,血肉包裹在皮肤里,骨骼包裹在血肉里,心脏包裹在胸腔一样,我们的心灵和身体包裹在上帝的慈善之中。衣服、血肉、骨骼和心脏都会衰朽,而上帝的慈善却永远保持完整。
我们的心智成熟会受到某种意识之外的力量帮助。
感觉作者说到这里的就是“命”,生下来就定了的,另外还有“运”,就看你后天怎么把握了。
进化的奇迹
心灵可以始终终生长发育下去,其能力可以与日俱增,直到死亡为止。
书中有“熵”示意图
个人的进化与社会的进化息息相关,这是人类进化的本质。
我们之所以能够成长,在于持续的努力;我们之所以能够付出努力,是因为懂得自尊自爱。对自己的爱使我们愿意接受自律,对别人的爱让我们帮助他们去自我完善。自我完善的爱,是一种典型的进化行为,具有生生不息的特征。
开始与结束
一旦我们相信凡人真的有可能成为上帝,就会永无宁日,因为我们不可能说出“好了,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用不着再辛苦工作了”这样的话,我们必须要不停地追求更高层次的智慧与能力,追求无止境的自我完善和心智成熟,去肩负上帝的责任。难怪我们是如此强烈地拒绝相信这一可能性。
熵与原罪
阻碍心智成熟的障碍,最大的障碍就是懒惰。
我们总是逃避必要的痛苦,惯于选择平坦的道路,这是我们的惰性使然。谈到爱的时候我也强调过,不少人的爱是虚假的爱,因为他们不想承受自我拓展和自我完善的痛苦。懒惰是爱的对立面。
人们的懒惰无处不在,为帮助患者们的心智获得成熟,我做过各种努力,发现最大的敌人就是懒惰。
他们不了解上帝的规定,也没有试着向上帝提出疑问,去质疑上帝的权威和观念。而且,他们没有从成年人的理性立场出发,与上帝进行起码的沟通,就听信了蛇的话。在偷吃果实之前,乃至在遇到惩罚后,他们都没有聆听上帝的心声,让上帝给出明确的说法。
为什么他们受到诱惑就马上行动,却没有采取某种缓冲性的步骤呢?这一步骤的缺少,就构成了原罪的本质。
我们需要选择相对艰难的道路。如果要走完这样的道路,我们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经受更多的痛苦。这当然使我们产生恐惧,从而想要逃避的痛苦。
智慧多么过人,只要深入反省,就会发现自身懒惰的一面,它是我们内心中熵的力量。在心灵进化的过程中,它始终与我们对抗,阻止我们的心智走向成熟。
懒惰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恐惧感。
上个星期2022-8-2,我就是惊恐发作了,睡太迟,没有规律的生活时间。并且,我估计我是在逃避,逃避找工作的恐惧。拿自己总是会想到过去来逃避,而没有勇气继续脚踏实地往前走。
即使找到了,去沟通谈了offer后,我又会以过去面临过相似“压力大”、“薪资结构不正规”、“公司氛围不好”的理由给否定。当然,我对自己说实话,现在的状态比67月状态好些了,那个时候就是“泛滥”到处跑,我当时都反思过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却又好像抵抗不住。
现在就是静下来,慢慢来,一切都会好起来。顶破那个东西,继续往前走。不后退,不回顾过去,不期望他人,全靠自己。
患者向心理医生求助,是为了寻求某种改变,而他们其实对改变恐惧得要命,害怕不得不吃各种苦头。这种恐惧感,或者说懒惰,使90%的患者在康复前就会忙不迭地地退出治疗。
有的患者在去看心理医生之前,就已经意识到了症结所在。他们接受治疗,只是为了确认早已意识到的可怕的人生现实。
有时候,当我即将获得建设性的思路时,脚步会突然停止,或不由自主地变得迟缓起来。我相信,某些极有价值的想法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消失,让我忙碌的半天,最终功亏一篑。为改变这种情况,我一旦发现自己放慢了脚步,就会强迫自己加快步伐,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大步迈进。与熵的对抗是永恒的战斗。
健康的力量必须时刻提防懒惰的病态的力量,后者始终潜伏在我们的身体里。
6月,看电视剧,打羽毛球,养八哥
7月,打羽毛球,玩线上游戏,聊天,听歌(睡眠不足,惊恐发作)
我感觉从8月开始,前两天,有点慌了(要有金才好啊)
邪恶的问题
懒惰就是原罪,常常通过心理疾病而得以呈现。
所谓邪恶,就是为所欲为,横行霸道式的懒惰。
真正的邪恶者却主动逃避自我拓展和自我完善,捍卫自己的懒惰,保持病态的自我。他们从不关心别人的心智成熟,甚至百般阻挠和破坏,宁可把对方伤害得体无完肤。他们病态的自我,无法容忍健康的心灵。他们一旦感受到健康心灵带来的威胁,就会尽可能予以破坏。因此,关于邪恶,我们可以给出这样的定义:邪恶是运用一切影响力阻止他人心智成熟与自我完善的行为。一般意义的懒惰,只是对自己和他人缺少爱,而邪恶则视爱为敌,与真正的爱完全对立。
意识的进化
心理医生的职责,就是扩大患者的意识领域,使其范围和方向与潜意识领域更为接近。
潜意识分为两种:一种是浅层次、个人化的潜意识;另一种是深层次,属于全人类的集体潜意识。在我看来,集体潜意识就是上帝,意识则属于个体,而个体潜意识是两者之间的界面——上帝的意志与个人意志较量的战场。
我们之所以生病,正是意识抗拒潜意识的智慧的结果——意识患了疾病,潜意识想给它进行治疗,意识就会与之发生冲突。心理疾病是意识背离上帝的结果,而所谓上帝就是我们的潜意识。
感觉最近那个惊恐就是,潜意识的我是不想说话的,交流都是打字。另外,就是有自己喜欢的信息输入,出现不看书又觉得烦这样的矛盾,工作也是如此。
往往这个时候,就去把“不想做”的去做了再说,即使刚刚开始做的时候意识它还会在“想”,去做。
在印度教和佛教的思想中,存在着一种容易使人走向退化的特质——它们把没有自我界限的婴儿阶段比作“涅槃”就如同返回母亲的子宫。我提出的神学思想则与之刚好相反:我们的目标不是要变成牺牲自我,最后只剩下潜意识的婴儿,而是培养出成熟、自觉的自我,进而发展成神性的自我。
力量的本质
归根到底,政治的力量和德行以及智慧无关,最愚蠢、最邪恶的人,也可能成为地球的统治者。而心灵的力量则完全存在于人类心中,它和强迫、控制别人的力量没有关系。拥有强大心灵力量的人,完全可能是拥有万贯家财的富翁,也可能占据着领导者的地位;他们同样可能是穷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力。既然心灵的力量不是控制别人的力量,那么它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力量呢?简而言之,它是在意识基础之上做出决定的力量,亦即意识的力量。
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可以通过自我反省,最终摆脱迷蒙的状态,这才是应该提倡的做法。找到人生的方向,通常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仅仅依靠投机取巧或头脑中的灵光闪现,很难达到目标。真正的自知自觉,总是缓慢而渐进的过程。我们踏出任何一步,都须有足够的耐心,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反省。我们更应该态度谦虚,脚踏实地。心智成熟之路,是永不停歇的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倘若觉察到与上帝密切的关系,我们的空虚和寂寞,都会一扫而空,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神交”吧?
这种感觉是自己进入,而非逃避另外一种状态而强行进入。
心灵汲取到足够强大的力量,固然令人感到愉快,同时也可能使人恐惧。一个人知道得越多,就越是难以采取行动。
所谓心灵的力量,不单是要意识到各种可能的情况,随着认知范围的扩大,我们还要具备当机立断的能力。
俄瑞斯忒斯的传说
如果我们偏离潜意识的意愿,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对残酷的现实可能不闻不问,我们的目的只在于捍卫自己的意识,不让真实的信息浸入其中,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形称为“意识的防卫机制”。
频繁的噩梦、过度的焦虑、极度的沮丧,这些症状在我们身上不断出现。虽然意识可能与现实脱节,但无所不知的潜意识总能看清真相,并以上述症状来提醒我们做出及时的改变。心灵产生的种种症状,或许让我们难以接受,但它们却是一种恩典,是意识之外那股滋养心灵的强大力量发生作用的结果。
惊恐发作,好似潜意识在提醒我:不能再这样无规律了,睡得太迟,白天也可以不看书、不聊天、不打游戏,去做做其他的,比如,到这里来打字或者打字写写东西,运动运动,看看公司。
即便承认自己确实出现了某些奇特的症状,他们会下意识地把责任归咎于外界——家人的漠视、朋友的虚伪、上司的压榨、社会的病态,或是自身命运不济。只有少数人能正视自己的症状,他们清楚地意识到,这些症状说明他们内心深处真的出了问题,他们听从潜意识的暗示,并从中得到帮助。他们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忍受治疗中必经之路的痛苦,也有次得到巨大的回报。
6月份就是,脑干莫名地会抽出过去那些黑暗的东西,比如,自己从小到大对某些人的经历,那种东西一来,就感觉脑袋下方像被一个锅给盖住了,不通气。然后自己要打通气,就死死往里面想。我当时分析,可能自己是在逃避,好像非得要把这个打通了才去开始找工作,害怕自己在之后的工作或者生活中再次被坑。这或许就是一种不敢迎接挑战的心态吧?越是去敲打那个锅,其实越痛苦,最后都惊恐发作了。虽然那个时候告诉自己,活在当下,但那个锅真的是太嗡嗡嗡了。其实,就是开始了意识与潜意识的斗争了。要把它压过去。
只有俄瑞斯忒斯能看见的复仇女神,代表着他自己的症状,也就是他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而复仇女神变成仁慈女神,以为着心里疾病得到治愈,整个过程和我们前面谈到的病例完全一致。俄瑞斯忒斯实现了局面的逆转,是因为他愿意为自己的心理疾病负责,而不是一味地逃脱责任或归咎到别人头上。
俄瑞斯忒斯没有怪罪家族,没有指责他的父母或祖父母,尽管他完全可以那样做。他也没有归咎于上帝或者命运。与此相反,他认为局面是自己造成的,他愿意为此付出努力洗刷罪过。
是的。与他们无关,之前我也想过,不要把现在的遇到的种种情况和过去认识的人挂钩,那就是在找借口推脱责任。我其实很讨厌那些跟你聊天就贴标签你性格,还把你的性格马上和原生家庭挂钩的思维。那种思维总是会引导你去想过去,引导你去想的都是负面的东西,再把这些东西给你的原生家庭挂钩。我其实很想问问持有这个思维的,为什么你们总是看到相似的地方,而不去发现不同的地方?我觉得我有很多不像的,你们怎么解释?其实,很多人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而不是你和你原生家族的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个会延伸到人性的课题)。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不一样。
敢于为自己承担责任,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患者正视自己的心理疾病,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就更容易克服困难,实现转变,彻底摆脱童年的梦魇或者祖先遗传的诅咒。此时他们会意识到,自己正在不如崭新的天地,曾经无比复杂的问题,变成了难得的机遇;令人痛恨的障碍,变成了值得期待的挑战;头脑中可怕的杂念,变成了有益的心灵启示;令人恐惧的内心感受,变成了活力与希望的来源;沉重的精神负担,变成了来自上帝的美妙恩赐。当然,疾病的症状也会消释。
对恩典的抗拒
克服一切困哪:治疗费用不足;过去接受治疗期间,与精神病医生或精神病理学家打交道时,曾有过及不愉快的经历;亲人或朋友极力反对;医院服务人员态度恶劣等等。。。。但说实话,我的作用充其量只是一种催化剂,归根到底还是要靠患者自身的努力。
精神病患者而言,其病情的产生是他们在出生后的九个月里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所致。对于人格失调症患者,在婴儿期,他们可能得到完善的照顾,不过从九月到两岁期间,他们没有得到呵护和关爱,所以他们的症状比精神病患者轻微,不过仍旧相当严重,同样难以治愈。神经官能症患者则是在幼儿时得到过照料,但从两岁之后,尤其是从五六岁起,他们开始被父母所忽视,因此与前面两者相比,神经官能症的病情更为轻微,也容易治愈。
这都记不清2岁以前的事了,只是看照片可能还有些记忆。那个时候好像不知道什么是父母,就是天天可以看到,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更熟悉一些。幼儿园自己还挺积极的。刚刚读小学,第一天上学,母亲就睡觉(每天如此),都是自己起床,根据母亲昨天说的在哪里拐弯到的学校。后来,早上起床自己煮鸡蛋下面吃,等等。可能还有很多小伙伴和我有相同的经历吧。
在此期间,假使孩子能得到适当的爱和照顾,早年因缺少爱而产生的心灵创伤,则可以得到彻底治愈。
原因就在懒惰的天性,我们体内都含有熵的原罪成分。熵的力量促使我们故意对抗治疗的力量,使我们宁可得过且过,不愿意耗费任何力气,只想维持当前的生存状态。殊不知,这样做只会使我们远离天堂,接近地狱。
心理治疗的顺利,意味着患者不再软弱,不再害怕应对无情的现实。患者会突然间意识到,他们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事情。这种无限自由的感觉,可能让有的患者感到恐惧。
我也有过那种感受,我就是自己的主人。
我的就是我的。
迎接恩典的降临
恩典是我们自己挣来的。
恩典的概念:让人们更好地把握前进的方向;帮人们接纳从天而降的恩典;鼓励人们坚持前行。
“我们究竟能不能成功迈出这一步,”我会对他们说,“是你们每个人自己的责任。”也是我自己的责任。路已经摆在那里,一步步往前走则是我们的事。恩典可以让我们不至于摔跤,让我们知道往前走是上帝的意旨。我们还能要求什么呢?
关键词:
人生地图
神经官能症
人格失调症
移情
抑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