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徐文兵讲黄帝内经前传

2023-03-10  本文已影响0人  更美好的事

追溯中华文明的起源

《三皇本纪》

在《史记》中,没有对黄帝之前的远古时代的记录。

秦始皇焚书坑儒、项羽火烧咸阳城,很多远古传承下来的书籍就此失落了。

但是中华远古文明的过往以神话传说的形式一直在传承。

幸好唐代历史学家司马贞根据前人的记载编写《三皇本纪》,对历史做了补充。

文明的起源是“火”的运用,所以中华文明始于燧人氏钻木取火。

书中提到,《韩非子》记载“钻木取火,以化腥臊”。火帮助人类更加轻松地消化食物,人类便有了多余的能量来进化脑子。

书中还提到,《尸子》记载“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这里提到天文星象,根据天文学推算燧人氏生活的年代,距今大概17500年。

这个时间符合上一次大冰河时期的结束期,估计人类在那个时候得到重新发展文明的机会。

燧人氏之后的中华文明有著名的三个发展时期,俗称三皇。

三皇是指伏羲、女娲、神农这三个时期。他们不只是三个人而是三个氏族。

伏羲氏发明八卦、河图洛书(术数之学)

书中说八卦的本意是与天文星象有关,是用来表示阴阳能量转化的。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说的就是二至、二分和四立。

在天文历法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先先根据阴阳能量的极点来定下冬至、夏至。接着根据阴阳能量的平衡平分来定下春分、秋分。后来又根据阴阳能量的转换来定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这就是八卦的本意。

六十四卦则是把一年均分为64份,也是以能量的循环变化为标准来划分。

所以理解基于阴阳能量变化这个规则,我们再去看《易经》,也许会有新的体会。

“阳爻”表示阳

“阴爻”表示阴

三个阳爻表示夏至(乾卦)

三个阴爻表示冬至(坤卦)

两个阳爻和一个阴爻表示离中虚--春分

两个阴爻和一个阳爻表示坎中满--秋分

兑卦、震卦、巽卦、艮卦分别表示四立。

“伏羲的先天八卦本来是表达时间能量的概念,后来被广泛运用于对空间的描述,这就衍生出了一个名字--后天八卦。”

河图洛书是对八卦的另外一个发展,术数之学的数。河图是方位图,把东西南北中分成五份,用十个数字去代表它。

“天生水,地成之”代表北方(下边)

“地生火,天成之”代表南方(上边)

“天生木,地成之”代表东方(左边)

“地生金,天成之”代表西方(右边)

“天生土,地成之”代表中间。

估计大家留意到了,这方位怎么跟我们平时看得地图不一样呢?平时地图北方在上边,南方在下边,东方在右边,西方在左边。

是的,这里的方位其实是星象图方位,如果观星的人就明白,看星象就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这些方位又涉及木火土金水的五行概念。

所以说河图洛书的起源于星象天文有关。戴九履一,左西右东,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八(东北)  九(正南)  六(西北)

三(正东)  五(中间)  七(正西)

四(东南)  一(正北)  二(西南)

还可以根据以下规则来选择自己的幸运数字。

土:4、9

金:5、0

水:6、1

木:7、2

火:8、3

伏羲统治时期还发明了文字、出现了嫁娶制度和饲养家畜。

女娲炼五色石

女娲时期最大的贡献的就是生育与繁衍。

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应该还是与天文星象有关。

我们知道历法在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女娲补的是太阳历的历法。在那个时期,用的是十月历。补历法就是闰岁。

神农氏尝百草

神农氏尝百草,农业得到高速发展。

这个时期出现《神农本草经》,确定药性,将药分为上品、中品、下品。

神农氏还将八卦演变成六十四卦。

这四个时期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那个时候的中文文明有三大特征:

1、神权大于君权

2、文明迁徙路线:四川阆中-甘肃天水-河南

3、观星天象

中医,与那个时期的巫有关。

息壤,遇水膨胀,是那个时期人们治水的材料。

追溯神奇中医的起源

《史记 五帝本纪》

黄帝时期

炎帝时期之后,就到了黄帝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华文明继续得到很好的发展。

要学习中医就必须了解《黄帝内经》前身由来。

《黄帝内经》虽然以黄帝和岐伯为主角,但是其实是后人改编的。

《黄帝内经》是一本奇书,它一开始并不是叫这个名字。

它之前的名字分别是:《上经》《下经》《阴阳揆度》

原书是晦涩难懂的经文,大家可以去看看道家秘传的《玄隐遗密》,这本书应该就是《黄帝内经》的原书内容。

当然《玄隐遗密》也是商代容成公根据更加远古的经书编写的,在商代之前的经书已经不可考究了。

春秋战国时期

《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

神医扁鹊是《玄隐遗密》这一脉的传承人之一。扁鹊是个很有天赋的人,跟着长桑君学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生医术神乎其技。据说他给人看病,都是看一眼就知道病人的底细,很厉害。

汉朝

太仓公淳于意的师父是公乘阳庆,他手上有秘传的黄帝和扁鹊传承的经典,包括《脉书》《上经》《下经》《五色诊》《奇咳术》《揆度》《阴阳》《药论》《石神》《接阴阳》

书中中医知识摘录

“人的精气或者元气去发育大脑以后,胃肠功能就相对弱点儿,这是互为因果的。”

“烤火也是很好的驱寒保健的方法。”

“火疗作为一种疗法,除了艾灸以外,还可以用烤热的石头熨烫自己的身体。”

“龙专指东方的一种星象--东方青龙。”

“医生开药的时候会注意阴阳,一般奇为阳,偶为阴。如果用一些攻法(泄),处方一般用三味药,君臣佐就够了。如果用补益的方法,处方一般用四味药,君臣佐使。”

“音乐是古代巫师布道场、营造气氛的媒介,她发出声,人们听到后会在心里形成一种音,达到一种通神的效果。”

“中国人的思维高级在抽象。”

“现在的孩子们都看漫画,看动画片,加上现在游戏软件的泛滥,导致孩子的思维停滞在具象的、浅薄的欢愉中。”

“家长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吃饭的时候就专注吃饭,看书的时候专注看书的生活方式。”

“《神农本草经》里总结了药物之间的七种关系: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一定要控制自己的饮食,选择天气好的时候安步当车,让自己多余的能量得到运行,得到疏泄。”

“不管病人有什么病,我就观察他的脉象,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得虫子病有一个特点,皮肤粗糙,但头发倒长的很好。”

“寒湿是给这些寄生虫提供了一种生存条件,寒湿并不是化成了虫子。”

“伤了五脏里面最重要的脾,不能做更久更多的活儿,不能熬夜。”

“不管多大的病,人只要能吃五谷养自己的后天之气,就对疾病的治疗有好处。”

“中医特别讲究养生防病,第一,不能受风,第二,出汗以后不能溅水。”

“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这是中药的基本理论。”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