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申辩》:反省生活,认识你自己。
看这本书是罗翔老师在他的视频号上推荐的,罗翔老师的有的说法和观点我很认同,再说苏格拉底,很多人都引用他的那句“一个未经省查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说实在的我也在很多地方引用,可是对于他的思想还是知之甚少,借着这本书也想对他的思想有所了解。
从本书的名字简单的理解,苏格拉底的申辩就是苏格拉底对于他被判死刑这件事做得一个自我申辩,而这个申辩是由他的学生柏拉图记录写成的,就如同中国的《论语》,是由孔子的学生记录的老师言行一样。但就表达的思想而言,到底是苏格拉底的自己的思想,还是柏拉图借助记录老师苏格拉底的申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还有很多争议,但这已经不是重点了,重点在于所表达的真正思想内容。
苏格拉底的申辩主要讲了三个主题,第一,无知之知:无知之知并不是一个静止的知识状态,而是一个动态的辩证过程;第二,教育的目的:真正的教育不是把某些观念灌输给人们,而是激发人们关爱自己的灵魂。第三,对于死亡的态度,死亡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没有人知道。正如所说的“未知生,焉知死?”积极正确的面对死亡,才是正确的态度。
01 无知之知
《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节写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中国古代老庄哲学就提出,人类认知能力是有天然缺陷的,自信的否定各种虚假的知识,才能真正达到无知知之的化境。这和苏格拉底的无知之知是相通的。
苏格拉底的无知之知,是通过和不同的人对话,通过对伪知识的不断否定,来找到朝向美好生活的可能性。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别人,都是在不断地省察中否定这不美好的生活。
“一个未经省查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想必这句话被无数人引用过,也有无数人写反省日志等等,省查生活。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无知之知并不是一个静止的知识状态,而是一个动态的辩证过程,也就是反省的的过程,人只有通过认知自己的局限才能过有意义的生活。
看来坚持写反省日记,是过上有意义生活的最正确选择。
02 真正的教育
真正的教育不是把某些观念灌输给人们,而是激发人们关爱自己的灵魂。他取决于已汇总非常自我的省察和约束。好的教育的成就,不在于使学生学会了某种说法,而在于使学生们学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能够独立地辨别错误和确认自己与永恒真理之间的关系。一个使学生重复自己的学说的教育家,只是匠气十足的老师,而一个能够使学生创造出与自己不同的思想方式的哲学家,才是伟大的万事师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就是这种师生关系的最好例证。最伟大的教育,往往会最大限度的使人释放自由的能量。
从这里,我想到了孩子的教育,我总是想让他按照我的目标和要求去学习和做事情,完全忽略了他的自己的思想,没有充分释放他的天性,甚至还在不断打压他的思想和天性,这完全是和教育是背道而驰的。我应该培养的是一个有判断力,有独立思想的人,而不是盲从的服从者。给他的教育应该是自由的教育,而不是填鸭式的教育。但具体怎么做,这还有待于自己不断地学习和在实践中探索,但至少自己在思想意识上能意识到,努力去改进,相信会做的越来越好。
03相通的底层思想
这本书提到了很多思想,比如无知之知,中国古代老庄哲学就提出,人类认知能力是有天然缺陷的,自信的否定各种虚假的知识,才能真正达到无知知之的化境。这和苏格拉底的无知之知是相通的。
孔子和苏格拉底一样,对政治中必然存在的问题也有着深刻的洞察,他把礼乐教化放进政治制度的范畴。但苏格拉底不寄希望与政治制度,而是寄希望于人民的自我觉醒。他坚决的退出了政治制度领域,把自己的政治活动限制在教育上,通过改造雅典人的灵魂实现美好的生活。
一方面,我感叹于世界底层思想的想通,另一方面,作为个人,感叹于还是要大量的看书,多多的看书,什么书都涉猎。底层逻辑思维的想通,只有多读书,才能从不同角度看到这些想通的东西,越来就越看的明白,想的明白,从而影响和改变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是不是也可以说“书读百本,其义自现”呢?
反省自己的生活,认识自己,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去探寻生活的意义,努力让自己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