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观后感

2019-03-06  本文已影响0人  宁静致远K

昨天下班回家,在婆婆那边吃了晚饭,李先生就带着公婆和我,一起去看电影。

到了电影院后,我们就用家里电影券,去兑换电影票,票务员要求我们四个人补交20元,因为一直以来我们用电影劵看电影,从来没有补过钱,便多问了几句,原来是因为《流浪地球》的发行价本来就比其他电影高五元,不过这也可以理解,电影票价要上涨本来就是大趋势,再加上这可是中国科幻电影啊,而且原著还是刘慈欣大神。

其实在走进电影院之前,李先生已经有了这个电影的观看链接,我俩硬是都没点开,在等着去电影院看,事实也证明,等待是值得的。

电影的特效制作的还不错,虽然不如我们之前看的《阿丽塔》,但是就国内目前的水准来说,确实全是顶级的了。虽然电影有些情节衔接的不是太好,人物性格也没有太饱满。但这也不太影响我的观看体验,心里还是会为中国人能拍出这样的科幻片,而且还是灾难片而感到骄傲。

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刘培强在撞击火星之前,和刘启的对话,父子之间曾经的隔阂也因此化解了,这一大家子人,本就聚少离多,虽然刘启和朵朵会喊爷爷老东西,朵朵也会叫刘启刘户口,但是他们的内心还是视彼此为最亲的人,只是感情的表达方式各不一样而已。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这个交通提示语的首尾呼应也挺好的,刚开始是刘启盗用姥爷车卡的提示语,最后一次是他自己的初级驾驶员提示。然后我们今天在编辑春季乒乓球比赛通知邮件时,就改编了这句话“道路千万条,参与第一条。比赛不报名,亲人两行泪”。大家读了以后感觉还挺有意思的。

现在很多好莱坞大片为了中国的电影市场,会特意添加一些中国元素。而这部电影为了提现全球性,也有很多国际元素,如俄罗斯宇航员与吴京的合作,其他各国救援队员的表现等等。而其中我觉得最妙的在于,影片中关于中国人对过年大团圆的坚守,而且这个电影又正是在春节档上映。让老外们对中国的春节文化又加深了一层了解。

网络上关于这个电影的讨论几乎就没断过,褒贬不一,但更多的是表扬,我个人也觉得即便这部电影的票房不能超越《战狼2》,但是她在中国的电影史上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首先这是中国近年来第一部科幻电影,其次这是一部更具有美国大片式的灾难片,还因为这部电影,中国电影市场上的一个病态现状有可能开始扭转——电影的投资多用于电影本身,如特效,而少用于演员片酬。

对于吴京的最初印象,是《小李飞刀》里重情重义的阿飞,然后再看现在的他,已然是一个成熟睿智的硬汉形象,甘愿零片酬出演,还追加投资,帮助后来者,给了目前的中国电影市场很多的正能量。

有了这样众所周知的开头,这股清流应该会越涌越大的,相信我们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出色的中国电影。

《流浪地球》观后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