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读书会 |《教育常识》

《教育常识》读书笔记(33)

2019-08-20  本文已影响114人  甘肃省天水市海湾小学_马国强
《教育常识》读书笔记(33)

今天学习了李政涛老师的《教育常识》第四十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李老师开篇说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夏丐尊的名言,也是很少会被人否认的常识,常被人提及。

《圣经》里有一句话:“要爱你们的仇敌。”我很是不解,自己的仇敌往往有咬牙切齿之恨,如何能够爱得起来?

    回到了一个根本的问题之上,什么才是“爱”,尤其是对学生的爱?

    俄罗斯哲学家索洛维约夫对“爱的意义”有一番经典的解释。在他看来,人类的爱有两种:情感之爱和理性之爱。

    情感之爱的特点,是有条件有选择的。

    理性之爱则不然,它超出了情爱的窄范畴,是一种宽向的无条件的人类之爱,不论这个人的长相、气质、人品、职业和社会地位如何,“我”都尊重他的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以此来看,教师对学生的爱,同样有情感之爱和理性之爱之分。

对学生的情感之爱,必定是有条件有选择的。这样的爱是“小爱”。

    对学生的理性之爱,则不论这个学生的长相如何、气质如何、学习成绩如何、家庭背景如何,对老师的态度如何,教师都无一例外地爱他,理解并尊重他的生命存在的独特价值和意义,进而全身心转向每一个学生,将其生命的潜能挖掘出来,彰显出来,变为现实的生长和发展。这样的爱是“大爱”。

所谓“大爱无边”,就是没有边界、没有选择、没有条件的爱。

    只有在理性之爱的意义上,教师才可能做到“热爱每一个学生”。

最理想的教育之爱,是有情感之爱作为基础的理理性之爱。这样的爱,具有改变人和发展人的教育力量。

    如此理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依旧可能会流于空洞。

我曾经看过一张照片,是苏霍姆林斯基与一个学生面对面谈话时的照片。他的眼神让我怦然心动,我看到了一种爱的温情和柔情,从他注视学生的眼睛中透射出来,而且是那么自然质朴,苏霍姆林斯基所言的“把一切心献给孩子”,以及他提出的各种有关“爱学生”的观点,在那一刻,我相信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