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言菊语】忆我的端午节
2020-06-25 本文已影响0人
山中雏菊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今天是端午佳节,关于这个节日的来历,网络上有太多的信息和话题,你可以任意浏览了解,而我要说的是我小时候的端午节是咋过的?
小时候不知道端午节是啥节日,只知道到了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我要和长辈们在太阳没出来之前,到山上薅艾草、车里草、拽成双的大麦、摘成对的核桃,太阳出来了,拿着一早上带着露水的成果,回到家里,吃母亲煮的蒜头和鸡蛋。上午则是到学校,和伙伴们玩耍嬉戏,中午放学回来,吃一年也难得吃的饺子和母亲炸的油条或者菜角,下午放学后则是围坐在大人身旁,等着家长用布头,中草药缝制好香囊戴在脖子上,然后在额头上、耳朵旁涂一些雄黄酒,手腕和脚腕上戴上五色彩线,就可以出门到处嘚瑟了,和伙伴们比一比谁的香囊好看、谁的香囊好闻?谁的五色线搭配更和谐?谁家今天中午吃饺子了,啥馅儿的?只于为啥天不亮去野地里整大麦、核桃,没有细细追究过。艾草据说是端午节这一天采摘的药用价值高,雄黄酒是用来辟邪吓唬蛇、蜈蚣的,香囊据说也是能驱赶虫子。我清楚的记得有一次遇到一条小蛇后,我急忙把戴在脖子里的香囊拿出来,那小蛇就走了,回到家里我还把这件事讲给母亲听。之后,我更加笃信香囊会把蛇吓跑事情。现在想想,那只不过是小蛇正常爬行罢了!
总之,我的童年过端午:不知端午的来历,没有这一天放假的规定,也没有吃粽子的习惯,更没有端午朗诵相关的诗歌,有的只是香囊香、饺子美,五彩丝线艳……
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丰富,斗转星移间,慢慢了解了端午佳节的来历、懂得了端午佳节承载着人们,对圣贤屈原、曹娥的缅怀,对健康的追求,对疾病的防治,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78399/096001c7b3c28cb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78399/3d0c933357979af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78399/c4a8320e00b261c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