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播音日更

世界待完成

2018-12-23  本文已影响1人  侯琳宣

  像《苏菲的世界》那个故事一样,读书,特别是读故事的时候,我们会感受到世界是一层一层的,我们在看书,书里的人在看书里的书,于是我们也会反思自己所在的世界会不会也是一本书……

  记得我看过这样一张图画。画上有三个在读书的人,第一个人只读了很少的书,他在书中看到的世界是美丽而安逸的;第二个人看的书较第一人而言更多,他看到了美丽安逸世界背后的苦痛与纷争;而第三个人,他看的书比前二者都更多,他不仅看到了世界表现的美丽,背后的苦痛,更是看到了磨难之后希望的曙光。我更想把这幅图画理解为人生的过程。随着我们的成长,越来越了解我们的世界这一过程。

  要是按照这个思路去想,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本书。随着岁月的推移,我们也在慢慢书写着自己的一生。有高潮,有低谷,虽然最终都是一样的结局,但每本书的中心思想都是独一无二的,属于自己的。突然有一个想法,如果在死后,每个人都变成了一本记载着自己人生历程的书,被摆在天堂藏书阁里,会是怎样的情况呢?不过,如果我是一本有自我意识的书,我想我还是会糊涂得弄不清楚自己的中心思想。

  所以才要一直翻阅啊。

  像是童年的爱丽丝之梦,书里有一个待完成的世界,男孩很忙。每个孩子都是探险家,是自己世界的英雄。我们的世界,等待着我们去完成。

  有一首关于有趣的小诗想要分享给大家:

「 《世界待完成》

  “我也很忙啊,”小男孩

说,他在书里迷了路,

书里的男孩,迷路在

书里,他什么也没有

除了一只紫色蜡笔

和他救他出来的灵光。

“没有人能和我坐在一起,

我没有空间。

                        我忙

我也是很忙的。

我们现在

不想听到任何噪音。”

他从头

翻到尾,一遍,再一遍;

插图里掺搅着如风的

叹息,渐渐让人发晕,

                            世界

那么难懂,那么高高在上

像一场雪下了两天

无法停歇。

              那些渐渐下沉的

灌木,

还有大树和小鸟——二者同病相怜,

到底要如何再次偷偷地

                      爬上来?

现在随时,散落其中的诡异的,

神圣的和野蛮的,还有动物

——哦,皮毛,

红眼睛的爪,呼喊着

回家——都可能冲出书页

来到房间里。对它们试试

他差不多学过的那些

                              咒语?

他叹气道,“我需要一个大人;

没办法做完这些啊,

我一个人。”

            而始终,仿佛

一心要阅读自己的

雄辩似的,冬天仍继续

翻阅着它自己。

作者 / [美] 西奥多·韦斯 」

读完这首诗,给我的感觉是一种孩童式哥特。有一点点可爱,也有一点点任性地书写着自己的世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