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在上学?
孩子开学不到一个月,我已经分不清到底是他在上学?还是我在上学了?太累了。
1
在孩子没有上小学之前,我以为家长就是需要帮助他批改一下作业,稍微辅导一下功课;上学后才发现原来不仅仅如此,下班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赶紧打开微信,教孩子写作业,写完签字,后来还要帮他预习功课,再后来竟然还要教他做广播体操,帮老师去录学籍表,帮孩子打扫教室卫生……
我都惊呆了,我觉得我包办了老师的职责,做了本该孩子去一点一滴学习的事情?我上这个学有什么意义?稍微有个风吹草动就叫家长,还必须随叫随到,不去的话就会给你安上一个“你不重视”的罪名。
总结做这不到一个月的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家长,我心累,我觉得这是在逼一个职场妈妈转成专职妈妈,都说老师是园丁,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可是一个园丁,整日里不除草、不剪枝,不浇水,所有的工作全部交给家长做,你们都在干什么呢?
2
其实相信很多家长都跟我一样,肯定觉得每天压力都很大,光是每天的短信、微信恐怕都收到让人心惊,真所谓“老师动动手,家长忙翻天”。
网上比比皆是各种吐槽,看来大家都有一样的困惑,当年减的负大概都减到家长身上了。
到底谁在上学?本该是孩子的事情也成了家长的事,有退休老师就吐槽说:“以前我们布置作业都是在黑板上写,学生抄,到现在都是发微信,父母不回家孩子都不知道作业是什么?年迈的爷爷奶奶都没有办法辅导,父母回来写作业,当然又会拖很晚。”
再说家长的文化水平不能一概而论,好多家长可能达不到要辅导孩子作业的水平。
就算可以达到,但家长毕竟不是老师,并不能真正引导孩子的学习思路,正确率保证了,但是学习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我相信老师想法也许是好的,孩子的教育也应该是学校和家庭互为辅助的,可是这样着“家校协作”的口号,全推给家长,似乎已经完全忘了学校教育的本质。
3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礼记》
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能代领孩子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能分清善恶,知道自己要什么,并能为之奋斗。
说实话,将孩子的作业交给家长,并不能养成孩子独立自主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检查孩子的作业确保正确率,这使得孩子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依赖心理,也容易让孩子产生不负责任的想法。
家长把老师的工作进行替代,那么老师就不会真正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和教学效果,学生的整体水平没有办法得到评估,那教师的教学质量可以保证吗?
在我看来,”家长签字“这种做法可以延续下去,但也只能限制在家长保证孩子在合理的时间完成作业,保证孩子做作业时的认真状态。不包括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协助完成。
批改作业是老师的职责,也是老师最擅长的事情,不能把这样的职责过多推给非专业的家长。
教育是很专业的事情,学校和家庭的界限不能被模糊,教育的责任不能被转移,家长和学校各司其职,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4
从我们家长辈上学的时候,就一直强调分数至上,搞各种排名,日榜、周榜、年榜,学校里评先进,搞活动都是以成绩为主线,这直接导致了我们只能是考试的机器,而更加重要得沟通,理解,坚持,爱通通都没有教给我们。
仔细问问自己,有想过自己吗?知道自己是谁?要什么吗?
我们这一代的悲哀,就是根本不知道自己追求什么?这难道不是教育的失败?今天还要延续吗?
所以老师不要囿于方寸之地,应该以博大的心去爱孩子,尽责任,来浇灌祖国的花朵,让他们慢慢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