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烂漫时》—致敬教育界的伟人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十多年前,大山里的女孩十四岁嫁人生娃,大家可能不觉得奇怪,但十多年前大山里的学校,一个年级一百名女生,全员上线考上大学,简直就是不可能实现的神话。但这就是事实!
好久没追剧了,这次利用四五天时间我追完了二十三集热播剧《山花烂漫时》。这个剧说的是广为人知的丽江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的故事。
张桂梅在华坪任教多年,亲眼见证了贫困山区人民因愚昧无知,给辍学女孩带来的悲惨现状,因而坚信:一个受过教育的女性可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改变三代人的命运。为此她推动创建了全国唯一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
《山花烂漫时》剧情非常贴近生活,在诠释事迹本身的庄重和崇高的同时,不失生动性,让人笑中带泪,泪中有思。演员宋佳演活了张桂梅,她的每个细节演绎都极为自然,带给观众沉浸式体验。
张校长的伟大人格已举世闻名,被称为时代楷模,在此我就不再赘述。剧中让我震撼的另一方面,是张桂梅老师闪光的教育理念,使她创造了高考奇迹, 成功挑战不可能,让大山里的女孩逆天改命,让梦想之花璀璨绽放。
剧中张校长的教育理念,我大致梳理了三点,我认为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为人父母借鉴学习。
一、倾注无尽的爱心和耐心
张桂梅为了招聘到一本学历的优秀教师,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招学生比招老师难度更大。
在张桂梅带领下,新到任的老师们集体翻山越岭,挨家挨户苦口婆心,将山里一个个辍学的、失学的初中女生,像挖土豆一样把她们挖出来,劝服她们上免费女高。
开学当天突遇暴雨,在张桂梅求助下,各方支援力量进深山、穿索道、 趟激流,骑牛赶骡,开拖拉机、骑自行车等等,将学生们接出大山。
张桂梅说过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她是真的说到做到。
谷雨爸为了收三万块彩礼,将十四岁的谷雨许配了婆家,张桂梅多次进山阻止,最后写了张三万块的欠条给谷雨爸,答应分五年还钱给他。
成绩优异的蔡桂芝,为了保护母亲不被父亲家暴,不肯离家上学,张桂梅亲自去到她家,让她父亲做出承诺,才把孩子带到学校。
从小被爷爷带大的宁华,到了生理期以为自己得了绝症,带着绝望和恐惧离开学校,张桂梅立刻放下手中一切,爬山越岭到她家告诉她真相,给她希望。
成绩垫底的柳细莺和邻校男生谈恋爱,学习更是下滑。张桂梅让男生去工地搬砖,体验农民工的艰辛,让他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她用宁疏不堵的方式巧妙瓦解了这段早恋。
很多孩子都亲切地称呼张桂梅老师为“张妈妈”。张桂梅用无尽的爱心和耐心,为女孩们铺就了一条走出大山的路。
二、赋予高远梦想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这段豪情万丈的誓词出自于华坪女高校训,也是贯穿全剧,支撑华坪女高人前行的精神力量。
大山里重男轻女思想非常严重,女孩们似乎注定只有生育一个角色,这种观念代代相传。大多数女孩十四五岁就被迫嫁人生娃,换取彩礼钱贴补家用或留给哥哥弟弟娶亲用。她们的母亲、祖母甚至曾祖母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大山,她们以为山的那边还是山。
读书受教育、培养自立自强的观念,是消除愚昧的最好方法,也是女孩们走出大山的第一步。
剧中有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由于学生底子太差,拼搏两年,高二快结束时,学生成绩还是提不上来。孩子上不了大学,就没办法走出去看世界,张桂梅为此组织了一个特别的活动。
她让这一百名女生在校门口的公告栏上写下自己理想的大学和高考目标分数。很多学生对高考知识一无所知,对中国有哪些大学都不了解。 通过基本普及,孩子们填写完的志愿和分数后,老师们看了目标分数觉得太高,还想往下改,张桂梅霸气地说:你们把黑板檫了重写,每人志愿提两档,分数至少加100!瞄着星星打,总比瞄着房檐打得高。
第二天早上,孩子们看到自己的志愿分数提高那么多,都惊呼起来说不可能做到。张桂梅说我相信你们一定可以做到,字已用油漆写上不能修改,会一直保留到高考结束。
有了高远目标的指引,加上师生们齐心协力背水一战,奋战一年后,学生们高考全员上线,一个不落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她们缔造了高考神话!
剧中张桂梅老师有句话特别打动我:理想、希望、信仰,追求美好的憧憬,这些东西比什么都有力量。我希望她们提高的不止是成绩,还应该有眼界、心气,不管将来何去何从,都要活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
张桂梅老师用高远志向激励孩子,点燃了她们心中的那盏灯,让这些女孩们自己去看看她们口中所说的“山的那边”。
三、磨练坚强意志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红梅赞》这首歌是华坪女高师生们最爱唱的一首歌。她们的精神面貌也如同红梅,傲立风雪,向阳而生。这种精神面貌的树立,离不开张桂梅的用心浇灌和女高办学过程中的艰苦磨练。
学习之余,张桂梅带领学生们看红色电影、唱红歌、背诵毛主席诗词,让红色精神在年轻一代中传承,增强她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和凝聚力。
谷雨是张桂梅招的第一个女生,因为家庭原因和对学业的不自信,她主动辍学音讯全无。当她渴望重返校园时,张桂梅却冷漠地拒绝了她,谷雨只得在校门口搭建棚子继续学习,直到成绩全部达标后,才重新接纳了她。
在张桂梅递给她早已准备好的学籍,两人相视而泣随即又相视而笑时,我深深感受到张桂梅的良苦用心。她不会接受一个轻易放弃的学生,她想逼谷雨一把,看看她有没有奋力向前、向死而生的勇气。
创办华坪女高的路上,资金短缺一直是个重大问题。上面拨款的200万,盖了教学楼、买了基本设施,很快就花完了。直到伙食费欠费,工资拖欠,几个老师离职,学校陷入艰难困境。张桂梅愁得焦头烂额,四处化缘拉赞助。
听说学校停电了,她怕孩子们放弃学习,晚上着急忙火往回赶,回学校发现大家在烛光里朗诵《沁园春·长沙》,有着“恰同学少年”的激情。
她欣慰地说:女高倒不了,这点黑暗算什么,光明还在后头。这就是女高精神,掐不灭,打不倒,摁不死,总能绝处逢生,逆风翻盘。
高考当天,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临。华坪女高第一批考生身着红色校服,昂首挺胸、气势如虹、大步流星奔赴考场,活脱脱就是一支去赴生死之战的红色娘子军。在她们坚韧顽强的脸上,我看到了一种悲壮之美。
华坪女高的学生们,几乎全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先天不足型选手”。虽然她们在学业基础上起点较低,但张校长以爱心和耐心温暖她们,用高远梦想激励她们,用顽强意志磨练她们,为女孩们铺就了一条通往知识和自我救赎的道路,创造了教育的奇迹。
剧中重点刻画的四朵小花,谷雨、蔡桂枝、宁华、柳细莺,在张桂梅校长指引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奋斗书写了美好未来,成为人民教师、白衣天使,边防女兵、都市精英。山花们用“我本是高山”的精神,在逆境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看完这部剧,我发自内心,深深致敬伟大的教育家—张桂梅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