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励志积极的麦子进化论

攀比心的背后

2019-03-19  本文已影响6人  6fe5f2928761

攀比心是一个普遍存在人生多个阶段的难题!记得上小学那会,九几年吧!当时每天早上起床父亲都会在桌子上放五毛钱,作为我上学时的早餐。对于不足十岁的我来说,这是一笔相当有诱惑力的财富。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这笔财富,通常我都会选择带上家里的零食,比如馒头或花卷,然后把零钱存起来。不过,在我们班里有同学一天的零花钱就足足5块,可以顶得上我近两周的零花钱。在当时还是令我很嫉妒的。

毕业之后,开始工作时,我的攀比心依然存在内心。学历、工作机会、待遇、甚至感情方面。总会在某个特殊时段激发出内心深处的攀比心。当然,不能说有攀比心的人就是不好。反观我国的科技以及经济等领域发展,不也是由于看到邻国更加强盛,才激发出了我国人民迅速成长进步的斗志吗?换言之,攀比心有时候会是执行力的源头、甚至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过它也是一把双刃剑。

记得前几年,大学生入学时流行三件套:iPhone手机、iPad平板、以及苹果笔记本;身着服饰必须得阿迪达斯、耐克才配得上大学生的身份。粗略的计算下,以上这些行头至少在小两万差不多,比起大学学费可谓小巫见大巫。我这么说,不是批评追逐高品质生活就不好,假如你是XX二代,这些都无妨。但如果你仅仅是普通家庭出生的话,就得学会克制内心的这份攀比心。而是将这股动力放置在更加需要的地方,比如做学问上,工作上等能够为你未来产生竞争价值上。

我个人比较喜欢观察人性特点,随着见到的类似场景多了,慢慢地感觉到所谓攀比心,其实只是一种表面呈现的现象,它的背后隐藏着一股渴望——公平对待。

换言之,每位具有强烈攀比心的人,背后都在渴望自己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公平对待。普通家庭考入一线城市的大学生,要求自己的父母给自己购买iPhone手机、苹果笔记本。本质上,并非iPhone手机就比国产OPPO、华为、vivo等手机更令自己喜爱,而是因为班级、宿舍中其他同学都在使用iPhone。如果自己没有,就会觉得很不公平。

同为一个系毕业的学生,专业和成绩、以及日常努力都差不多。结果毕业的时候,对方进入一家500强公司任职,底薪8000起步;而自己却进入一家培训机构工作,拿着5000元的薪资。于是每当工作时,总会觉得不顺心,同时也影响了日常的工作效率。

学生时期,我们常常被教导,只要努力就能够成功。在考试领域这样做没有问题!只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好成绩势必会手到擒来。毕竟学习、考试等一系列事情所存在的常量要高于变量。所谓常量指的是结果不易发生转变且稳定性强,比如太阳从东方升起,肚子饿了吃点东西就好了!变量就牵扯许多因素了,比如股票为何上涨又为何下跌呢?这里面存在许多因素。恰恰当我们进入错综复杂的社会之后,绝大多数事情中所存在的变量成分要比常量成分多得多。

比如之前我一位做HR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个经历,当时被她面试的小姑娘,在专业知识方面、沟通能力以及工作经验方面都不是最好的,不过就是因为她和老总属相合得来,于是被破格录取。你说前面几位比她更优秀的人员,还如何面对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事情越来越多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生存的真实世界当中,没有免费的公平。往往享受公平待遇的人群,都具有其自身无法取代的价值。就好像网上不少人认为自己在北上广深就应该拥有与本地人同样的待遇,凭啥呢?人家祖祖辈辈为这座城市作出了那么多贡献,后代才享受了现在的医疗、教育等福利待遇。你倒好,上来就要求同等待遇,这样合适吗?换言之,如果我一外地人去你所居住的城市中,要求和你同等的各种待遇,你愿意吗?

所以呢,绝大多数不公平背后还是存在一定原因的。虽说短时间内不好分辨,但如果将时间线拉长几代人的话,就一目了然了。就像有些人抱怨XX二代有个好爹,而我会率先想到的是,要怨还得怨你爹在该奋斗的年龄没有奋斗。如果你想摆脱困境,就得从你这代开始了。不然你的下一代又该抱怨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