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需要先失败吗?
今天听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说是控制欲望,延迟满足的人都很容易获得成功。我觉得似乎说的有那么一分道理,因为毕竟养精蓄锐、厚积薄发的成功率确实比初生牛犊的新人们能高出不少,所以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冷落,都是成大事的人。
但我想到了另外一个词“卧薪尝胆”,这是否也算是延迟满足呢?如果算,那我就很想问一问,卧薪尝胆是否需要先经历一场失败的考验呢?
众所周知,卧薪尝胆的出处是因为经历了不堪回首的、痛彻心扉的挫折,才导致越王勾践做出这一警示后人的自虐行为,它的起因确实是有着失败的打击。但人类是在不断进步的,以史为鉴的目的就是为了少犯甚至不犯同样的错误,所以现在卧薪尝胆真的就已经变成了一种警示用语,没听说谁再去尝试了。因此,现在只要人们有着清醒的认识与足够的辨别风险的能力,那么把卧薪尝胆当做是一种积累手段即可,它就像韬光养魅一样,是获得成功的有效途径之一,只不过它对自己更狠一些。
那么,卧薪尝胆不需要先经历失败的话,我们怎么才能真正的利用好这一自我激励方式呢?我觉得从之前那个问题入手比较好解答,即控制欲望、延迟满足。
控制欲望
人的需求是无限的,有了一块想十块,有了十块想百块……追求没错,对金钱的追求也没错,因为,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所以,你可以把挣钱当作是唯一的理想,但千万别为了挣钱而不择手段、迷失自我。有时欲望就像是一辆赛车,你的驾驭能力顶多能开一百二十码,但你非要追求极限速度去挑战两百二十码,那等待你的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
控制欲望不好操作,因为它与人类的内心想法是相抵触的,一个人的心里长了草之后,就真的是啥火也烧不尽了,所以现在才有那么多的佛法、圣经教大家如何找到另外的途径去追求自我,而不是一门心思的想着自己的唯一理想。欲望要控制,要克制。
延迟满足
我觉得这个词说的恰如其分,满足是一个人获得认可的体现,就像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介绍的那样,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需求可以用不同的满足来实现,那为何要延迟满足呢?延迟了岂不是就无法再进一步了?
卧薪尝胆,需要先失败吗?我觉得从金字塔这个模型就很好解释延迟的目的,最底层的需求就是整个人人生发展的基础,基础打牢了那你下一阶段的目标就更容易更好去实现,所以从第一个阶段开始我们就不必急着去满足生理需求,延迟满足,多积累,广积粮、缓称王,这样能收到更大的收获,到了安全需求那个层次你也有比别人更加充分的资源可以利用,后续阶段同样的道理。所以说懂得延迟满足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比别人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