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故事》第二讲:“易”

2019-02-07  本文已影响0人  碧海情天Agnes

现在我们学习“什么是易”?

易有三个意思,简易、变易、不易。

简易就是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就是说,《周易》很简单。

它用最直截了当和一目了然的方式,把天地宇宙间千变万化的复杂现象都讲明白了。

所以,《周易》叫“周易”。

易的字源有三种说法,一种叫日月为易。

也就是说,易字上面是日,下面是月。白天太阳,晚上月亮,走了太阳,来了月亮。

交易。

这里的交易,指变换位置。

这样看,易的本义是互换。

先是太阳和月亮换位置,然后才把互通有无,称为交易和贸易。

可惜没有古文字的依据。

第二种说法是蜥蜴。

蜥蜴是爬行类冷血动物,中国民间又叫四脚蛇或者蛇舅母,也叫变色龙,因此不少蜥蜴都会根据环境变换颜色。

秦始皇的时候有人进贡了蜥蜴,秦始皇命令他看守宫中的钥匙,据说从此没人敢偷东西,所以蜥蜴又叫守宫。

有古文字依据吗?

据说有,举出来的例子是这样两个字:

你看像蜥蜴吗?

其实,它也是从别的字形演变过来的,看看下面的这两个字就知道:

当然不是,它同样不是最早的字形。

最早的字形应该是这样的:

这个字形,表示用双手捧着器皿,把液体水或者酒倒入另一个器皿。

后来的字形又省去了双手,在甲古文里就变成了这样:

到金文,又变成这样:

你看右边这个字,液体也还在往外溢,全都出来以后,看上去就像“沪”字了。

这恐怕才是“易”的本义:倒水。

或者说,交换位置。

而正因如此,易的第三个意思是不易。

不易也不是不容易。

有容器有变易就叫容易,

不易则是“不变”。

这也是中国古文字的特点,同一个字往往表示着正反两面的意思,比如金文的乱:

很清楚,这个字的形状就是上面和下面各一只手,中间一团乱麻或丝,两只手正在理顺。

所以乱字的本意不是混乱的乱,是治理的治。

不过治理是因为混乱,所以治也是乱。

后来大家觉得乱和治都用同一个字,也太乱了。

这才将治水的治专门用来表示治,治丝的乱专门用来表示乱。

乱可以是治,易也可以是不变。

那么,《周易》的变和不变各自代表什么呢?

事情变,现象变,它们背后的规律不变。

也就是说,变化的是现象,不变的是规律,

而且现象会变,也是规律。

因此《周易》认为,我们这个世界,永远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变是不变的,变化的规律(怎么变和变成什么)也是不变的。

《周易》,就是讲变和不变的书。

这是第二层。

学习了“周”和“易”,还有“经”和“传”,我们明天继续!

《周易故事》第二讲:“易”

注:文字与图片为转载,若有异意请沟通,勿“井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