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临死前只对一事耿耿于怀,不是称帝,不是统一,到底是什么?
曹操临终前交代了很多后事,可谓滴水不漏,但却只对一事耿耿于怀,一直引以为憾,自认为到了黄泉之下也难以安心。这件憾事即非指自己错过帝位,也不是因为没有实现统一,而是觉得自己愧对长子曹昂(字子修)。这到底是什么回事?
这件事载于据曹魏官方史书《魏略》当中,可信度很高。书中称曹操病重后,自感来日无多,经常对身边的人叹息说:“我一生行事,自认为没有什么值得后悔遗憾的。假若死后还有灵的话,能让我感到遗憾的,便是子修如果向我要妈妈,我该怎么回答呢?”(后太祖病困,自虑不起,叹曰:“我前后行意,於心未曾有所负也。假令死而有灵,子脩若问‘我母所在’,我将何辞以答!”)
这件事还是要从曹昂之死讲起。
曹昂是曹操的长子,生母为曹操的妾室刘夫人,因为刘夫人去世的早,所以曹昂便由曹操的正室丁夫人抚养成人(因曹操的母亲也姓丁,所以丁夫人可能是曹操的表姐妹)。曹昂聪明孝顺,性情刚胆谦和,令丁夫人非常喜爱,整日里当成自己的“心尖子”倍加呵护。曹昂20岁时便被举孝廉,因能力极强,经常受到父亲曹操的赞赏,论身份、能力,早已成为曹操心目中接班人的“不二人选”。然而这看似美好的一切,却因为一场兵变化为乌有。
公元197年,曹操率军征讨盘踞在宛城的军阀张绣,曹昂随军出征,当大军抵达淯水时,张绣畏惧投降。事情本应该就此了结,结果却因为曹操一次愚蠢的失误,搞得满盘皆输。原来曹操这个人非常好色,在暂时降服张绣后,马上便霸占了他年轻貌美的寡婶邹夫人,夜夜寻欢作乐。张绣羞愤交加,于是举兵偷袭曹操大营,曹操仓皇应战不敌,最终大败亏输。
这场仗令曹操损失惨重,不仅心腹猛将典韦为保护他力战而死,侄儿曹安民遇难,就连他最为疼爱的长子曹昂也死在乱军之中。其实曹昂本有生存的希望,但他看到曹操在突围时所骑战马被射死,于是便将坐骑让给父亲,步行保护其脱身,最终不幸遇难。事后曹操悲痛欲绝,自此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
然而更悲伤的还是丁夫人。听闻爱子遇难的消息后,丁夫人顿时感觉整个天都塌了,天天以泪洗面,一见到曹操便怒从心头起,不停地大骂:“你害死了我的儿子,从此我没什么可留恋的!”骂完后继续恸哭(丁常言:“将我儿杀之,都不复念!”遂哭泣无节。)时间一长,曹操倍感厌烦,加上面子上挂不住,一生气便把丁夫人打发回娘家。
过了一段时间,曹操感觉后悔,于是便亲自登门请丁夫人回家,但被丁夫人以沉默无视拒绝。此时丁夫人正在织机前织布,曹操便温柔地抚摸着她的背说“别生气了,我们一起坐车回家,好不好?”丁夫人继续无言。曹操无奈,只得叹气离开,迈出门槛后再度回头说“真的不肯回去吗?”,还是没回应。曹操说:“这可就是真的是诀别了。”于是便和丁夫人正式离婚,并让她改嫁,但丁家不敢。
先前丁夫人作正室的时候,对卞夫人及其子女态度恶劣,卞夫人却对此不以为意。等到曹操称魏王,卞夫人便成为王后,此时便偷偷地将丁夫人请回家,并请她再当正室。丁夫人对自己先前的举动倍感歉意,予以婉拒。不久,丁夫人因病去世,在卞王后的请求下,丁夫人被厚葬于许昌城南,时当公元219年。曹昂之死与丁夫人出离,一直是曹操引以为大憾之事,至死都耿耿于怀,无法原谅自己。
最后再讲两则跟曹昂有关的史实。张绣后来在谋士贾诩的建议下,再度投降曹操,不仅没有被杀,反而得到重用,还跟曹操结成儿女亲家。但因为曹昂一事,张绣心中总是惴惴不安,于是想靠巴结曹丕来保全性命,但曹丕却愤怒地说:“你杀了我的哥哥,还有什么脸面见人呢?”张绣因此畏惧自杀,若干年后其子张泉也因“谋反”被杀。
另外一则是曹丕称帝后,曾当着朝臣之面讲起“孝廉长兄(即曹昂),自然应当继承这个位置。如果仓舒(曹冲的字)还在的话,我也当不了皇帝。”言下之意,是对曹昂、曹冲之死感到伤感惋惜,还是倍感庆幸,就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