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 概念 思维 方式

01总论:你有多大的思考自由度

2019-08-21  本文已影响0人  _咫尺天涯

在这个问题面前,很多人都会误以为,自己拥有无限大的思考自由度。只要不说出来,一个人在脑子里面想什么,又有谁能够管得着。

事实还真不是这个样子。

没有接触过天体物理学,虫洞的假想就不是你可以提出来的。不懂得日语,wabi-sabi美学理念就不是你的菜。这,就是知识面局限。

假设一个姑娘26岁,如何才能把她变成16岁。对她的年龄改用二十进制计数,也是一个正确的答案。没有谁规定,必须使用十进制计数。这,就是思维方式局限。

有一个段子是这么讲的: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问题是,这个想法是大脑提供的。

我们生活在川流不息的思绪和念头里,随时随地都在思考。这样带来的坏处,就是你很少会有意识地觉察:我在思考。就像你很少会意识到,自己正在呼吸。

当局者迷,会限制你的思考自由度。意识不到自己正在思考,也就没办法意识到思考的局限。

知识面越广,思维局限和思维漏洞越少,思考就会越发自由。

所以咯,有局限,那就突破局限,缺知识,那就去补知识。

完善知识面:淘金式思考者

做为一名求知欲旺盛的自主学习者,做到多读、多听、多看、多问并不难。

需要注意的是:在补知识的时候,有可能会加重你的思维局限。这种陷阱,来自海绵式思维。

很多人在获取知识的时候,就像把一个海绵放到了水里面,看见什么就吸收什么,不做选择,只追求数量。

海绵式思考者可以快速完成海量信息的积累,拓宽眼界。可如果你始终再坚持这种单一的思维方式,就会丧失拣选和批判信息的能力。

这不是一个小问题,这其实是向世界割让了自己构建知识体系的权利。习惯于使用海绵式思维学习,自己的思维模式、思考习惯最终会长成什么样子,只能仰仗天赋和运气。

因为没有能力做批判和筛选,因为缺乏反思能力,很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始终都在低效和摇摆。

有一种学习者很善于破解这种困局,他们叫淘金式思考者。他们习惯于提问,不断地甄别信息的真伪和有效性。就好比淘金一般,把泥沙过滤掉,把金子留下来。

淘金式思考者习惯于使用批判精神拣选知识,他们的知识体系只会越来越可靠。如果说,海绵式思考者追求见多识广,淘金式思考者就是在此基础上追求不惑,不受迷惑。

破除思维局限:批判性思维

深挖批判精神,反思自己的思维局限,评价自己的思维质量,这就是批判性思维。

因为当局者迷,所以这比搭建有效的知识体系更加艰难。

在清醒的时候,我们就会被各种想法吞噬。很难从它们当中跳出来,用上帝视角审视它们的生成机制。

在很多时候,做出判断的速度实在是太快,几乎没办法意识到自己已经完成了思考。产生了一个念头,却没有注意到它的形成过程。

这就是困局所在,没办法意识到自己正在思考,又如何反思自己的思考?

在和朋友聊天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恍然大悟的情况。因为一个思维局限被点破了,因为旁观者清,因为对方没有收到干扰和迷惑。

旁观者身份,就是一种更清醒、更置身局外的洞察者。要习惯于做自己的旁观者,在思考的过程中,观察自己。

怎么训练这种自我分裂的能力,自己做自己的旁观者?

1、练习冥想,旁观自己内在的体验和感受。

2、训练批判性思维,旁观自己的思考过程。

在冥想的时候,不能评判自己的体验,只是单纯的去感受。批判性思维却要求你要像检察官那样,不断地检验和评判自己的思考,进而提高思考的质量。

批判性思维源于苏格拉底的思想,和他那套经典的问答方法。

苏格拉底很少会使用长篇大论的方式讨论和表达自己,而是通过提问、辩论,揭露对方的矛盾和缺陷,逼迫对方深入地思考。所以,他又被人称作“真理的助产士”。

批判性思维,并不是要求你在一开始,就建立完备的思考过程,推导出完美的结论。而是要做自己的苏格拉底,带着问题意识,用结论倒推,用一套环环相扣的关健问题,检验一个结论是否立得住。

小结

面对扑面而来的想法,如果可以审视它的形成结构,检查它可能存在的偏差,和它的言外之意。就是在不断地训练做自己的旁观者,追求更高的思考自由度。

追求更高的思考自由度,就是批判性思维的使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