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读书分享《小房子》

2017-07-03  本文已影响340人  齐拓宇

今天又是周日,我们知行合一读书交流会又如期而至,今天是山东青州的贾明洁老师,为大家分享绘本故事《小房子》。

七点半,我们几个喜欢读书的伙伴聚在CCtalk:81541648,一起聆听贾老师的分享。首先贾老师出示PPT,从展示封面,到蝴蝶页扉页,正文,娓娓动听地一一展开故事情节。在每一页也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从图上读到的细节,点点滴滴,犹如涓涓细流。我是第一次读这个绘本的,不知不觉被吸引。

故事讲完了。贾老师对这个绘本故事做了小小的结语:这本书色彩不断渐变,四季交替四季风景变化很清晰,而小房子一点也没有改变。是全书的主线,。刚开始以为这个故事很简单,没想到孩子们特别喜欢。

接着请线下的老师来交流交流。首先是河北的许勇礼老师,这个故事讲了农村环境开始很好。渐渐高楼大厦代替了楼房,各种工业的发展,环境开始变得糟糕起来,小房子又回到了农村挺好的,接着请教贾明洁老师,这个绘本讲了一个什么道理,贾老师说其实一个故事,我们不一定一定要追问到讲一个什么道理。她可以就是一个好玩的故事,不一定非得有什么大道理的。这让我想起周其星老师那句话:哪有那么多道理啊,我们语文老师最爱讲这篇课文,这个故事交给我们什么道理,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山东杨德永老师:这本书是一个环境保护的书,这一类的书还有、,是《谁毁了我的家》都是保护环境的故事。在保护环境和工业文明发展之间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我发现在故事结尾,小房子还没有搬时,绘本的画面颜色其实是有了变化的,揭示了人们已经开始意思到环境问题的恶化,因为开始的贪图快速发展,而忽略了保护环境。从房子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人越聚集越多,人们的着装颜色的变化,暗示了人们开始注意到环境问题了。小房子就像一个人,一个老人适应不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变化,有点欲哭无泪的感觉。再就是这本书文字的排版很有特色,与画面呼应,文字排版的有画面感,有的就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这本书和现实非常的贴近。

河南齐拓宇老师:这个绘本反应的是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一开始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我是第一次听这个故事的,听了之后,很想知道这本书写作的时代背景。因为这个故事很接近中国现在的现实。而美国发生这些现代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冲突的情况,要早于我国很多年吧,这本书可能传到我国的时间不是很久吧,因为我们并没有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这本个绘本故事,虽是小童书。反应的却是社会大问题。在社会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我们不能患得患失。我们要何去何从?小房子的回归自然,重回田野,恐怕只是作者的一个美好的愿望吧,我们能回得去吗?小房子代表青山绿水,代表着鸟语花香,可同时也代表着贫穷饥饿,代表着愚昧落后啊。在发展的同时,我们得到了一些,也失去了很多,是付出沉重的代价的。听了这个故事之后,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育自己班上的孩子们,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不要嫌弃事情做得少,不要觉得事情小。改变了自己,也许能改变了周围,从而逐渐改变世界呢。

云南熊远达:在网上搜到这个故事来看。绘本中很多画面都有工业区的痕迹。肯定了贾明洁老师在讲这个绘本的时候,着重讲诉了自己的感受,所读,所想,不论在事前做多少功课,搜集别人的读后感,其他相关的文字资料,那都是别人的,最终读书是要要自己独特的体验的,查资料永远也代替不了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收获。

辽宁张丹老师:这个绘本从分类上来说属于自然生态类吧。建议,可以和语文课文教学相结合。在教语文课的同时,可以根据内容推荐孩子们读和这单元主题相同或者相接近的故事。比如教《一个小山村的故事》时,就可以推荐这些人自然环保类的的绘本。请大家再推荐几本自然生态类的绘本故事。

齐拓宇老师推荐了《森林大熊》,杨德永老师推荐了《是谁毁了我的家》等绘本故事。

大家各抒己见,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就过去了。如果是一个人读这个小小的绘本故事,一定不能有这么深的感悟的。读书是需要交流的,这个,知行合一聚集了喜欢读书的一群人,来吧让我们约起来,一起读书吧,让阅读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