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书

重读论语102

2025-04-25  本文已影响0人  饮酒扬波

5.10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孔门十哲”“言语科第一”的宰我,为什么被孔子骂得如此不堪呢?显然宰我不是朽木,一定要说也是歪材。白天睡觉也不是什么大过错。一种可能,宰我能说会道之外,还问题刁钻。比如责疑“三年之丧”,孔子的回答很勉强;还有“井有仁焉”,设了一个逻辑陷阱。觉得这家伙技能点全加在嘴功上,早就生上暗气了,抓到小辫子还不大加抨击,泄愤也。

还有一种可能是曾参和他的弟子编撰时故意黑宰我。断章取义、移花接木不是没有可能。

“于予与何诛”,宰予知道为什么骂你吗?“与”,语助。“诛”,责备,声讨。不是诛杀,而是口诛笔伐之诛。

“听其言而观其行”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预设了立场常常就走眼了。

孔门中宰我被老师骂的很惨,仅次于冉求。但两人在孔庙陪吃冷猪头,无论是早期排座“一圣十哲”,还是后来的“四配十二哲”,其中有人升位有人斥黜,而两人位置从未动摇。古人对此是怎么辩解的?

另外,本章有二“子曰”。杨伯峻先生的解释是:后一子曰以下的话虽然也是针对“宰予昼寝”而发出,却是孔子另一个时候的言语,所以又加“子曰”两字以示区别。古人有这种修辞条例,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二“一人之辞而加曰字例”曾有所阐述(但未引证此条),可参阅。

〔附〕“杠神”王充《论衡·问孔》对本章的责难

问曰:昼寝之恶也,小恶也;朽木粪土,败毁不可复成之物,大恶也。责小过以大恶,安能服人?使宰我性不善,如朽木粪土,不宜得入孔子之门,序在四科之列。使性善,孔子恶之,恶之太甚,过也。“人之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孔子疾宰予,可谓甚矣!使下愚之人涉耐罪之狱,吏令以大辟之罪,必冤而怨邪?将服而自咎也?使宰我愚,则与涉耐罪之人同志。使宰我贤,知孔子责人,几微自改矣。明文以识之,流言以过之,以其言示端而己自改。自改不在言之轻重,在宰予能更与否。

《春秋》之义,采毫毛之善,贬纤介之恶。褒毫毛以巨大,以巨大贬纤介,观《春秋》之义,肯是之乎?不是,则宰我不受;不受,则孔子之言弃矣。圣人之言与文相副,言出于口,文立于策,俱发于心,其实一也。孔子作《春秋》,不贬小以大。其非宰予也,以大恶细,文语相违,服人如何?

问曰:人之昼寝,安足以毁行?毁行之人,昼夜不卧,安足以成善?以昼寝而观人善恶,能得其实乎?案宰予在孔子之门,序于四科,列在赐上。如性情怠,不可雕琢,何以致此?使宰我以昼寝自致此,才复过人远矣。如未成就,自谓已足,不能自知,知不明耳,非行恶也。晓敕而已,无为改术也。如自知未足,倦极昼寝,是精神索也。精神索至于死亡,岂徒寝哉?且论人之法,取其行则弃其言,取其言则弃其行。今宰予虽无力行,有言语。用言,令行缺,有一概矣。今孔子起宰予昼寝,听其言,观其行,言行相应,则谓之贤,是孔子备取人也。“毋求备于一人”之义何所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